桐花盛开

无极

桐花是清明"节日"之花,清明时节的政治仪式、宴乐游春、祭祀思念等社会习俗构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内涵。 梧桐是中国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梧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梧桐(青桐)与泡桐(白桐)两种。 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中,梧桐(青桐)与泡桐(白桐)既不同科也不同属,前者是梧桐科梧桐属,后者是玄参科泡桐属 但是,二者在外部形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正如明代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五所云:"桐种大同小异,诸家各执所见,纷纷致辩,亦不能诘矣" 本文所用的梧桐概念是广义的。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 泡桐春天开花,花大型,紫、白两色,《尔雅·释木》:"荣,桐木" "荣"即花,桐木即指泡桐;梧桐夏天开花,花小,淡黄绿色,并不显目 桐花在清明时节应时而开,是春、夏递嬗之际的重要物候 体现了这一季节的时序、景物特征;清明在中国既是节气,也是节日 清明节日的政治仪式、社会民俗也折射、聚集于桐花意象 桐花除了"自然属性",更有其"社会属性"。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的吟咏、酬唱之作提升了桐花品格,赋予桐花人格比拟意味 唐宋时期,"桐花凤"广泛见诸记载,"桐花凤"也被赋予祥瑞、爱情等比喻意义。 文学作品,桐花常与杨柳搭配,标志春景,这有空间、时序的合理性。梧桐是高大乔木,桐花傲立枝头、俯视众"花",与一般的花木高下悬隔,很难形成匀称布景;而杨柳在高度上与桐花的"级差"正好错落有致。桐花开放于清明,此时也正是杨柳垂条,二者均是"春深处"的自然景物: 桐花花语<br>情窦初开,在春季里晚开的花朵,有着恬淡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