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骅:浅析溥仪被特赦的真正原因

卢骅工作室

“末代皇帝”溥仪被特赦出狱,是20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之一。关于溥仪被特赦的原因,学术界和舆论界说法不一。深入研究这一问题,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既有助于对溥仪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也能使世人深刻认识和感悟中国共产党教育改造战犯方针政策的英明正确和伟大。本文借助新发现的历史档案,对溥仪被特赦的真实原因作如下探析,欢迎批评指正。<br>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br>溥仪获特赦,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的规定。1959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代表向溥仪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特赦通知书》写道:“遵照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本院对在押的伪满洲国战争罪犯爱新觉罗•溥仪进行了审查。罪犯爱新觉罗•溥仪,男性,五十四岁,满族,北京人。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转引自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81年9月版,第556页。)具体说来,溥仪获特赦至少有以下5个原因: 1956年,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br>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周年“大赦”,为中国关押的战犯获得特赦提供了历史机遇。1959年9月1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签发了《特赦令》,指出:“为了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庆祝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辉煌成就,根据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决定,对于确实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实行特赦。”(《人民日报》1959年9月18日。)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即1959年12月4日,溥仪获得特赦。<br> 1958年6月27日,溥仪的《认罪补充》手稿。<br>2、溥仪被羁押时间较长,认罪悔罪态度和狱中表现积极,思想改造教育成果显著可信,是溥仪获特赦的根本原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第一条之规定:“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关押已满十年,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释放。”上述有两个要件,对溥仪都是适用的。第一,溥仪累计关押14年。溥仪于1945年8月19日被苏联捕获关押,1950年8月3日被引渡到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继续关押,累计关押14年,其中在中国“关押已满十年”。第二,溥仪“确实改恶从善”。溥仪作为伪满洲国战犯,可谓罪大恶极,依照国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应当羁押、审判甚至处死。在溥仪由苏联被引渡回国前后,溥仪对自己的罪行并没有深刻认识。他在东京国际法庭作证时,基本采取推卸罪责的做法,曾引起人们的质疑。被引渡回国后,他一开始准备以死抵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领导和管教人员长期教导帮助下,溥仪的确进步很快,也确实干出了一些出色的事情来。譬如,他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能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甚至能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尤其是他的封建主义和卖国主义思想得到彻底根除,并在所方帮助下完成了《我的前半生》书稿,从他所写的认罪材料、揭发材料看,他已经由以死抵罪逐步走上认罪、悔罪、重新做人的正确轨道。他在沈阳特别军事法庭作证时,不仅敢于大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也坦白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曾写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充分表明,他已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累累罪行,对于人民政府羁押、审判他,能够从心里表示接受。由于他对自己有认罪悔罪、改过自新表现,最终获得特赦,实现了由皇帝到公民的历史性转变。溥仪被特赦释放,与其认罪悔罪态度有着密切关系,也与其“末代皇帝”的特殊身份有着一定关系,但说到底,溥仪在战犯管理所的10年囚禁生涯,确实使得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根本转变。换言之,尽管溥仪认罪悔罪的过程较长,但从溥仪被囚禁期间以及获释直至逝世前的一言一行考察,溥仪认罪悔罪的态度是真实的,他确实是被教育改造好了。<br> 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br>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人道主义出发,充分考虑到溥仪特殊的身份地位、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愿“化敌为友”,把他作为团结改造教育转化的对象,使其获得新生,这是溥仪获特赦的主要原因。中外各界人士十分关注溥仪的命运。溥仪被引渡回国后,长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秘密羁押,外界无从得知他的下落。有些外国友人提出要见见溥仪,遭到中方婉拒。因此,外电曾经误传溥仪“已被处决”、“溥仪不在人间”等等。直到溥仪侄子毓喦等获释,外界才知道溥仪的下落。特赦溥仪,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的重大决策之一。特赦溥仪,既给溥仪本人指明了光明前途,又有助于发挥他的积极性,对促进在押的其他战犯改恶从善,扩大中国政府教育改造战犯成果和在国内外的影响,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巩固教育改造战犯成果,抚顺战犯管理所曾在战犯中开展讨论,很多战犯认为第一批特赦战犯名单中不可能有溥仪,溥仪本人也认为如此。当特赦战犯大会宣读特赦人员名单第一个就是溥仪时,在场战犯们都十分震惊和感动。很多战犯表示,像溥仪这样的大战犯都能获特赦,我们也能获特赦,所以今后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获释。此后,抚顺战犯管理所教育改造战犯工作进展更为顺利,到1975年3月19日,所有战犯均获得特赦。 溥仪双手接过《特赦通知书》。<br>4、中国共产党决定特赦溥仪,是得人心顺民意的重大举措,也是溥仪获特赦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从毛泽东主席到十世班禅,从管教人员到普通百姓,都主张特赦溥仪。在特赦令发布之前,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曾多次论及溥仪的前途和命运问题。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对战犯“一个不杀”的主张,毛泽东说:“连被俘的战犯宣统皇帝、康泽这样的人也不杀。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据毓喦回忆:早在溥仪被引渡回国的路上,按照溥仪原来推想的他将在沈阳接受东北人民“公审”,“公审”的结果自然是“杀头”,所以溥仪做了以死抵罪的思想准备。当时东北老百姓早已“恨透了‘康德’皇帝(指溥仪)”,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该“千刀万剐”,以谢国人。当然,溥仪推想的“公审”他的大会事实上并未召开。但究竟该如何决定溥仪的命运呢?一方面,“杀之不足惜”。另一方面,“杀之又有何益”呢?对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可谓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溥仪被引渡回国之初,周恩来总理就曾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对于所有战犯均采取“一个不杀”的政策。毛泽东对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表现表示满意,同时,毛泽东还充分考虑到溥仪在满族同胞中的代表性,以及尚健在的清朝遗老遗少的思想感情。当时,有许多满族同胞投身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他们早已同溥仪和大清王朝彻底决裂,包括溥仪的七叔载涛在内,已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其划清了界限。但在亲情上,他们彼此之间还是难以割舍骨肉之情的。当毛泽东亲切会见载涛并派他去抚顺探望溥仪时,载涛感慨万千。他说:毛泽东主席指示他到抚顺战犯管理所看望溥仪,嘱咐溥仪好好改造。1955年3月,贺龙、聂荣臻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视察时,也曾当面肯定溥仪在狱中的表现。<br> 溥仪(左二)等伪满战犯在抚顺龙凤矿参观。<div>1956年3月,抚顺战犯管理所组织溥仪等战犯到抚顺郊区台山堡村刘大娘家参观,刘大娘对战犯们说:“伪满那阵子,谁家查出大米,谁就得吃经济犯官司,去蹲笆篱子。现在,社员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你们不信,看看缸里的大米”。她打开米缸盖让大家看,还气愤地补充两句:“这在早先康德年间能有吗?那工夫我们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啊”!听到这里,溥仪羞愧交加。于是,他站起来垂着头说:“大娘,我就是您说的康德,伪满皇帝溥仪就是我。我向您请罪”!说罢,便跪在老人面前。刘大娘把溥仪拉起来,说:“那些事情都过去了。只要你们肯于学好,听毛主席的话,做个正经人就行了”。溥仪他们听了这几句宽宏的谅解和朴实的忠告,先是默默垂泪,转而放声大哭。(抚顺战犯管理所档案室存档资料)刘大娘让战犯们“做个正经人”的一席话,代表了普通农民的心声,对溥仪等战犯教育很大。据新发现的历史档案记载,抚顺战犯管理所在上报拟特赦人员名单中,就有溥仪的名字。为了慎重起见,1959年11月11日,中央特意委派十世班禅到抚顺会见溥仪,这是中央采取的专门考察鉴定溥仪可否特赦的一个重要举措。十世班禅回京以后,向中央如实上报了考察情况,促使中央最终决定特赦溥仪。不到一个月,溥仪的特赦通知书就到了抚顺。<br></div> 1962年,毛泽东会见溥仪。<br>5、一些研究成果侧重对特赦溥仪能够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的阐述,无疑是正确的。但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值得关注,那就是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浓郁的人情味,是溥仪逃过“必死无疑”一劫和第一批获得特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国内外反动派一直在污蔑中国共产党人是“洪水猛兽”,“不讲人性”、“残酷无情”。溥仪在伪满洲国时期就是极端的反共头子,其主要罪状之一就是“参加国际反共协定,支援侵略战争反对和平”。(引自抚顺战犯管理所资料室有关档案材料。)现在中国共产党给了他重生的机会,溥仪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伟大是彻底折服了。溥仪不是那种轻易改变信仰和主意的人,他认准了这个理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溥仪受到了一定冲击和不公正的待遇,他仍不改自己跟共产党走到底的决心。毛泽东主席之所以对溥仪“网开一面”,甚至在溥仪获释后将他奉为上宾,就是对溥仪给予了厚望,相信他能够跟党走。实践证明,毛泽东主席没有看错溥仪,溥仪也没有辜负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厚望。<br>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末代皇帝”大都没有好下场——非死即囚或流亡。譬如,英国查理一世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押上断头台;法国路易十六被处决;俄国尼古拉二世被枪杀;德意志威廉二世在荷兰流亡。中国秦朝的秦二世胡亥被逼自尽;西晋愍帝司马邺被毒死;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被刺杀;隋恭帝杨侑被杀;唐昭宣帝李柷被毒死;明思宗朱由检于景山自缢身亡。溥仪却赶上了好时代,虽经10年羁押,终于获得特赦,由此开创了中外历史的先河。特赦溥仪,不仅恢复了溥仪的人身自由,实现了个人身份的转换,也向全世界宣告:唯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打破亘古不变的“铁律”,把“封建皇帝”改造成“公民”,创造了中外历史上罕有的“抚顺奇迹”。<br>(卢骅是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抚顺改造战犯历史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