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灿烂的春天吗,你一定见过三月莺时,草木蔓发,日影斑驳,那是喧嚣的人间。可如今我的家乡正走在特别的春天里,看不见雪融草绿,听不见风的浩荡,在耳畔的是一个个小区静态管理的消息,是阳性病人数量的增长。在疫情的笼罩下,我们的春天仿佛在三月停滞了,可我明白身处的这座城市并未沉寂,在暂停的城市里,有一幕幕温暖又感人的“逆行”,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成为“逆行者”“守护者”。在这微光汇聚的星海中就有桦甸市二实验抗疫小分队的力量,核酸检测有他们的身影,维持秩序能听见他们声音......“为人师表,甘为露珠”的誓言他们从不会忘记,用忙碌的身影书写抗疫的画卷。 你知道料峭的风吹过酒精消毒后的手是什么感觉吗,会冷。如果这双手不知道要被酒精消毒过多少遍呢,如果这双手要藏在医用手套里敲一整天的文字呢?我见过这样的手,被汗液渍白,被酒精腐蚀裂口爆皮,很粗糙。这双手的主人是我的抗疫战友,王景辉老师。 自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以来,他义无反顾地穿上防护服,拿起手机做起了信息录入员,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近距离较量,每次裹着严实的防护服在队伍最前方一站就是3、4个小时。 为了减少防护物资的消耗,在工作的一整天里王老师不会吃饭与喝水,能连续几个小时核酸信息登记,配合医生上门入户。长时间处于防护环境下,那种窒息感是最难受的,防护口罩每天都会在他的脸上留下深深的勒痕。他很像我小时候看过的动画形象,好像什么困难都打不倒,一直都是乐天派的模样。他会在我们的检测点搞些小发明,纸杯遮光器,桌上纸棚这些就出自于他的手。他也会跑好几个小区,爬上高墙只为了追回被风吹走的条码。可是当他脱下防护服,摘下帽子的时候我就明白他才不是我小时候看过的动画形象。 没有动画的主人公会是一个快六十岁,头发花白的人。他的意气风发无关于年龄,岁月沉积的不是他脸上的皱纹,是他坚定的心。我们在检测点经常说有王老师,我们很放心。<br> 街道会重返热闹,胡同里的早餐铺子和市中心的歌酒霓虹都会一如既往,相信爱与希望蔓延的速度一定会超过病毒,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重新开始。会有新的重逢将温暖延续,所有的伤痛都被抚慰,春天说,会好起来的。 撰稿:闫涵<div>编辑:翟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