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平凡的我们,一生向阳!

往事如风

<p class="ql-block">生活百味,充满烟火气,才算人生!</p><p class="ql-block">一部流着泪追完的剧……</p><p class="ql-block">把从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下乡、恢复高考、粉碎四人帮到改革开放近五十年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刻画的淋漓尽致,透出了人性的真善美,生活的酸辣苦。也许是因为在这部剧中,我看到了祖辈、父母辈生存的艰辛与不易,很多场景都达到了共情,以至于潸然泪下,情不自禁,情绪低落。</p> <p class="ql-block">大家更多关注的也许是剧中的主角、配角,其中一些角色戏份虽不算多,但也令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邵敬文,有这样一个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为朋友的忘年交,足矣!</p><p class="ql-block">他为了能让周秉昆获得杂志社的编制,私下跑关系、求人、最后不得已向上级写了一封举报信,不得不说,他的这一举动,着实让人感动。那时他早已退休,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秉昆,去得罪相关领导。事儿办成了,他还不让秉昆知道,现在的你,有这样一个真心实意为你着想的朋友吗?现在人怕你富、恨你有、笑你无,有时候背后捅你的正是你口中所谓的“朋友”!</p><p class="ql-block">有眼光,不得不说他很识时务,特殊时期懂得明哲保身、忍着,所以在文革时期才没有受到多大牵连。他敢于直面挑战,为了出版社的生存,作为第一个端着“铁饭碗”还“下海经商”的人,不忘自己的“恩人”,带着秉昆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正真做到了“有福同享”。</p> <p class="ql-block">老曲,一位真真切切的老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连冬梅爸妈都说:老曲是最善于和普通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刚接手酱油厂的时候,她费尽周折争取条件,改善工人们的劳动环境,不怕苦不怕累,切实是为了每人工人考虑,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她也是秉昆的忘年交之一,对于周秉昆来说,虽然两人身份悬殊,但是曲书记是真的将周秉昆当作朋友。能帮一些是一些,秉昆落难时也常常为他加油鼓气儿,多让秉昆学习知识,磨练他的戾气,这和郝省长一家对秉昆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六七十年代的人情味儿是十足的,街坊邻居互相帮助,不分你我,落难时你帮一把,我扶一下就过去了,正像郑娟说的一样,咬咬牙就过去了。那时候的日子虽然苦,但是那醇厚的人情味足矣给予你坚持下去的理由。当郑娟出事后那每月从牙缝扣出的35元就是她活下去的支撑,当赶超走后,郑娟把房子义无反顾送给于虹那正是雪中送炭,当秉昆的搬家公司赚了第一笔钱时,就给进步配了人工耳蜗,进步的人生从此充满声色……</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共产党员真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无可替代,周爸、郝省长、曲书记、周市长等他们是百姓口中的“劳动模范”、“清官”、“好官”,是真切为人民的利益着想的,是真心为民办实事的。</p><p class="ql-block">这种种的种种,正是赚够了我的眼泪,真是不敢相信人世间竟有如此的正情切意!</p> <p class="ql-block">常言道:好人有好报,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周楠,多么懂事的孩子,要多优秀有多优秀,但却早早的离开了……这始终是我无法接受的“实事”,人们向往真、善、美,但有时却是可望而不可及!</p><p class="ql-block">冬梅,高干子女,真是白富美一枚,但残酷的现实确实一辈子不能生育,这是她终身的遗憾,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她夹在婆家和娘家之间,左右为难,但却没有丝毫的怨言,总是在尽力撮合、忍让、付出。</p> <p class="ql-block">剧中所有的人物有时懂事的会让你觉得心疼,我也会反复的追问,人世间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一些人,真心实意是为别人着想。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朴素的心也会有自己的绚烂天空,其实平凡的我们也不必去羡慕别人,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活的新鲜、开心、幸福、满意!</p> <p class="ql-block">追完这部剧总觉得心里噎恰恰的,总觉得要写点什么,才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但写来写去还是难以言表,苍白无力。</p><p class="ql-block">人生苦短,人生如梦,所以,我们更应该活出几分清醒,不卑不亢,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觉得苦的时候,就嚼嚼咽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