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碎片.拾零

亮剑

<p class="ql-block">摄影 亮剑</p><p class="ql-block">文字 亮剑</p>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城封街荒,空气中少了聒噪、喧嚣,多了一份沉重和清寂。</p><p class="ql-block"> 往年,细雨顺瓦屋檐沿滴落到院子里,盆花綠叶陷落在朦朦胧胧的烟雨中,今日里阳光却不吝啬地晒向每个角落,沉静中有了春末夏酷的急促萌动。</p><p class="ql-block"> 四月一日,全城封控。足不出户前,为囤蔬菜被高昂价格狠狠地抽了一鞭子。回首遥望欧洲的炮火,无虞在室,清闲有余,骤有负暄般的盈盈暖意了。</p><p class="ql-block"> 轩窗下,一壶清茶,幽香氤氲,裹足居家,我尚可在书本的躺椅上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城封了,向往自由的思绪迈着双脚,不受拘束地任意穿梭在大街小巷,沿卓异不凡的楼宇建筑趤马路神游。瞬间,时光碎片如落檐雨声,像极了清明时节的雨纷纷,滿天飘舞;凉意中有润物之温,滋生了缓缓细流的感悟、追忆……。</p> <p class="ql-block">  陋室巧在喧闹侧的安静处,出门就是梅龙镇伊势丹、中信泰富、恒隆三大商厦。几十年前,南京西路尚僻静,不似今日之车水马龙,若要静处,唯有清晨和深夜了。</p><p class="ql-block"> 2020年盛夏,上海的疫情给生活留下的坑洼印迹似乎巳被烫平。一天清晨,步出家门,向静安寺走去。沿街大楼早已沐浴在一片阳光中,葱笼的梧桐伸展出粗壮的臂膀,扛住了灼热的阳光,人行道有了瀴笃笃的晨风;了无踪影的蛣嘹,在梧桐密叶的高深处,早早地奏响了悦耳的晨鸣曲,听来咫尺之近却无它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马路,偶有小车急驶而过,轮胎下发出沙沙的摩擦声,似沙球打击,有了动听的节奏。城市时时萌发的声响和着彼起此伏的蝉鸣,使早晨的上海安祥而宁静。</p><p class="ql-block"> 上海沒有山村野外的小径,也沒有袅袅的炊烟和滿山红,或许阳光下的楼宇、梧桐树、沙沙的车轮声和知了流响,凝成一股浓郁的乡思,让你魂牵梦萦。</p><p class="ql-block"> 上海的早晨,静谧而又温馨,是一幅让你无法割舍的晨曦罨画。</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谁,只要他在上海生活几年(更不必说一辈子在上海了)都会爱上它的,都会眷恋风格各异、超凡脱俗的建筑,因为它是一件高雅而有年份的艺术品,是一首凝固了的交响曲,是一本历史书籍,也是一本沉淀了浓郁文化的小说。</p> <p class="ql-block">南京西路西康路口</p> <p class="ql-block">  南京西路铜仁路交叉口</p> <p class="ql-block">南京西路常德路口</p> <p class="ql-block">  友谊会堂,上海工业展览馆的一部分,俄罗斯建筑风格,原先常放映原版进口电影,现常用于重要会议。</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上海工业展览馆(原中苏友好大厦)在延安中路的正门。夜色中,俄罗斯风格的大厦,金碧辉煌,恢宏雄浑,梦幻般的喷泉,雾般的迷蒙,在迷离的幽光下格外靓丽。深沉的黑夜,总让人忆起根椐小托尔斯泰著作《苦难的历程》改编的电影一一《俩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p><p class="ql-block"> 时空总会如奇特的梦影穿越飞飏。</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初夏,在美国生活了二、三十年的邻家女儿回沪探亲,上海的巨变,令她兴奋不已,每天早出晚归,到处溜达。一次她归来对我说,“北外滩不错,你们有时间可去看看“。我应诺说"好,好"。</p><p class="ql-block"> 人就是这样,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不重视。后在次年8月的盛夏,待高温"退烧”了几度,才下决心去了一趟北外滩。</p><p class="ql-block"> 往昔的沿江工厂、仓库和装卸货物的码头早已踪影全无,一条鲜红的漫步道伴江远伸,不少现代建筑拔地而起,一些私人游艇直接泊在楼下的小水湾。流水蜿蜒,烟云渺渺,楼影点点,斜阳一片,旧事依稀,恍惚晓梦。邻家女孩葱茏年出走,现已过知天命之年,怎不叹如梦岁月?</p> <p class="ql-block">新滩惊起飞鸥梦</p><p class="ql-block">北外滩,那是有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2020年的酷暑,疫情沟壑几近烫平,忽萌发了探寻旧迹的念头。一日清晨,在新乐路盘桓了许久。</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很短的、幽静又雅致的小马路,梧桐环抱粗,浅青的树皮,似斑痕累累,刻满了岁月的沧桑;虬枝遒劲,绿叶蔽日,滿地斑驳;晓风拂叶,耳畔尽是缱绻缠绵的窸窣声,逐近似远的蝉鸣,令路更静、晨更清。</p><p class="ql-block"> 黙默守候于此近百年的小洋房丶公寓、小店铺,满是浓酽的欧陆风情,似珠玑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新乐路55号,是东正教圣母大堂,也是上海最大的东正教堂。教堂最早建在原闸北区,因毁于炮火于1932年迀建法租界(今天的新乐路)。教堂属拜占庭式,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建筑风格,其内精美的壁画可称为一座俄罗斯宗教绘画艺术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乐路82号首席公馆,是当年上海黄金荣、杜月笙、金延荪出资合办的名流汇集之所,现是首席公馆酒店,其内部装饰均仿三十年代风格,有追寻历史陈迹的意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乐路100弄是永利邨,算是新式里弄,这条不起眼的小弄,当年却曾居住多位名闻遐迩的演员。二十年代四大电影名旦之一张织云就住在这黑铁门的8号里,她是旧中国第一位影后,结局却很凄惨。</p> <p class="ql-block">  这条支弄的尽头是29号,是当年胡蝶和潘有声结婚的新房,他们在29号住了二年,后在上海又另择新的住所。胡蝶暮年孀居域外,孑然一身,1989年去世,享年81岁。</p> <p class="ql-block">  这扇黑铁门是16号住宅,当年是著名影星高占非、高倩苹夫妇旧居,高占非在三十年代的名声仅次于金焰,曾获得影帝声誉。</p><p class="ql-block"> 今天,永利邨仍是那样幽静,淡黄的院墙仍是那样整洁,曾有的名流逸事早已化作了些许晓风残月,遁印在弄墙的那片阳光和阴影中、百姓的市井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漩涡中的人生轰轰烈烈,一转身皆为空。 潇洒的岁月无亲疏远近,挥挥手,拂衣而去,如春梦了无痕迹。</p><p class="ql-block"> 物是人非,唯有旧事落金樽。</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0年元旦,在南京西路黄河路口摄下的街景。那时疫情已悄悄地逼近,上海还毫无察觉,大家还沉浸在节曰的氛围里。直至一月下旬,气氛才严重起来,整个二月份如今日的上海。</p> <p class="ql-block">  上海的每条路,几乎都有古董,犹如开封洛阳地底下蕴藏的文物。当然,上海最为经典和著名的自然是南京路和外滩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市中心标志性建筑之一:上海历史博物绾。最早是跑马总会赌场所在地,解放后曾长期是市图书馆、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上海国际饭店建于1934年,由匈牙利籍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成后近三十年一直是远东第一高楼,是上海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紧邻国际饭店的大光明电影院, 始建于1928年,1933年由邬达克设计重建,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在此首映,当时称谓远东第一影院,今天仍是一流影院。</p> <p class="ql-block">  金门大酒店,位于南京西路,1926年开业,1958年改名华侨饭店,1992年恢复原名。</p> <p class="ql-block">  位于南京路西藏路交叉口的中百一店,原名大新公司,过去可称中华第一店,全国来沪游客很少不去一百的,2018年大修后又以崭新面貌迎接远悦近来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新世界,1914年由黄楚九、经润三合伙建造,1915年12月开业,当时叫"新世界游乐场″。1958年重组成新世界百货商场。</p> <p class="ql-block">  沐恩堂,位于中百不远,创建于1887年,属哥特式风格,也是邬达克的作品,建造时曾得到过孙中山之子孙科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邬达克在上海三十年,为上海留下了百幢经典之作,是上海百年建筑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贝聿铭说"邬达克的建筑过去是,现在是,并将永远是上海城市轮廊的一抹亮色″。</p><p class="ql-block"> 上海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友人。</p> <p class="ql-block">  大世界,建于1917年,由上海巨商黄楚九创办经营,后引发上海滩著名人物的争斗,1930年转由黄金龙经营。当时,它是远东第一俱乐部,曾是上海人幼年时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南京东路的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毗邻外白渡桥和原苏联领事馆,1934年竣工,由英商所建,现是五星级涉外饭店。</p> <p class="ql-block">  外滩拥有几十幢经典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工商银行,建于1924年,位于中山东一路24号,当初是横滨正金银行,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分行。</p> <p class="ql-block">  和平饭店南楼,1908年建成,当初称汇中饭店大厦,有时髦的屋顶花园,安装了二部我国最早的电梯。</p><p class="ql-block"> 1911年,孙中山曾在此举行庆祝宴会。</p><p class="ql-block"> 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此订婚。</p> <p class="ql-block">  沙逊大厦,1929年9月5日建成,以犹太人维克多.沙逊爵士的产业命名,是外滩的地标。屋顶呈金字塔形,是上海第一幢近现代派建筑,1956年更名为和平饭店。</p><p class="ql-block"> 沙逊大厦旁侧是中国银行大厦,1937年建成,是外滩建筑群中唯一 一幢有中国建筑师陆谦受参与设计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怡泰大楼,1922年落成,怡泰洋行经营远洋航行,故又称格林邮船大楼。1951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迁入,改名广播大楼。</p><p class="ql-block"> 2011年易主,现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清算所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台湾银行(现招商银行),1926年竣工,是英商"德和洋行″设计,古希腊神庙式的外形,在外滩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  华俄道胜银行,1902年竣工,是清政府唯一参股合资的银行。1928年成为中央银行,1949后上海航天局入驻,1994年成为外汇交易中心,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p> <p class="ql-block">  友邦人寿保险公司,1924年建成,由英文报纸《字林西报》投资,竣工后一部分报社使用,其余出租,由美国友邦人寿公司租用。</p> <p class="ql-block">  汇丰银行大楼,1923年建成。1955年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1997年成为浦发银行总部驻地。</p> <p class="ql-block">  望断十里长街,一江春水东流;东方一颗明珠,当惊百年华楼;天高云淡居处,落尽繁华依旧。</p> <p class="ql-block">  建筑是不老的历史,当岁月逝去,往事飘渺,它依然在默默地诉说。</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高贵而又神圣的艺术殿堂怎样,但我知道上海的老建筑就是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p><p class="ql-block"> 我也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但我知道春天的上海就是人间天堂。</p><p class="ql-block"> 上海是搏击长空的苍鹰,今天它飞得比鸡还低,但解封之后,它必将展翅冲天,傲视浦江东流。</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上海四月一日封城后的抗疫斗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