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础 促提升 — —汝州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第三组检查情况报告

洗耳河教育

<b>夯基础,出成绩。</b>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教体局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加强教育教学过程指导和质量监控,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4月11至15日,根据教体局中小学常规检查安排,第三组对一高附中,小屯镇一中、五中、小屯小学,寄料镇一中、寄料小学、观上小学,紫云中学、东芝希望小学、郭庄小学共10所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具体情况已及时与学校交流、反馈,现将整体情况报告如下: <b>一、工作开展</b><br> <b>(一)组织领导。</b>各学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主任、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研工作领导机构,校长负总责,主抓副职负直接责任,做到了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学校工作计划、制度健全,评价机制科学、保障措施到位。各位校长牢记质量生命线,统筹谋划教学教研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b>(二)亮点特色。</b>多数学校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学科或教学亮点、特色工作,开展了阅读、师生共读、读书共享,书法、师生同步书写,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创设了“六步教学法”“三步教研法”,实施“三级教研”,落实作业分层设计,熟练运用信息技术2.0,紧盯纠错本,坚持阳光大课间,开展足球、绘画、手工等社团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方案、有制度、有评价,基本建立工作体系,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总结性材料、论文、课题、荣誉奖励、宣传、观摩学习资料完善,初步形成物化成果。 <b>(三)校本教研。</b>教研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抓手,已在各学校全面实施。三级教研、校本教研、主题教研,有活动方案、量化考核方案。学科教研组根据教师教学中的焦点、难点,确立教研主题,充分准备,大胆尝试,及时总结,认真组织教研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交流、分享、研讨,形成指导教学工作的结论性意见,教研活动效果呈现。 <b>(四)课堂教学。</b>多数教师大胆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按照学校教学实施细则和要求,提前备课,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2.0,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努力做到以生为本,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情,及时反思,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建立了巡课制度,设计了《班级日志》,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提升效率。 <b>(五)教学常规。</b>各校重视教学常规,建立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听课、评课、考试与评价等制度,坚持长抓不懈,长抓常新。各中心校已开展了1-2次常规检查,学校开展了2-3次常规检查。多数学校采用集体备课,注重二次备课,项目齐全、环节完整。作业批改认真、规范、及时,注意跟踪管理。多数学校重视教学质量检测,强化检测质量分析,全面评价。 <b>(六)工作落实。</b>各校及时学习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领会政策,落实教体局教育教学方向目标,开展读书活动,申报学科教研基地,创造浓厚教育氛围,提升师生素养。 <b> 二、工作亮点</b><br> <b> 尚学知礼,自强不息。</b>一高附中王俊丽书记、韩文哲校长带领一群平均年龄20多岁的教师主动学习、坚持学习快速提升教师素养,通过集体备课、教研、听评课、师生共读写、基本功大比武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时修订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量化细则、课堂教学质量量化细则、校本教研量化制度、备课及作业批改制度、上课候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建立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使学校教学管理走上有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b>业精于勤,行成于思。</b>小屯小学教育集团书法教育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学校成立规范字书写工作室,有计划、方案、制度、评价,基本形成体系;从书写内容、用笔、用本、书写时长都有明确的要求;校长、教师、学生都坚持训练、规范书写;教师一日一练已坚持481天,教师作品集、百日书写集记录了学校的书法教育历程和教师成长轨迹;学生们的作业书写见证了学校的书法教育成果。如:经策划、打磨设计的作业规范样板 <b> 精细管理,追求高效。</b>小屯镇一中以课程改革实验为重点,突出教学重心,紧抓常规教学,尝试形成“六步教学法”(即:学情诊断→展示目标→以问导学→答疑解难→练习巩固→达标反馈)引领教学,建立了《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共十四章,七十八条),从教学思想,课程管理与开发,教学管理,计划与总结,备课,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实验教学,课内外辅导,考试与评价,教研与培训,督查与结果运用等方面全面规范教学。 <b> 教学研究不搞花架子。</b>寄料镇一中实施“三级教研”,每周至少两次固定时间集体教研,第一次研讨以本周教学内容教法学法为主,第二次以总结本周教学得失及商讨下周教研主题为主,通过议课磨课拟定课堂教学设计。岳冰冰老师执教的七年级语文《驿路梨花》将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出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读书进行主题探究、合作探究、学习拓展完成学习目标。老师的课堂与教案一致,备了能用有效的教案。 <b>创特色,再进步。</b>紫云中学加强常规教学引领、创新,老师们勇于尝试、全情投入。语文教研组张梦含老师批改七二班郭银菁同学的6页作文,老师的评语将近两页,句句情真意切,真正做到了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数学教研组刘淑哲老师手写教案认真做图,过程齐全、渗透课改新理念,教学环节清晰合理,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用心备课,认真记录,课时量足够。李祎玮老师根据日常布置的同步训练、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假期练习等,收录学生错误率大于50%的题目,编写数学纠错本,根据班上同学的易错知识点进行错题再布置,进行教学任务的巩固与调整。英语老师张悦怡的电子教案二次备课痕迹明显,教学反思详细认真,且符合学科教学特点,思维导图和讲解相结合,教案实用性强。 <b>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b>寄料镇寄料小学坚定这一信念,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和教研管理,抓实抓细抓好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评价”,丰富社团活动,教学质量位居镇区前列。如:五(3)班王冬娜老师的作文批改认真、规范、批语及时、评价详实、富有鼓励性、指导性。 <b> 加强信息技术运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b>紫云路街道东芝希望小学抓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契机,由副校长高向东,省级骨干教师吴英为、马丽杰通过开讲座、上公开课、听评课等活动实施校内培训,目前所有教师都能熟练操作、使用希沃电子白板和班级优化大师两个操作软件上课,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 <b> 三、工作不足</b><br> 1.个别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笼统,指导性不强;制度过时,实用性不强;无考核评价保障措施。2.学科或教学亮点、特色工作无体系,缺少物化成果。3.校本教研认识不一,多为教学分享;内容没有深度,效果不明显。4.仍有部分教师课堂课改体现不明显,阅读教学不到位。5.有个别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备课、作业批改,备课不按规定,作业批改不认真、不规范。6.对上级文件及会议精神学习不透彻、领会不深刻,对教师专业成长规划不系统。 <b>四、工作建议</b><br> 1.学校应根据本校的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可行有效的教学计划,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各项制度应及时修订完善。制定措施,有力保障考核评价。2.学校应着眼长远、切合校情找准突破点,制订计划、方案、制度,深入实践,及时评价、总结,建立体系,形成物化成果。即为学校的亮点、特色。3.正确认识校本教研,区别于即时教研、集体备课。教研组以问题为导向,根据老师们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拿出初步解决方案,有本组成员实践、修改,通过教研活动研讨形成指导教学工作的结论性意见,即为校本教研成果。4.学校要引导教师树立课改意识,学习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教材,把握课改理念,重视阅读,加强双姿教学,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备实用教案,上有效课堂,提升师生素养,提高课堂效率,推进“双减”落实落地。5.学校要明确备课标准、要求,前置检查指导,跟踪管理,督促教师正确认识备课、提前备课、全面备课、充分备课。做到有效备课、有利使用,达到一次备课、一次提升;顺利完成目标。6.要重视文件、政策学习,正确理解,全面认识,明确开展阅读的决心、打造书法教育特色的信心,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教师积极参与阅读、分享,有效开展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b>抓改革,促提升。</b>目标已定,思路已清,汝州教育竞争的平台已经铸成。击鼓催征,奋楫扬帆,惟改革创新,促进汝州教育全面发展。

教研

教学

备课

教师

学校

批改

课堂教学

常规

教育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