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阳东区大八中学 2022年4月16日</span></p> <p class="ql-block"> 同台竞技展风采,同课异构促成长。续上周南华实验学校至我校开展语数英三科同课异构,2022年4月13日下午,在邓琪校长和赖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再度携手南华实验学校举行了初中物理和历史线下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由我校的梁宗南老师(物理)、麦丽君老师(历史)和南华实验学校的关淑怡老师(物理)和施健敏老师(历史)分别展示物理《认识压强》及历史《科技文化成就》的授课过程。</p> 物理课堂 <p class="ql-block"> 关老师以一个大头针压气球的小活动来导入本节课,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压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利用投影展示了学生的实验结果,让学生上台分析讲解实验结果,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以一个游客掉进冰洞里如何营救的生活小故事引入课题,以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压力,用练习巩固知识。再通过用手指挤压气球和手指挤压笔的小活动来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带着学生完成相关的探究实验,并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分析讲解实验结论。课堂步步紧扣,梁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等知识点后,以生活中一些物品产生的压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并通过视频来理性认识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增强或减少压强的方法,联系生活,回归解释生活现象,让抽象的知识简单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并通过练习巩固知识。</p> 历史课堂 <p class="ql-block"> 南华施老师,构思缜密,内容丰富,以国家安全导入,介绍课文内容层层深入,以人民创造历史为提升,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课堂活跃,学生接受良好。</p> <p class="ql-block"> 大八麦老师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以追星作导入,以参观科技馆为线索,合作探究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已吾辈当自强的倡议引导学生正当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结尾,整节课化繁为简,学生接受良好。</p> 认真听课的领导老师 评课议课之物理 <p class="ql-block"> 课后,两位授课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关老师的设计秉承“探究式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如整节课以开展压力作用效果因素探究等等。教学上,小实验来激发兴趣、融合信息技术来突破实验、投影学生实验结果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关老师的设计思路主要围绕着2个方面:1.认识压力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活动。教学上体现创新点:设计了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实验,深挖教材,拓展视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梁老师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教学上围绕着4部分内容:1.什么是压力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活动3.压强4.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在课堂上,面对着陌生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梁老师毫不怯场,以温煦的笑容感染着所有的学生与在场的听课老师,以亲切的教态打破了陌生的囧局,与学生情感互动,大大缓解学生的上课压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梁老师面对着学生抛予的各个问题都从容应对,发挥自身优势,以资深的经验带动学生共同学习,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学习目标。</p> 评课议课之历史 <p class="ql-block"> 施老师年轻有为激情四射,构思缜密,内容丰富,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学生收获满满;麦老师从容谈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落实知识点,学生收效良好。本次同课异构不同构思,不同的教学思路,给学生展示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给听课老师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达到了同课异构的目标。</p> 南华文化节 <p class="ql-block"> 音乐会的形式主要是合唱和葫芦丝表演。小演员们,清新动听的歌声,从容大方的台风,诠释了他们的快乐和活力。孩子们,在音乐会中展现出热情和自信,为含苞欲放的艺术之花,增添了更加奇异的色彩!音乐会给同学们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锻炼和实践,加强了对音乐技能的领悟。</p> 同课异构研讨总结会 <p class="ql-block"> 在同课异构研讨总结会上,由南华赵主任主持,首先由我校邓琪校长进行点评指导。邓校长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对课程的精心准备,赞赏南华实验学校的全体师生的热情,肯定了南华实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表现力。其次,南华实验学校的梁宗掌校长进行了点评发言,肯定了我们授课老师的能力,让老师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p> 隆重颁奖仪式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活动,老师们精益求精,对课堂实施环节提出了很多奇思妙想,让课堂更加活起来。相信本次活动让每位老师都收获颇丰。我们定会将教学技巧,评价元素富有激情地融入自己的课堂中,让课堂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撰稿/郑玉婷 麦丽君 林凤映</p><p class="ql-block">摄影/吴洪正</p><p class="ql-block">审核/赖基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