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是云沂女主是容亭的小说《徒弟又来掘坟》

就开了

</p>人活得久了,什么都能见到。<p></p>比如我那素有流云峰吉祥物之称的大师兄明知打不过容亭还是拔剑相向。<p></p>比如我那好徒儿拿着我送他的剑指着我师父想要血洗流云峰。<p></p>再比如我的师父和我的徒弟现在正在打的火光四溅。<p></p>不过恕我直言,这些都是我干剩下的。<p></p>但是唯有一点,容亭居然说,他要找的,是我的魂魄,这件事我可以震惊三千年。<p></p>怪不得他试了那么多次都没用,因为我本身就在灯里。<p></p>我很说想让他们别打了,再打棣棠山的房子就要塌了,可师父把聚魂灯抱在怀里,颠来倒去,我屁都放不出来。<p></p>再怎么说我师父也是一方尊长,容亭又几天几夜没睡好,散了那么多修为,败下阵来也合情合理。<p></p>如今的容亭是荡平了火狱的玹机上仙,再加上我还在看着,师父肯定是不会杀他,只是用剑柄把他击退了。<p></p>容亭衣袍沾了灰,又从地上爬起来,拎起剑要继续打。<p></p>我师父不想纠缠,可容亭非要他把聚魂灯留下。<p></p>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啊。<p></p>我竟感动得想要掉泪,虽然我也不知道他是想要救活我,还是想要复活我来折磨我取乐。<p></p>被缠得无法,师父只好停下了回流云峰的脚步,问容亭当初杀了我,如今又要借聚魂灯到底要作甚。<p></p>容亭不语,领着师父进了房间,转身一掌轰开了一扇暗门。<p></p>我看着暗室里那硕大的冰棺,突然就明白了这房间为什么这么冷。<p></p>至于冰棺里的人,我盲猜是我自己。<p></p>凑近一看,还真是我自己。<p></p>容亭不但刨我的坟头,还掀我的棺材盖。<p></p>十年了,我终于又见到了自己这张脸。<p></p>虽然当年我死得难看,但身上还带着我那二师兄送的凝仙珠,就算成了具尸体过了十年依然面目如画栩栩如生,放出去也是一个谦谦君子的模样。<p></p>所以亭儿,你真的没必要弄这么大一个冰棺。<p></p>你就没怀疑过为什么这么多年我在土里都没变样吗?<p></p>我看着师父将手放在冰棺上,我觉得老头子肯定在想这回不用到处去找合适的身体给我了。<p></p>「你当初将他埋在哪儿了?」<p></p>「乱葬岗。」<p></p>「为什么又把他尸身带回棣棠山?」<p></p>容亭的目光落在冰棺上,准确的说是落在我的脸上,然后抬起手,掌心缓缓出现一条赤红色的线,在暗室里显得尤其耀眼。<p></p>我吓得一愣,直接在聚魂灯里蹦了起来。<p></p>我在灯里来回踱步,容亭将元丹收回,负手而立。<p></p>「他欠我一个理由。」<p></p>我挠了挠头,虽然挠不到实体。<p></p>这个理由要我说出来,还挺没面子。<p></p>这红线,是鬼王留下的。<p></p>当初我求鬼王办事,鬼王答应了,可这世上的事有因才有果,我当时一身赤条条孤家寡人,那里能就凭空得了果。<p></p>所以只好答应日日修仙供鬼王吸食,于是一路奋发修到了大乘,连带着把自己半条命给了他,让他以此换回容亭。<p></p>这红线,说白了,是我的半条命。<p></p>至于为什么这根线藏的好好的会被容亭扒拉出来,我只能说可能是这几年他扒拉我的坟练会了这门手艺。<p></p>「沂儿不欠你任何。」<p></p>我的师父,一直都是维护我的。<p></p>「沂…儿…?他叫什么名字?」<p></p>也是,我都忘了,这徒弟这辈子还不知道我的名字。<p></p>「云沂。」<p></p>飘渺云中仙,遥遥倾沂水。<p></p>这是师父当初给我取名时说的,后来我的确成了流云峰最自在的那抹云。<p></p>「他……为什么会去火狱?」<p></p>「玹机上仙连沂儿的名字都不知道,何必人死灯灭十余年又来追问。」<p></p>师父不肯再说,又或者是师父不知道我愿不愿让他说。<p></p>两个人都暗室,三个人的对峙。<p></p>最终是容亭败下阵来,师父不但带走了聚魂灯,还带走了我的身体,还扔下了一句玹机上仙若想血洗流云峰,尽管来试试看。<p></p>我默许了,本来想着十年一面一面,可这三天我看了他无数次,够本了。<p></p>师父把我盖住御风而行,也许这就叫寄人灯下吧。<p></p>我问师父,容亭到底会不会真的杀上流云峰。<p></p>师父说不会,这十年发生了太多我不知道的事。<p></p>我说也许会,他可是我的徒弟。<p></p>师父说痴儿不一定能教出痴儿,那人这一世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p></p>我说是我没告诉他。<p></p>师父不说话。<p></p>我问师父,是人是妖真的那么重要吗。<p></p>师父说,人心如此。<p></p>我说,哦。<p> ①关注薇芯公众號【<span style='color: red'>玉露看书</span>】 ②回复数字【<span style='color: red'>88779</span>】,即可免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