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东讲堂第八讲:为了四十七年前的庄严承诺

朱瑞明

<p class="ql-block">  感谢支部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鹤东讲堂”的平台上,向同志们汇报一下学习倪伯苍同志事迹精神的心得体会。</p> <p class="ql-block">  4月8日,支部领导通知我,启东市委发文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向倪伯苍同志学习。当时的我,正在宁波市眼科医院接受治疗。医生叮嘱我尽量少看电子产品,但我还是立马打开百度搜索“倪伯苍”。虽然在我眼前,文字图片和视频画面是模糊的,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却是那么鲜明,那么光彩照人!</p> <p class="ql-block">  倪伯苍,一个70多岁的老人,一个社会最基层的网格员、民调员,怎么就成了“2021年度法治人物”,上了中央电视台的颁奖晚会?倪伯苍说:因为我在四十七年前对党有过庄重的承诺,做一个共产党员,就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这个承诺,倪伯苍挑起了网格员的担子。早出晚归,巡查走访,帮扶困难群众,调处矛盾纠纷,检查安全隐患,十年如一日。脚下沾满乡村泥土,心中沉淀为民真情。他组建了南通地区第一个网格综合服务队,应急救援、文艺活动、普法宣传、巡防联防、关注民生,小到修灯泡,大到打官司,全方位服务,全天候服务,24小时随叫随到。他成了老百姓的“自家人”,“江苏省最美网格员”。</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这个承诺,倪伯苍担起了民调员的职责。他创建了全市第一个以网格为基础的个人调解室,近年来为村民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00多件。他总结出“三心三干”倪氏调解法:为民要真心、办事要细心、困难献爱心,实干、细干、精干,被群众称为解决矛盾疙瘩的“金钥匙”。他擅长用法律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被当地村民称为“倪法老”,成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这个承诺,倪伯苍尽起了普法员的义务。乡村法治建设离不开“法律明白人”。他不但自学法律,带头成了“法律明白人”,而且要让村民都能成为“法律明白人”。他利用自家院落房屋办起了“家庭普法站”,建起了“农民平安法治学校巡讲点”,自编了十多套普法教材。2021年以来,先后到17个村和周边乡镇开展了30多次政法英模事迹和乡村法治宣传。</p> <p class="ql-block">  一间小屋,收藏了一个村庄的喜乐悲愁;一头白发,细数着田间地头的无悔春秋。37本《民情日记》,80万字记录,他把百姓的需要字字句句装满心口,日日夜夜不辞不休,成了全国“2021年度法治人物”。</p> <p class="ql-block">  在社区支部的倡导和引领下,在支部领导的亲自参与下,我们的“鹤东讲堂”已经讲了八课:从党诞生的“产床”与“红船”讲到“严守纪律规矩,筑牢底线意识”,从北京冬奥的“中国精彩”讲到中央一号文件“饭碗”,从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春节”讲到“清明”,从学习雷锋讲到学习倪伯苍。传“学习强国”之道,授“学习强国”之业,解“学习强国”之惑。虽然讲得还不好,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毕竟已经“而今迈步从头越”了。现在倪伯苍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听党指挥、不负使命,心系群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励行致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鸣 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部分图文资料源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