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雪儿 图/网络</p> <p class="ql-block"> 2003年的国庆假期结束后 ,我调往县城工作。喜悦自然不用说,报道后我被后勤工作人员带到了一处办公室,这是一排破旧苍老的土坯房,我工作的地方是一间四、五十平的大房屋,里面有政史地三个大组的十几号人。里面摆满了横七竖八的脱光了油漆的桌子,斑斑点点甚是沧桑,像极了风烛残年的老人,不时发出吱扭吱扭的呻吟声,在凸凹不平的水泥地上痛苦的哭泣,那声音刺破耳膜,穿透心脏,难受的牙齿吱吱响,搬桌子的同事难为情地看看大家,蠕动着嘴唇不知在抱怨些什么。地中间是一个锈迹斑斑的大火炉子,火苗呼呼地使劲往外挤着,所有的桌子都是依火炉为圆心摆放的。我和她的桌子理所当然在门口面对面放着。我们是新同志嘛,离温暖最远的地方自然是我俩了。这是自然法则,是永恒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 一张嫩嫩的、圆圆的、白里透粉的娃娃脸,羞涩地坐在我对面。细长的眼睛透出暖暖的笑意,“你好,我是九支中学的闫老师,”轻声细语仿佛春风拂过,让人无法抵抗的心动,害羞的脸像西边的云霞透亮透亮的红。“我是草窝中学的张老师,”我礼貌地回复。后来,我们分别被安排在地理组和历史组任教。其实,我俩都是语文老师。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我们还是欣然接受了学校的安排。毕竟是县城,比乡下好多了。其他同事就当我俩不存在,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家长里短,欢声笑语,何其快乐!我俩只能窃窃私语,打发孤寂的时光。一来二去,我俩就熟络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心灵的默契不在于时间的长短,缘分的相遇不在于年龄的大小,真挚的情意不在于财富的多少。初到四中,我俩都比较拮据,一身粉色小西服是她的标配,粉粉嫩嫩的宛如桃花仙子下凡,清新脱俗,淡雅可人。讲起话来轻声细语,生怕被人听到,柔柔的,弱弱的,但踏上讲台的她,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逻辑思维缜密,如将军亲临战场指挥作战,学生们斗志昂扬,情绪高涨,她让我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们面对面坐着,一个政治,一个地理,政史不分家,如兄弟姐妹打断骨头连着筋,没听过政地不分家的吧!但就是奇了怪了,我俩不论谁有了困难,对方都会义不容辞的倾尽全力帮助解决。我经常学习地理,她一直关注政治,为了能帮到彼此,世间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照不宣的无私付出,年纪轻轻的她让我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细微之处见真情,平凡之中显本色。</p><p class="ql-block"> 她家离单位比较远,可她始终先于我到办公室。摆放整齐的书籍,一尘不染的桌子,热气腾腾的水杯,一份爱心早餐,“就等你一起早餐,张老师”,我们说着笑着吃着,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一点防备地浸润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操场上,我们一起跑步锻炼;绿荫下,我们一起乘凉聊天;水房里我们一起汲水打扫;教室里,我们一起研讨教学;图书室,我们一起阅读写作;花园里,我们一起赏花谈心。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有我们一起的痕迹,学校的变化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年长于她九岁,但她的高贵气质让我刮目相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