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梁锦斌

<p class="ql-block">  ---记彭丽娜老师语文阅读公开课</p><p class="ql-block">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为人之本,而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女作家杨绛以其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有良心的劳动者形象。2022年4月8日,彭丽娜老师在七(4)班开展了一节《老王》的公开课,关注了那些不幸遭遇和处境艰难的人,尤其是地位比自己低下、命运比自己不幸的人。</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教学中,彭丽娜老师以“导——思——拔”的方式,展开了老王人物形象的讨论。课堂中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气氛活跃。在感知老王这一环节里,彭丽娜老师首先以杨绛和老王俩人身份悬殊成为“布衣之交”的原因引出,从而导入课文,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相关语句,深入了解老王的形象。学生在感知课文后,能以“孤苦伶仃”“老实本分”“善良心细”谈到老王的形象,感受老王的苦和善,体会到底层的社会劳动者的不容易。在谈到老王苦的方面,学生们能畅所欲言,结合课文深入体会老王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凄苦。而老王的善,同学们能透过事件感悟人性的美。比如:半价送冰,送默存去医院不收钱,送油和鸡蛋,三件事领悟到老王的“老实本分”“有情有义”“感恩图报”美好品性。</p> <p class="ql-block">  正如杨绛所说:“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彭丽娜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的弱者,并指导他们要以“心存善良人后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去关注不幸者的命运,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用爱心去浇灌世界,关注普通的善良人,弘扬我们中华民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传统美德。面对善良的老王,杨绛这位大文学家为自己在能够帮助一位善良的不幸者时没能尽到责任而感到愧怍,为没能用一颗平等的心善待别人而愧怍。从而引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p> <p class="ql-block">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语文组全体教师共同交流研讨,纷纷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研讨过程中,梁锦斌主任对这节课给出了好评,也肯定了语文组的教研氛围,观课很用心,议课讨论很踊跃。同时也提出可以多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也可尝试用教材整合、群文阅读的方式,促教促研。罗烈床校长指出彭老师的这节课重点突出,各环节层层推进,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活跃。特别肯定了梁主的建议,要我们语文组动起来,从而让我们的教研之路更进一步。</p><p class="ql-block"> 组稿:东坑中学语文组</p><p class="ql-block"> 审核:梁锦斌 彭丽娜</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4日</p>

老王

彭丽娜

善良

课文

不幸者

老师

语文

教研

学生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