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墙花影,待月西厢 【山西---普救寺】

桃亦树

<h3>卷首语:<br>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br> 拂墙花影动,凝是玉人来。</h3> <h3>普救寺:位于关公故里山西运城,整座寺庙坐北朝南,依靠着峨嵋塬头而建造。是一座建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寺。</h3> <h3>在山西,或许普救寺不如鹳雀楼因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而声名显赫广为人知。然而,普救寺却因元代剧作家王实普笔下的著名杂剧“西厢记”所叙述的发生在这里的张生和崔莺莺凄美爱情故事,以及为促成良好姻缘,为之牵线搭桥,善意担责的丫鬟红娘而被人们所认知,同样名声鹊起。</h3> <h3>《西厢记》是元代王实莆所作的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爱情戏曲之一,张生和崔莺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偃师普救寺中。正因如此,普救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爱情圣地。</h3> <h3>寺庙内有一座具有《西厢记》印记的莺莺塔,该塔以其神奇的回音效果,与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潼南石琴和河南的宝轮塔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br></h3> <h3>西厢记故事:<br>崔莺莺与其母护送父亲崔相国遗骨暂宿普救寺中。而赴京赶考的书生张君瑞也借宿这里攻读。</h3> <h3>偶然之中,莺莺与张生在寺中相遇,互相之间颇具好感,而莺莺侍女红娘为其牵线搭桥,进而二人产生了爱慕之情。</h3> <h3>这时,孙飞虎围困寺院,危难之时,崔夫人言道,如果谁能解围,愿将女儿莺莺许配。</h3> <h3>张生一柬,请来挚友当地的将军,将军出手解围,使她们摆脱了困境。</h3> <h3>然而,崔母却失约毁言,仅叫他们二人以兄妹相称,并无连理之意。</h3> <h3>此后,在寺中,这一对青春少年隔墙相望,相互间产生了更深的暧昧之情。</h3> <h3>这时候,莺莺侍女红娘仗义相助,并进一步为这一对青春少年牵线搭桥,于是,竟发生了“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张生跳墙与莺莺暖昧相会的故事。</h3> <h3>自此,“红娘”被誉为专有名称,同“月下老人”一样,即为婚姻牵线搭桥的人啊!</h3> <h3>此事终于被崔夫人发觉,恼怒万分,拷打了莺莺的侍女红娘。红娘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并把罪责归咎于老夫人。</h3> <h3>张生由此病卧在床 。</h3> <h3>崔夫人尽管盛怒不止,可是又感木已成舟,若张扬出去岂不坏了相国名声。若让他们结成伉俪、又如何保持相国府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所谓仕官门第。于是再三思虑,只有让张生去长安科场赶考,若得个一官半职,再回来完婚不迟 。</h3> <h3>于是,崔莺莺给张君瑞送行,张君瑞肩负行囊,一步趋、迟迟行,崔莺莺呢,更是泪满衣襟。二人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说不尽的话,道不尽的嘱咐,相互劝慰,无限悲切。 </h3> <h3>二人来到了“旅人桥”上,莺莺说一定等他荣归。张生也同样发誓,一定金榜题名,再返回这里,你在这等我。 说到这里时,他忽然想到 “旅人桥”即旅人者,即过往行旅。我们两个海誓山盟,怎能以旅人对待 ,那样岂不负心 。于是,看了看这石砌的桥,为了表示他对莺莺坚如磐石的眷恋之情,他再次斩钉截铁地说 :“小姐!你就在这石桥上等我的佳音吧! ”说罢,挥泪而别。</h3> <h3>从那以后,人们都为他们二人忠贞不渝的情怀所感动。后来,这里形成了一个村落,村子的名字就叫 “石桥村”。“旅人桥”便被改称“石桥”了。</h3> <h3>愿:有情人终成眷属!</h3> <h3>月下老人多多牵红绳!</h3> <h3>莺莺塔</h3> <h3><br>原创部分以外的图文内容选自网络,谢谢原创者,如有侵权,请告知。(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