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粑·无患子

益歌益行·唐白良

<p class="ql-block">  自三月下旬以来,中国红十字志愿者安仁县团队的朋友们便开始在核酸检测社会采样点开始了全天候的志愿服务。</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天的坚守,二十多天的服务,我们始终相信疫必退、战必胜。</p> <p class="ql-block">  服务工作并不轻松,有时还得拼体力,甚至还会有潜在的疫情风险。</p> <p class="ql-block">  但志愿者们依然无怨无悔,有时也会放松放松自己。</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核酸检测社会采样点值班时,志愿者朋友晓林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做的艾叶粑粑和大家分享了。</p> <p class="ql-block">  艾叶粑粑又称蒿子粑粑,是一道传统的小吃,一般在清明节,寒食节食用。因为香蒿叶子很像辟邪的艾叶,也叫艾蒿,故有些地方包括湖南许多县市都叫艾叶粑粑,香蒿草小,气味其实比艾叶清淡很多。</p> <p class="ql-block">  在制作艾叶粑粑时,里面的馅或是豆沙或是碎花生,也有放碎菜叶做成咸的,入口即闻一股艾叶的清香。食之,可祛风驱邪。</p> <p class="ql-block">  去年暑假和永哥从深圳骑自行车去安徽定远,在路过桐城六尺巷时遇见蒿子粑粑的,据说它还是桐城的特产美食,只是没来得及去尝尝,不知和我们这的味道是不是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六尺巷的蒿子粑粑叫飞扬蒿子粑,一开始不明白飞扬蒿是什么蒿,觉得稀奇,细看才知道是一个叫沈飞扬的人所制作的艾叶粑粑。</p> <p class="ql-block">  晓林做的艾叶粑粑很地道,蒿子里只放了糯米、粘米和少许白糖,吃起来既有淡淡的苦味还有淡淡的甜味。吃剩的部分她坚持让我拿回去吃。我拿回来后则意外地发现将艾叶粑粑就着菠萝蜜吃则更是一种美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服务的空隙,我发现了路边的无患子,顺便捡回了一袋落在地上的果子。</p><p class="ql-block"> 无患子,别名:木患子(本草纲目)、油患子(四川)、苦患树(海南)、黄目树、目浪树(中国台湾)、黄金树、香患子、洗手果、油患子、肥珠子、菩提子等。</p> <p class="ql-block">  无患子原产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岛各地、印度和日本。果皮含有皂素,可代肥皂,木材可做箱板和木梳等。根、 嫩枝叶、种子:苦、微辛,寒。有小毒。清热祛痰,消积杀虫。用于白喉,咽喉肿痛,乳蛾,咳嗽,顿咳,食滞虫积等。种仁:辛,平。消积辟恶。用于疳积,蛔虫病,腹中气胀,口臭。</p> <p class="ql-block">  无患子果皮泡沫丰富,手感细腻,去污力强,能改善皮肤质量,使其细腻光泽、富有弹性。 同时还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凝血等作用。无患子中的果酸帮助皮肤去除堆积在外层的老化角质,加速皮肤更新,帮助改善肌肤青春痘、黑斑、皱纹、皮肤干燥、粗糙等肌肤问题。用于洗头亦可预防头皮屑去屑止痒功效,它的ph值在5~7之间,呈自然酸性,纯天然的界面活性剂,不伤人体,不污染水源之特性。其果皮具有抑菌、去屑、防脱、美白去斑、滋润皮肤的作用:“无患子可预防头皮屑”,这对于惯用传统的、天然的洗护用品的现代人来说,根本就是缺失了的普通常识。</p> <p class="ql-block">  无患子中的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脂、收敛毛孔,能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能减少日光中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资料记载,<span style="font-size:18px;">使用无患子皂乳洗头,对於预防掉发据民间传说也有效。</span></p> <p class="ql-block">  无患子中的阿魏酸是科学界公认的美容因子,能改善皮肤质量,使其细腻、光泽、富有弹性。同时还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凝血等作用。无患子中的果酸能帮助皮肤去除堆积在外层的老化角质。</p> <p class="ql-block">  无患子是《本草纲目》中记载唯一可用于全身沐浴的植物,祛头皮屑、祛除异味,除口臭、甚至牙齿肿痛等,长期使用无患子,能有效消除身体的异味。这是《本草纲目》中对无患子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  无患子果核坚硬,色泽乌黑光亮,几乎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加工就令人喜爱。捡回来的无患子去掉皮壳用清水洗掉表面的油脂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满屏的漂亮。</p> <p class="ql-block">  一看就知道它是天然的珠子,因而可以用于制作天然工艺品及佛教念珠。据传,世界上第一串佛珠就是释迦摩尼用无患子亲手制作的。</p> <p class="ql-block">  古书记载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得道用的念珠就是无患子果实。</p><p class="ql-block"> 《佛说木患子经》是佛教经典中非常罕见以植物命名的一部经书。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时,就是使用无患子果核做的佛珠作为念珠。《木患子经》收录在大正藏第17册。木患子念珠是经典中最早关于念珠的记载,因而它是最古早的念珠。</p>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中称无患子为“鬼见愁”;相传以无患树的木材制成的木棒可以辟邪驱魔,因此名为“无患”。</p> <p class="ql-block">祈大爱无疆,山河无恙!</p><p class="ql-block">愿天下平安,人间无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