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个多月,这样应对!

绿水无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绿水无忧,解千愁!</span></p> <p class="ql-block">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在这最后有限的时间里,是继续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还是自己回家自习冲刺一把?成为不少高三党困惑的问题。在最后这段时间里,到底该如何协调自己的复习节奏与老师安排之间的矛盾呢?这里谈一些看法供同学们参考。</p> <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同学不适合回家自学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一、大家要冷静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备以下几个特殊优势:</p><p class="ql-block"> 1.考生自身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 2.高中三年有明确的自我规划,自学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强</p><p class="ql-block"> 3.家长知识水平较高,对孩子教育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p><p class="ql-block"> 二、没有特殊情况最好待在学校</p><p class="ql-block"> 如果自身不具备上述优势,只是觉得目前在学校里“考、考、考”浪费了自己的时间,那么劝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学校里服从老师的安排,进行冲刺备考。</p><p class="ql-block"> 1.不能过于信任自己的自学能力</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离开班级学了一周,头三天效率很高,三天后发现自己没有了班级的氛围就懈怠了”。如果考生有强大的自学能力固然很好,可从现实来看,多数考生的自学能力不强,如果自学能力很强的话,相信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了。在现实中,特别是中等成绩的考生,有的盲目信任自己的自学能力,结果并非如他想象的那样,很多人一直到高考,成绩一样没有突破。因为一个考生要做到更好的自学,需要清醒、全面认识到自己优势与不足,并且能看清备考的形势、高考的需要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合自己的策略、然后在执行中完善和总结。做到这点很难,特别是成绩中等的考生,尽管说高考前都有很大提升空间,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一切的一切还是在于自己能否撑大填满这个空间。</p><p class="ql-block"> 2.离高考的时间很近,没有更多试错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一个自学能力不强的考生再去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觉得学校班级的环境与自己的备考计划发生严重冲突,家里又有备考专家为自己精心设计打造了一个最佳去处,这种尝试也只能放在最后一周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应变的风险。</p><p class="ql-block"> 3.要认识到学校备考资源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考前这段时间,如果考生能把自己身边的资源更好的利用好,那么他的备考情况应该不错。目前对考生来讲,能利用的资源有学校的环境、老师的经验、同学竞争与合作的气氛、最新的高考资讯、精心的课外辅导、精致的家长培训,知名心理专家的情绪疏导和科学激励等等。有的学生说自己的学校是普通的学校,老师水平一般,自己不想去上学了。我说,只要你能找到一个比学校更好的环境的话那么就可以选择离开一段时间,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环境,仅仅通过自己躲在某个角落里自学的话,还不如在学校把老师、同学等等资源用好,一样对备考有促进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三、如果继续留校,怎样备考合理 </p><p class="ql-block"> 1.总结自己的考试现状高三的一年来经历了很多次考试,相信众多考生可以总结出自己的考试现状,从整体到部分,整体上:考试时间分配情况怎样,考试心态怎样。具体的部分上,要根据各科各题型做出的总结。例如数学学科:可以从近几次的考试情况归纳,选择题得分情况怎样,花费了多长时间,对哪些题型没有把握,哪些是会而不对的情况等等,后面的压轴题部分,哪些题目是有能力每次必对的,但是有几次被扣分,扣分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保证必对的话,那么应该从哪些地方做起(方案自动就出来了),有哪些题目把握不大,是知识点掌握的问题还是平时训练不足的问题,有哪些题目没有思路,对于没有思路的题目是哪个知识体系,是不是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把它做好?等等,这些问题必须要清楚,因为只有自己才可能清楚自己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2.建立清晰的目标,并且将实现目标的过程与训练相结合面对学校老师发的试卷,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目标,做题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那么做题的质量一定会打折扣。例如说你通过理综卷的训练,可以完成这样的目标:时间分配问题如果你考试中时间不够用,那么通过平时的练习对考试时间分配进行合理的训练,正好老师发的试卷很好的载体,在训练之前构建目标,通过训练检验自己制定的方案可行性有多大,这样的话做题就带着明确的目的了。你薄弱的知识模块、难以把握、巩固的题型等等需要训练来检验和完善。例如说上面说的化学部分,你想对某一知识模块中涉及的题型进行训练,那么学校的试卷也是很好的载体,通过训练来检验。对完善解题步骤的训练很多考生做题步骤不完善,即便做多少试卷,出发点就是“会了”就行了,其实不是这样,在平时的训练中参考答案是很好的样板,它的语言、分析、内容与表达、得分点的分布等等都很明确,应该根据它来寻找自己解题中存在的不足。多与同学进行交流,同样的题有的学生做法就很好,可以找几个水平相当的好友在在一起做题,大家比试着速度、正确率、思路等等,谁错了谁请客,请客是次要的,一起交流和探讨是重要的,在比试中大家一起进步。</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继续回到现实中,确实有更多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不断地考试、讲题,考生没有明确的目标,自己的时间被无限的占用,考生没有得到更好的引导。如果这样机械训练的话,真的可能有学生向着“不进步”的方向前进了,考生只要针对性的制定一个修补计划付诸实施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考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解决属于自己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备考效率一定会很高。</p> <p class="ql-block">  四、如何复习才能保证最佳状态 </p><p class="ql-block"> 在最后阶段,你要做的就是巩固基础、深化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对考点的敏锐度和熟练度,保证自己在考场上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1.首先得找出自己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正确对待最后一个月的查漏补缺,对中等生而言,知识的盲点依然很多,对此不要慌乱 ,每个人考前都不可能全部消灭知识的盲点 ,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这种缺憾,保持比较好的考前状态。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哪里不会你要心里有数,不能别人怎么学,你也跟着别人学,我们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你要找自己不会的题,和曾经做错的题一点一点的解决,在一个个碉堡被摧毁的激动中喜迎高考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2.要定期模考保持手感</p><p class="ql-block"> 无论在哪儿备考,从心里上全真模拟高考都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只是形式上参加了模拟考试而心理上松松散散。模拟完成套卷的频率因人而异,有人是3-4天就模拟一轮,“手感”或许难以准确,但大体上你需要保持对题目中关键信息的敏锐度、计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知识储备和答题技巧的充分掌握,如果最后阶段因为缺乏必要的刷题而手生,结果绝对是你不能承受。</p><p class="ql-block"> 3.回归基础必不可少</p><p class="ql-block"> 但不要为了回归而回归。老师总在强调“回归基础”,实际上是担心学生在基础部分丢掉不该丢的分数。但每个学生的情况到底不同,抱着“捡漏”的心态再刷一遍课本花去的时间是否值得?这仍然是值得考虑的。倘若平时基础较好,再复习只需把握住框架主干即可,通过日常训练模考来“排雷”。倘若基础知识尚且薄弱,那盲目去攻难题是不可取的,务必要花时间理清基础概念,保证考卷中简单题的得分率。 </p><p class="ql-block"> 4.除了新题,旧题也要看</p><p class="ql-block"> 错题反应的是过往解题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要么考点不明确,要么计算错误,要么分析思路偏差。看旧题/错题的目的在于避免“重复出错”,积累考试经验。对于那些做题时没印象没思路的题目,建议重新思考解题;对于纯粹计算错误,明确出错的原因和对策即可略过;对于纯知识点的错误,该回归课本的回归课本,该当场记下的直接记下。当然如果你平时就认真记录错题,分析错题,那么看错题本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5.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老师</p><p class="ql-block"> 问老师是最高效的方法,没有之一,因为没时间给你一点点自学了,问完之后立马把错题再做一遍,然后记下解题思路和知识点,再找出十道相同知识点的题,迅速的再刷一遍。把各个解题思路都记下来,这个就是这个知识点的答题模板。高考再考到这个基本跑不出你的手掌心。</p><p class="ql-block"> 6.丢掉稀里糊涂</p><p class="ql-block"> 你做过的每一道题,错多少无所谓,一定不能稀里糊涂的,你要弄清楚是怎么做的。你可以不会推导公式,可以不会解释,但一定要弄明白正确的答案。文科比如英语,一定要每天定量刷题,保持状态和感觉。</p><p class="ql-block"> 7.丢掉一切干扰</p><p class="ql-block"> 丢掉一切干扰和私心杂念,你要不择手段的坚持每天每门学科做一定量的复习,归纳,和刷题,无论眼睛大脑身体累到什么程度,没完成就不要睡觉,也许你很疲惫,可是高考考场上同样会遇到精疲力尽的状态,怎么才能强力度过是需要考前不断演习的。在你非常疲惫的时候放一段《相信自己》。</p> <p class="ql-block">  五、学习之外考前如何规划 </p><p class="ql-block"> 1.每天最疲惫的时候别忘了做一会儿轻运动,这绝不浪费,而是提高效率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提高记忆力同时也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数学物理做累了也可以看看《读者》等精秀小文以舒缓精神压力。再好的弦,一直绷紧也会出问题,在学习之外,你还需要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p><p class="ql-block"> 2.特别要提醒的是睡眠</p><p class="ql-block"> 一晚上要睡多长时间才够?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人6小时仍然精神,有人10小时仍然贪多。总的来说,5-6小时的睡眠都是合理的。考前阶段的休息,重在规律,有人高考前一周每天11点睡,高考前一晚9点熄灯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建议你从考前2周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要等到高考前一晚才骤然改变平时的作息习惯。当然,也不必太在意“睡得好不好”这个问题。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前都会“失眠”,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水平,18岁的青春为了梦想有无限的潜力,包括身体应激的弹性是非常神奇的,想想看,一直以来你也不总是养足了精神才能全力发挥。</p><p class="ql-block"> 归根结底,劳逸结合其实是时间规划的问题,有人每天随心所欲,想起什么做什么;有人将每一天都排的满满当当的,恨不得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最后阶段,你需要明确最优先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来安排时间。比如,如果自己对物理的力学部分的弹簧模型每一次遇到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你可以集中花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论是做题、总结、还是询问老师都是可以的。有了明确的问题和优先级别,可以用大目标-小目标的方法分而化之,大致确定每一天的学习进度和内容。当然,如果你觉得睡觉是最优先的问题,这就是你要排上重要日程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3.每天结束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今天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天里,自己到底解决了一些什么问题,有了哪些新进展。很多人就是凭着每一天的“小确幸”,不断积累着怯生生的自信心,逆水行舟,奋力溯游。</p><p class="ql-block"> 4.心态上作出调整,丢掉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高中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这是最大的幸运,注定了你会在这个领域取得不凡的成就。要不断提醒自己是一个理想远大的人,缺少目标会让你失去方向,缺少成就感会让你执行力不足,规划好前行的路,然后斗志昂扬的战胜一切困难。虽然每天的学习和日常很枯燥乏味,但是你一定不能有埋怨、牢骚、放弃等负面情绪,你要快乐起来,热爱你现在做的事情,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态,甚至比高考本身更重要,人生当中有幸遇见高考,历经她的磨练与雕琢你的生命才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p><p class="ql-block">相信自我 </p><p class="ql-block">不断超越</p><p class="ql-block">决胜高考 </p><p class="ql-block">舍我其谁</p>

高考

自己

考生

备考

训练

自学能力

老师

考试

考前

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