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盐城徐氏一世祖国宝公纪念碑落成

盐都区徐氏联谊会

<p class="ql-block">  盐城徐氏敦本堂第一世祖国宝公画像,画像陈列于,浙江兰溪章林桥头村。</p> <p class="ql-block">  据载,我高高祖国宝公兄弟几人为避兵祸,与元末明初由浙江樟林(章林)经苏昆迁居苏北盐城,也就是著名的“洪武赶散”,我始祖落脚地在盐邑西北十五里之小冈头,所谓“小冈头”源自盐城的特殊地貌特征,从新石器时期盐城就有人烟居住痕迹(龙冈中学出土了早起人类使用的陶器)后来海岸线随着黄河长江的泥沙沉积不断东移,在宋元时期盐城留下了三条曾今的海岸线称为沙冈,西冈为龙冈向北(232省道),东冈就是范公堤(今范公路),“中冈”即使今天由皮岔河直通永丰老街的中冈路,中冈开始的地方就是谱载的“中冈之首”老百姓俗语称“小冈头”“岗子头”地貌识别度特别明显,小冈头现在下挖几十厘米可见细腻黄沙,据说这三条沙冈最终在阜宁境内汇聚。</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23日,在我族十四世徐同斌宗长的倡议下,敦本堂六个门头代表齐聚小冈头,公议为始祖树碑等事宜,因祖坟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毁,所以各房代表意见高度统一,最终大家决定,在原墓址南面水泥路北侧为高高祖树碑立传</p> <p class="ql-block">  原计划年内施工成功,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如:有人反对,藕塘要改造虾塘、藕塘换承包人、藕塘要复垦为基本农田等等。在经历了一系列问题后,牵头人徐同斌最终决定于2022年4月4日,农历壬寅年三月初四吉日破土动工!</p> <p class="ql-block">提前一日定向口</p> <p class="ql-block">  初四上午六点十八分,在敬过土地后,正式动工!</p> <p class="ql-block">砌基座</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施工负责人十六世徐开水,开车吊运石碑到现场,图片内容为十六世徐玉芝在清洗石碑!</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三十五分,叉车到达现场</p> <p class="ql-block">在两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把石碑用混凝土稳固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现在仍居住在小冈头的十四世徐同祥夫妇正在积极的为大家准备午餐。12点40分,大家在同祥宗长家吃饭。</p> <p class="ql-block">  大约一点四十,宗亲们不作停留,继续施工,做好加固工作</p> <p class="ql-block">作为施工负责人,十六世徐开水宗长是当天最辛苦的人!</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在现场徐氏子孙的努力下,始祖碑面貌基本形成。</p> <p class="ql-block">徐同斌宗长代表全族后裔为高高祖上供菜</p> <p class="ql-block">  同斌宗长代表敦本堂后裔,招请高高祖上岸,入新居享佳肴,收子孙敬化的纸钱!</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58分,我敦本堂始祖纪念碑初期立碑事项,基本完成,后期完善扩大事宜,待以后从长计议!当日到场见证参与人员全部是我徐氏子孙,他们分别是:十四世徐同斌、徐同相、徐同济、徐同祥、徐同喜、徐同元,十五世徐加发、徐为中,十六世徐开水、徐玉连、徐玉召、徐玉金、徐玉芝,十七世徐城。</p> <p class="ql-block">发起倡议于总负责人十四世徐同斌宗长</p> <p class="ql-block">施工总负责人十六世徐开水宗长与笔者十七世徐城</p> <p class="ql-block">  始祖纪念碑近况,拍摄于5月29日,祖碑周围荷塘月色郁郁葱葱!祖碑东侧的小冈头徐家老庄乃我族的发祥地,恬静安详水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  【功德篇】捐资芳名留千秋、缅怀先祖做善举!古人云:一为祖,二为姆,三为田土。要立大志,先当孝子。时逢国运昌盛,为保护跟迹、维系祖魂,经同斌宗长发动倡议,族人踊跃,精英带动,多寡心至为我高高祖树碑立传,本次事宜引起了我族极大的共鸣和向心力,出钱出力不图名者有之、居中联络四方奔走者有之!后文处将各支派奉献功德明细和收支明细附上,以表众亲千秋之功德、受后世子孙学习敬仰!</p> <p class="ql-block">  资金情况,从21年6月17日起,到8月5日共收到156人30150元,总开支13655元,尚结余16495元整。结余资金直接为我族修家谱,愿我族谱碟早日成册!补充:2023年2月27日-4月2日制作祖先轴(六门合并)六面(各门一面)支2400元,制作人徐成群,实际结余14095。(头门、四门尚未发放)</p> <p class="ql-block">  人生知本方为俊、处世无源不算贤,缅怀先祖、激励后人!我高高祖国宝公自明初落脚小冈头开基以来,历经600年的生息繁衍、勤奋耕耘,枝繁叶茂,至今已经传承20代,后裔子孙数万众。外迁者芸芸,大江南北海内外都有我敦本堂徐氏子孙的足迹。弘扬祖德,敦亲睦族,兴家旺族,人才辈出,可喜可贺。吾祖吾族之后裔,当谨记祖训,秉承家风,无论身处何地何时何业,都要有光前裕后的家族责任感,为家族荣誉、为民族复兴努力工作,开创事业! ——十七世徐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