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情炬春蚕心】红烛情怀

陶然

<p class="ql-block">  昵称:陶然</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54482225</p><p class="ql-block"> 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 音乐:山谷幽兰</p> <p class="ql-block">  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对此要竖起两个大拇指。职业生涯走到中途时,抬起头遇见了她,仿佛暗夜里看见的一盏明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初识</p><p class="ql-block"> 35年前,市里举行教育系统师德演讲大赛。我俩各自代表所在的单位在赛场上有了碰撞——抽签顺序挨着。她,肤色白皙,一头秀发,眼睫毛又黑又长,一双杏核眼,透着灵气,温婉儒雅。</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她清秀的形象,还是她讲的事迹,都让我眼前一亮,齐润辉——这个名字,这个人,就清晰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遇见</p><p class="ql-block"> 与她再一次相遇,恍惚隔了20年,不,是真的20年。</p><p class="ql-block"> 当年一起演讲之时,她是市里一所学校的班主任。因业务精湛,能力突出,很快被提拔为教导主任。经过几年历练,台阶越上越高,从教导主任,教学校长到一把手,又由学校的一把手直接晋到了进修学校,当上了校长。</p><p class="ql-block"> 就在她53岁那年,上级一纸文件,把她们那个级别的,一刀切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所在的私立学校的董事长,好像长了顺风耳,齐校长前脚走出进修学校,后脚马上就被董事长三顾茅庐,开着高级轿车,请进了育英。</p><p class="ql-block"> 会议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以最诚挚的敬意,欢迎她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20年的光阴,虽然也带走了她的青春,但是,丝毫不影响她的美,她的气韵更加儒雅,那份飒爽干练,让她自带光环,那才叫一个校长范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专业</p><p class="ql-block"> 齐校长是业务型的校长,她曾经荣获过“全国好校长”的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 她给我们培训指导,从来不故作高深,说出来的东西,浅显易懂,瞬间就能明白。</p><p class="ql-block"> 在她之前,总说课题研究。究竟什么是课题,我一直懵懵懂懂,认为是很难敲定的领域。</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课题?齐校长说:“问题就是课题。工作中出现了棘手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去探究,去解决,进而找到突破的方法。整个过程就是实验和研究。”</p><p class="ql-block"> “课题”神秘的面纱被揭掉了,对它也就不再敬而远之了。</p><p class="ql-block">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齐校“老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老师不做秀,讲解不走过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踏踏实实把基础知识夯实,能听到孩子们真诚的笑声。”</p><p class="ql-block"> 茅塞顿开。从此,我不再追求面子,更注重里子,回归本真,降低了姿态。</p><p class="ql-block"> 人生路上如果早有这样的导师,哪里还会有弯路可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近人</p><p class="ql-block"> 齐校长到学校以后,主抓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展了“青蓝工程”,以老带新,结成帮扶对子。</p><p class="ql-block"> 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没经过几轮“严刑拷打”的情况下,人课分离,浮在上面,心中没课,照本宣科。</p><p class="ql-block"> 每每坐下来评课,齐校长都是和蔼可亲的,以一位智者的姿态和她们沟通。首先肯定优点,其次再实打实地提出不足,最后再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每句话都有的放矢,不打官腔,不含糊其辞。在她的引领下,我们那时的评课氛围,好的不得了,鼓励为主批评为辅,“青蓝工程”绝对到位到家。 </p><p class="ql-block"> 齐校长花在那些大学生身上的心血,就像农民种地洒下的汗水 一样多,有事没事都进课堂。一学期下来,听课记录十几本,上面记得密密麻麻的。那都是精华所在啊!</p><p class="ql-block"> 我本以为,像齐校长那样曾经风光无限的人,不得像一座冰山,对人对事都黑着脸,一棒子打死啊?!平易近人,考虑别人自尊,春风十里这些东西,根本不会再在她的神态和语言里出现,唯一有的,就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和吆五喝六。事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p><p class="ql-block">  成熟的麦子总是谦逊地低着头,只有稗子才在风中凌乱地张扬。“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我心中对她的敬重又多了几分。</p> <p class="ql-block"> 亲为</p><p class="ql-block"> 在一般人看来,50多岁的人,工作中做个总指挥,凡事吱吱嘴也就是了。可是在齐校长的字典里,你看不到丝毫的懈怠,唯我独尊,倚老卖老。工作热情不逊色年轻人半分。</p><p class="ql-block"> 各种会议讲话稿,各种检查汇报材料,她自己写;奥数比赛题,她自己出;作文竞赛题目,她自己定。各项工作有安排布置,有检查督促落实。</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学校要往市里推课,她找到了我。我有些畏难情绪:“岁数大了,不想劳心费力,让年青人讲吧!”</p><p class="ql-block"> “你才多大啊,和我比,你还很年青,我都没有这样的心里,你就更不应该有,好好准备去吧,我相信你!”</p><p class="ql-block"> 我脸“腾”地就红了,真的。她比我大11岁,身上充满了朝气和活力,脚踏晨钟,身披暮色,校园里到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昂扬的斗志。她高大的后面映射着渺小的我……</p><p class="ql-block"> 学校一搞大型活动,她就更累了。</p><p class="ql-block"> 她58岁那年,“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因为邀请市里相关部门领导来观看,所以,她要求无论是节目质量,还是表演形式;无论是主持人的筛选和培训,还是串联词的呈现;无论是舞台的背景设计,还是音乐的衔接,方方面面,都要求尽善尽美。</p><p class="ql-block"> 那一段时间,她已经不是忙碌,而是穿梭。脚不沾地,就如同上满了劲儿的闹钟,哪个环节她都要亲力亲为。我看她太累了,就说:“齐校,任务都下到各个口了,还有德育校长和大队辅导员,您就别太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她很深沉地和我说:“我是不想老了老了,自己砸自己的牌子!”</p><p class="ql-block">  是啊,一路走来,她靠着自己身上“雕刻师的毅力”和“蜜蜂精神”,走到了山顶,站在教育的前沿,用一双慧眼,独领风骚。自己成了自己的一张名片,她给教育系统树立了一个标杆,又怎么能因为苦和累,或者一时的疏忽大意,而把它弄上瑕疵和污点呢?这就是工匠者的品质吧!</p> <p class="ql-block"> 春蚕志,红烛情,守初心,担使命,齐校长是也!她的那颗教育情怀,孕育出一粒粒种子,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开花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