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曾想,新一轮疫情疯狂袭来,短短半个月就迅速波及28个省份,新增感染者近2万例,我们桦甸也没能幸免。这是继2020年武汉疫情后最艰难的时刻,疫情就是命令,防疫是重中之重,我们站在讲台的教师,放下手中课本投入到防疫大军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是下沉社区的单元长,我们是听命而行,闻令而动。接到上级通知后,所有的单元长,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立刻展开各项工作。</p><p class="ql-block"><b> 第一篇 登门入户,录入信息</b></p><p class="ql-block"> 3月4日接到街道主任通知,要求登记所管辖单元各家各户所有人的身份证号,电话号,下载吉祥码等信息。我毕竟57岁的人了,还当班主任,白天跟学生轱辘到5:30才回家,累得挪不动步。晚上咬着牙两个单元28户,从一楼到七楼,下来。再一楼到七楼,各家各户的敲门,说着同样的话,站在楼道里录入信息,昏暗的灯光,再加上我老眼昏花,看不清字,捅咕不上啊!每个人的信息录入完都要反复核对,唯恐信息录入有误。碰到业户好的让我进屋,我感激的说:“谢谢,不了还要跑下一户。”摸着黑,用了5个多小时,统计还不全。有的敲门没反应。还有人家不开门,怕我给传染上隔着门喊话。本来累得站不住,还这样对待我,此时真正体会到社区工作的艰难。下楼累得打晃,差点跌倒。为了不耽搁全员检测工作的开展,为了更全面,尽快的掌握各住户信息,回到家,我连夜绘制楼房平面图。没有信息的住户,我就联系楼长,从她获取信息填上。</p> 有了这个图方便多了,每户几口人,需要上门核算,几个人,了如指掌。<br>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篇 全民核酸检测</b></div> 3月7日开始,全员核酸检测,我们单元长,负责挨家挨户的敲门招呼,为了不落一人。我管辖的单元有王阿姨和徐叔叔,两人都八十多岁了,用的都是老年机,没有微信,没有进防疫微信群,每次核酸检测都要打电话,“阿姨下楼核酸啦!”时间久了,王阿姨亲切地说:“姑娘,不用惦记我俩,对门走时就招呼招呼我俩,我俩每天都做。”还有两个单身的大哥,认为群太多了,没必要进群,也不进。我就跟他讲,我们这个群,就是防疫的,不收钱,不卖东西,不发广告,在我说服下终于进群了。做完之后,回家都能第一时间填核算统计表。<br> 不能下楼做核算,卧床的老人就得领着医护人员上门核酸,起初人手不够,都是大面积做完之后,才入户核酸检测,经常是晚上六点了还在爬楼梯。清楚地记得那天,在我身后瘦小的“大白” 拽着楼梯扶手向上爬,我特别心疼,说:“咱歇歇吧!”他没有停下攀爬的脚步,等下楼时,我在后面,他打起手电,方向冲后,“楼道昏暗,您小心!”此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多么可敬的“大白”,自己都累成那样了,想到的是他人。就是这些无数的平凡人,穿上防护服,守护一方净土。 入门核酸上楼下楼,走几户就全身冒汗,正赶上三月的倒春寒,下起了雪。一热一冷,我感冒了,打喷嚏,鼻子流清水,有时一低头清水都流到地下,扁桃体发炎,嗓子疼,吃饭吐咽都成问题,最可怕的,发烧低烧。十几天不好,是我几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不敢出门,怕传染给别人。其实也特别的害怕,怕自己中招。每次核酸检测,只能在家里通过微信,电话遥控。那时 我说的最多的话:“群里的家人们,今天我们核酸检测时必须保持1米5距离,切记切记,大家一定要遵守,还有外边天气很凉,多穿点,别冻着。做完在群里报告。还好那段间的日子终于熬过去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第三篇 居民的贴心人</b></div> 我这个小小单元长,现在成了业户们的贴心人。煤气罐没气了,微信微我,我赶快联系灌煤气的工作人员,帮忙解决。小徐家孩子从吉林回来,半夜全家都被隔离,家里没准备菜,微信微我,我趁没有课的间隙,排队买菜送上楼。她激动地说:“姐姐谢谢了,又给你添乱了”我笑着说:“没事,咱们共度难关”。返乡人员回不去家了,找我,赶快跟主任协调,尽量及早让农民回家种地。老人没药了,联系药店送药。每逢听到居民一声声感谢,感觉我的小小单元长,在“疫”路上也能献出微薄之力,心里无比的甜蜜。 政府关心居民的生活问题,让居民安心在家不出门,尽量减少聚集,配菜也送到小区里,逐楼逐单元的站队买,间隔2米距离,这时就需要单元长维持秩序,每逢来配送车,我就急急忙忙下楼维持秩序。看到买菜的秩序井然,心里特别的舒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似桃花始盛开。大地清明,花开有时,抗疫有我们---小小单元长,担抗疫之责,逆疫风而行。守一方净土,护一隅安宁!愿花开疫散,盼金城安澜! <p class="ql-block">撰稿:王雅颖</p><p class="ql-block">编辑:翟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