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英花》

若梅(耿慧)

<p class="ql-block">松江河镇领导和东林社区的防疫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东林社区四委主任刘福美。</p> <p class="ql-block">刘福美在检测点的工作照。</p> <p class="ql-block">《社区英花》</p><p class="ql-block"> 与松江河镇东林社区四委主任刘福美相识,是在2020年2月份。不过并没见面,因为当时正是疫情紧张,小区封闭,社区防疫工作繁重阶段。</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这档口,自己所居住的起福楼小区,从原来的白山社区二委,划归给了东林社区四委。</p><p class="ql-block"> 因为受原委主任之托,临时管理着小区的微信群,这便比别人更加盼望着新委主任的到来。也让自己在第一时间,和刘主任有了联系和沟通。</p><p class="ql-block"> 在电话里得知,她因为去高速路口,接回从疫区返家的居民,并把他们安置家中隔离,成为与返家人员的密切接触者,也被隔离在家。即便是这样,她还是没有放下工作。一边在网上联络自己所管辖区域里的居民,询问小区的状况,了解居民的需求,并在第一时间回答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困难。</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特殊的时间段里,接管了一个陌生的小区,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在刘主任居家隔离的那段日子里,她每天都和这边卡点的负责人保持随时联系,也几乎每天都和我有一次通话,询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她的工作热情感染了我,在欣赏的同时,也因为她具有这样稳妥的处事方式,和干练的工作作风,对她的年龄产生了误判,以为她是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同志。</p><p class="ql-block"> 直到我们在社区里见面,才知道她还在不惑之年的年龄段里,人不仅热情大方,而且浑身充满朝气和活力。真为自己所居住的小区,能有这样一位积极向上,又热情阳光的委主任感到欣慰,并在日后的往来中,产生了谊情,感觉彼此成了友人。</p><p class="ql-block"> 在和刘主任相识之前,社区在我的概念中,就是政府的“居民管理派出所”。其职能就是向居民传达一下政府文件,发一下通知,再就是给居民开个证明什么的……</p><p class="ql-block"> 可从刘主任担任所居住的小区委主任后,这个认知被改变了。以前是居民不知委主任是谁,现在是都和委主任成了熟人。刘主任的身影,隔三差五就出现在小区里。走访困难户、探望术后患者,夏天居民反映水压不够,她顶着雨到小区探查;冬天居民说供暖的温度不达标,她冒着雪到小区测试。就连小区里一些老人,不会使用在网上社保认证,她都从社区徒步走到小区,用手机帮老人们认证。感觉是她改变了以往,把办事去社区,变成了办事不出小区。她用自己的所做,赢得了大家的好评,也拉进了居民和社区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刘主任先前的工作作风,让我和居民对她产生了好感,那么今年她在抗疫工作中的表现,却让我们对她产生了由衷的敬佩。</p><p class="ql-block"> 自从2月28号延边和珲春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社区就开始重视。刘主任不仅在群里发通知,提醒大家注意防护,少外出,有外来亲属探亲,一定向社区报备。而且经常性地到小区里发资料做宣传,让居民提高防范意识。</p><p class="ql-block"> 进入3月份,随着吉林省内的感染病例的增多,社区的防疫工作也进入紧张阶段。上级防疫部门决定,3月23号全镇居民进去静默状态,同时准备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这些工作的第一环节,就是社区,而社区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女同志,时间紧,任务重,而且还没有现成的工作经验可以参照。但大家没有气馁和退却,勇敢地挑起了这副担子。</p><p class="ql-block"> 她们开始加班加点,给社区里所有的居民制作了检测卡片。各委的委主任,要亲自把这些卡片发到居民手机里。刘主任所负责的四委,既有楼区又有平房,发放难度大,但她没给社区领导出任何难题,自己默默地承揽了一切。为了让白天工作的居民,也能及时拿到检测卡,她起早贪黑,顾不上按点吃饭、顾不上按时睡觉,硬是坚持着在检测开始的头一天,把检测卡一户不缺、一人不落地发放完毕。</p><p class="ql-block"> 集中核酸检测的头一天,还有一项繁重的工作,那就是在居民中间,有老弱病残。为了照顾这些出行困难的弱势群体,社区安排上门采集。时间紧,任务急,因为各委的委主任了解住户的家庭情况,就有她们带领采集人员上门,并登记相关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身体的缘故,自己也是等待上门采集的人员之一。晚上9点45分,都有些困倦的自己,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刘主任和一位医务人员站在门前。问后才得知,都这个钟点了,可她们连晚饭都没吃。想让她们进屋歇歇脚,她们说,还有好几户没有采集,而且又都是住平房的,不集中,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采集完。</p><p class="ql-block"> 想给她们带点饼干,可她们又都穿着严实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和口罩,没法吃东西。就这样,她们采集完样本就匆匆下楼离开。从窗口看着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对她们,感动的同时,也有一种心疼。</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晨,天刚刚亮,她们那白色的身影,又出现在楼下的检测点。事后才得知,刘主任后半夜才回到家中,和衣小憩了一会儿,就匆忙赶到了检测点。</p><p class="ql-block"> 4月2日,抚松县区域有了感染者,县领导和防疫部门反应迅速,全县立即进入静默状态。松江河镇各道路被管控,服务场所关闭,居民全部居家不出。而就在这个时候,社区的防疫工作和核酸检测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并进入了繁重和忙碌中。</p><p class="ql-block"> 从2号到9号,一周的封闭期里,全体居民做了三次核酸检测。因为春天里的风大,检测棚用完就得拆除,不然就会被风刮坏。七天里,检测棚是三搭三拆,耗去了很多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力。与此同时,她们还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居民们有序地进行核酸检测,这就让每个人都十分疲惫。但没一人叫苦,没一人退却。</p><p class="ql-block"> 刘主任还是像第一次做核酸检测一样,头一天晚上,贪黑上门给老弱病残者采集样本,清早又要赶到采集点。七天里,她几乎都是和衣而卧,一顿按时的饭没吃上,一宿囫囵的觉没睡上。</p><p class="ql-block"> 又是晚上九点多,她和同行医务人员再次敲开我家门。借灯光,透过她的护目镜,看到她的眼里满是血丝,经问得知,她已经身体透支,病了。吃了八片药,支撑着继续工作。劝她请假休息一下,可第二天,她的人影又老早地出现在检测点。</p><p class="ql-block"> 当天很冷,想给她们烧点开水,可她们说不敢喝,怕中途上厕所。当看到穿着防护服的刘主任,出现在小区里的时候,真怕她身体不支,再听到她用电子喇叭,带着嘶哑的声音,逐栋楼、逐个单元地喊居民去检测点做核酸时,我的眼睛湿润了。</p><p class="ql-block"> 多么好的委主任,多么让人敬佩的社区工作者。如果说刘福美主任的工作作风,让居民对社区有了了解,有了信任,那么社区在抗疫过程中体现出的担当,更让广大居民对社区的女同志,发出由衷的赞叹! </p><p class="ql-block"> 她们都是女同志,却在防疫战役中,站到了前沿。作为女人,她们在生活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社区工作人员,更是女儿、妻子、和母亲。可抗疫期间,作为女儿,她们没时间去探望父母;作为妻子,她们没闲暇去顾及家庭;作为母亲,她们没精力去照料孩子……</p><p class="ql-block"> 她们的心中有歉,却无悔。因为在危难面前,她们虽是巾帼,却不逊须眉。她们要用担当和付出,换得大家平安。为了打赢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她们人人都把自己打造成了花木兰!</p><p class="ql-block"> 在镇区的各个采集点上, 穿梭奔波着身穿防护服的社区女工作者。她们不缺担当,不乏勇敢,携手并肩,共同筑起防疫的城墙。</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把冲锋陷阵的男儿称作英雄,那么这些舍小家、为大家,一腔热血,一身英气的社区女工作者,就该被誉为,最美的——社区英花!</p> <p class="ql-block">刘主任在小区里。</p> <p class="ql-block">东林社区。</p> <p class="ql-block">抗疫中的女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刘主任和女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英雄花(木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