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昼到黑夜,他们坚守卡点筑平安

油榨镇张子卓

<h3>  一间简易房、一张桌子、一个卡点提示牌、一群“红马甲”,组成了油榨镇各疫情值守卡点,工作人员每天对来往人员与车辆重复着:“您好,请带好口罩,出示行程码、健康码”,“请摇下车窗,下车扫码登记,配合检查”……</h3> 防控疫情,要具备经风历雨的勇气和坚如磐石的决心,从疫情发生的那天起,油榨村和贾营村两村党员干部就随时做好了应对风雨的准备,练就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从容气魄。 油榨村作为全镇物流、贸易交流中心,又是通往南片几个村的交通要道,人员流动性大,防控责任十分重大。疫情发生时,油榨村第一时间采取“硬隔离”封控,村内道路全部采用铁丝网封死,只留一个卡点,并安排专人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村支部书记张凤仙深知防控干系重大,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发挥着全村“强心剂”和“定心丸”的作用。“来往人员车辆一律不得进出”是疫情期间他们严格遵循的原则,如今疫情形势大有好转,但全村的防控措施毫不松懈,防控力度仍然不减,大铁门依然牢牢矗立、卡点值守依然风雨无阻,“来往人员车辆出示2天内核酸检测证明并登记、测温方可进出”更增加了卡点值守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每来一个人、一辆车都要做到人人必查,两码必扫,但大家仍然提起高度警惕,不厌其烦的重复、再重复……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 <h3>  每逢农历一、六本是油榨村大集,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实行集贸市场管控措施以来至今,油榨村坚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调度10余名工作人员,3台小喇叭车,上街道、进集市开展滚动宣传,劝返赶集流动商贩,引导群众减少非必要出行,不扎堆儿、不逗留,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h3> <h3>  “不赶集就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在油榨镇超市,正在采购生活物资的村民张海霞说,上街前,她通过电话等网络形式联系了周边邻居和亲戚,并做好采购统计,为减少集聚,最后由她一人上街采购必需生活物资并发放给大家。</h3> 检查核酸证明、量体温、询问情况、做登记……连日来,在102国道的路北的贾营村疫情防控卡点,全体党员、志愿者身穿红马甲,佩戴红袖章,风雨无阻,24小时全天候值守,坚决将坚守进行到底,为全村人民筑起了阻击疫情的防线。贾营村紧邻102国道,是通往北片几个村的必行之路,自全村由管控区转为防范区后,全村防控形势并没有丝毫松动迹象,为强化疫情防控,村集体出资购置了一台电动升降杆,有了它,工作人员不用动手开关门,只需一个按钮就可以轻松“掌门”,虽说省时省力了,但工作流程一点没有删减,行程码、健康码是必查项目,测温、登记是必要环节,同时,村支“两委”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卡点宣传规范,严谨的值班执勤制度、出入检查台账等等,使疫情防控工作更加规范、精细、效率……旷野中的卡点,夜里风很大、气温很低,但是全体值守人员的信心、耐心、决心丝毫不减,“村口卡点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防控工作者多一份谨慎就是对村民安全的多一份保障。”贾营村支部书记王向明说。 <h3>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一个疫情防控卡点就是一个阵地,为了守护村民,守护这片净土,一群默默坚守的值守人员在疫情防控集结号中义无反顾、全面迎战,散发着星火般的光和热,做千家万户的坚实后盾,卡点值守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都无怨无悔,把岗位当战场,把临时卡点当成家,正是有他们的日夜坚守,才为我们筑起了这铁一样的“防毒”屏障。</h3>

卡点

防控

疫情

油榨

值守

全村

坚守

贾营村

人员

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