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断想,途径印子峪长城记略

chuzi

我的家在山东,那里没有长城。<br>因为自古以来,齐鲁大地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家的中心院落。<br>有长城的地方,那只是家最靠里的一道外墙。<br>在这道外墙之外的很远很远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的家园。这个家园的最终疆界,在我看来,也仅仅是华夏之家的开始。<br>人各有梦,梦各有异。我的梦很大,飞越长城,跨越时空,直挂天际云端。 很小的时候,我对长城有一种独特的情节,或是一种膜拜。<br>当我有机会走出家乡时,第一大愿望,就是想看看那个号称被哭倒过却没被打倒过的万里长城。<br>然而,我的第一次远足,却是到了那个没有长城的南方。<br>那个南方,按照历史的经纬,属于南方的南方。<br>经历了那个南方的故事,让我更加理解了长城的内涵、价值和意义。 后来,我终于有机会见到了梦中的长城。<br>那还是冷战末期,我由南方转战到中原的某个城市。因工作需要,我奉命去张北调研,主要任务是考察原北京军区65军的坚固阵地防御工事,目的是研究在坚固阵地防御作战中如何反空袭问题。<br>当时,从驻地出发到北京,几乎一路平原,少见山川。<br>从北京转车继续向北,一过昌平,途径居庸关、八达岭,进入到张家口境内,几乎全是崇山峻岭。<br>火车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我在崇山峻岭之上,发现了时隐时现的长城。<br>返程时,特意在青龙桥站下车,第一次看到了八达岭长城。 后来,有幸遇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和平年代。<br>我先是来到北方的宣化古城,在这里我学习生活了两年,于周边的山水之间,见识过不少已经散了架的残长城。<br>再后来,我从中原来到首都北京。在这里,可能是因应了机缘巧合,自觉不自觉地开启了一段有趣有料的类长征的驴行生涯。<br>在北京的驴行,足迹不惟城内的故宫、天安门、护城河、颐和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更多的是京城周边的大好河山。<br>尤其是那割舍不开、看了还想再看的古老长城。 回顾这些年的驴行,北京周边的山山水水,的确走了不少。细究起来,给我印象最深,或是对我心灵冲击最大的依然是长城。<br>这里边,固然有长城历史文化的因素、有长城光环的加持,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长城的据险居奇、宏大气势,以及日渐式微、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br>道理非常的简单。冷兵器时代,只有把长城建在最险要的地方,才能起到应有的御敌作用;如今的时代,长城不再有军事上的价值,所剩也就是经济利益和象征意义。对于残长城而言,大概已处于自灭的状态。<br>在时间的长河里,你看与不看,长城每天都在衰老。你多看一眼,也许就能够多留住它一天。<br>2022年4月9日,星期六。我们一帮好朋友,途径密云印子峪段长城,再一次观赏了春天里长城的美丽多姿和雄伟壮观,也再一次体验了徒步长城的惊心动魄和惊险刺激。 <p class="ql-block">按照原有计划,是要奔陈家峪方向,为此还专门设计了两个登山点。实际走过去才发现,这两个点都无法进山。</p><p class="ql-block">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沿途的村口和路口,都有当地的村民值守。大都是一些中老年妇女,带着红袖章,三三两两聊着天,东张西望的看着过往的行人。</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正常行走过去,她们便迅速赶来拦截。我们礼貌而友好的向她们说明情况:一是落实季节防火要求,身上没有带任何火种;二是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健康码行程码都是绿码。</p><p class="ql-block">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不带火种,放个屁或是撒泡尿,不至于引发山火;码都是绿的,在偌大的山林中,见到狼豺虎豹难,见到新冠更难。</p><p class="ql-block">这时,一位长得挺漂亮的村妇,非常不耐烦的冲着我们嚷嚷,“少废话,哪凉快哪呆着去,说不行就不行”。</p><p class="ql-block">见她决绝认真的态度,我们只好知难而退。</p> <p class="ql-block">当此时,让人心里不由生出一种莫名的悲哀。</p><p class="ql-block">曾经以为的家园,似乎和你脚下的土地无关;你现在面对的山川,生硬冷漠,静默无言;你视为同胞的兄弟姐妹,不但没有了“有朋自远方来”的欢欣,反而视你为潜在威胁和现实挑战。</p><p class="ql-block">无疑,这让双方都会产生不安全不信任不愉快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p><p class="ql-block">当两个登山点不能按计划进行,我们便试着沿山间公路,边走边寻。最终在一个不靠村也不靠路口的位置,找到一处可停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山队靠着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识图判图技巧,带着我们从一个无轨迹无路网的山下,开始了一段艰难而又富有挑战的征程。</p> 我们进入一个山谷。<br>山谷里开满了山桃花,地上还长了一些野蒜苗、野葱和野韭菜。我们欣赏着像笑脸一样的花朵,采挖了一会碧绿脆嫩的野菜,积郁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br>沿着山谷而上,一开始我们通过遗存的梯田,从中选择那些可通行的地方,慢慢爬升。但当梯田没有了时,便进入了一大片的荆棘丛林地带。<br>荆棘丛林地带,是山里小动物的家园,到处都有它们的路,而惟独没有人行道。我们就曾发现,一只肥硕的野兔,快速而又自由的奔跑在荆棘之中,还几次停下来挑逗似的看着我们,然后消失的无影无踪。<br>我们艰难的在荆棘刺条中穿行,仿佛就像进入了雷区一样,你不知道往哪走好,也不知道前边的路如何。常常是走着走着就走不通了,即使能勉强通过,要么匍匐跪地而行,要么被荆棘刺条打脸,或划破裸露的皮肤。<br>经过约半个小时的试探摸索,总算切到了一段残长城上。 后来知道,我们所经过的这段长城叫印子峪长城。<br>这段长城地势十分险要,城楼和城墙两侧大都是悬崖峭壁。<br>从城楼看,基本都居于各个山峰之巅,大部分外观基本完整,但楼内不少已经乱石满地,或是乱砖成堆。<br>据说,陈家峪长城的城楼,有几处保存完好,被称之为完美楼。只是此行无缘得见,不得不遗憾错过。<br>从城墙看,毁坏的稍严重些。我们经过的那一段,不少已是单边墙。靠外一侧的城墙,要保存好一些;靠内一侧的城墙,坍塌的居多。尤其是城墙的顶面,几无完整之处,变成了杂草杂树的天地。 走在长城之上,必须格外小心。<br>墙外往往是深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的谷沟或是峭壁,向下看一眼,都会有眩晕的感觉。假使脚步不稳,或是一不留神,便可能坠入深渊。<br>从一个山峰到另一个山峰,或是从一个城楼到另一个城楼,往往会形成一段非常陡峭的路面。由于多年失修和无人维护,城墙路面很滑,且两侧有的还没有墙垛保护。途径这样的地方,一旦身体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历经艰险,大概翻过三座城楼后,我们终于安全顺利地走出了这段残长城。其后,我们又穿越了一段山路。这段山路与残长城比,要友好的多。途中,尽情欣赏已经怒放的山桃花,并远眺夕阳下闪着金光余晖的长城雄姿。<br>这次活动,总用时约7个小时,行程6.4公里,累计爬升745米。<br>当驱车150公里返回市里,总有意犹未尽之感。开心快乐之余,总有些惋惜和伤感,总觉得长城正在老去,也正在远去。<br>“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我想经年之后,也许是“江山万里依旧在,不见长城半块砖”。<br>世事如此,规律使然。没有谁能斗得过规律,也没有谁能斗得过时间。<br>当然,长城作为建筑,终有消失的那一天。但长城作为一种精神,早已融入华夏血脉,终将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永远不老,也永远不倒!<br><br> 2022年4月12日17:00<br><br><b>图 片:</b>选自大山、勇哥-西贝、万、阁、球球、飞凌渡、悠悠如、Chuzi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