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祸害都来源于贪欲不止(115)

孝感天地

<p class="ql-block">人由于贪欲不止,往往只见利而不见害,结果是利也没有得到,害反而先来临了。一个人若无法把握自己,被贪欲所控制,那么将来必会授人以柄,被别人控制,如此一来,给自己带来后果是很可怕的。如果一个人眼中只有一己之私利,不顾国家、百姓的利益,只盯在钱、权上,遇事贪欲过重,则会被人利用这一弱点打败。刻苦学习历史典故,要用经典案例分析,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切实做到警钟长鸣。</p> <p class="ql-block">案例一、《郁离子》中,记载着一个“虎逐麋鹿”的寓言故事:一个老虎追赶一只麋鹿,麋鹿为了生存狂奔不止,仓皇之际从悬崖上跳了下去,老虎赶到了随着它跳了下去,结果麋鹿和老虎都摔死了。郁离子评说:“麋鹿从悬崖跳下去,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前有悬崖,后边有老虎。向前是死,后退也是死。如果后退撞上老虎,只有死路一条而毫无生还的希望;如果向前纵身跳下悬崖,虽然坠落,但还有绝处逢生的可能,胜过坐以待毙,毕竟比坐等老虎吃掉的好。至于老虎,进退完全可以由自己来决定,听随自己选择,并非迫不得已,而只是由于被一时贪欲冲昏头脑,便失去了理智,却随着麋鹿一同跳下去摔死。为什么这样呢?麋鹿虽然摔死,而老虎也同归于尽;如果不纵身跳崖,那么就不可能招致老虎一起死亡。这虽是老虎的愚昧,但也是麋鹿的计策得当。可悲啊!像这只老虎,应当成为贪婪而残暴者永远的借鉴。”</p> <p class="ql-block">案例二、明朝嘉靖年,松江有一个监生,博学有口才,本来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他酷信炼丹术,被一个号称能炼丹的骗子骗去了一大笔银子。这个监生自然又气又恨,想到各地去漫游,能抓住那个练丹的人。事有凑巧,有一天,他在苏州的闾门碰上了那个炼丹的人。不等他开口,炼丹的骗子就盛情邀请他去饮酒,并且诚恳地向他道歉,说是上次很对不起监生,请他原谅。过了几天,那个炼丹的人又跟监生商量,说:我们这种人,银子一到手,马上就都花光了,当然也没有钱还给你。现在我有个办法,东山有一个大富户,和我已经说好了,等我的老师一来,就主持炼丹之事,可我老师一时半会儿又来不了,您要是肯屈尊,权且当一回我的老师,从那富户身上取来银子,作为我对你的低偿,那就又快又容易,怎么样呢?这个监生因为急着找回自己损失的银子,也顾不得许多,就答应了那个炼丹的人的要求。于是炼丹人就让监生剪掉头发,装成道士,自己装作学生,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监生。那个大户与扮成道士的监生交谈之后,深为信服,两人每天只管交谈,而把炼丹的事交给了监生的“徒弟”,觉得既然有师傅在,徒弟还能跑了?不想,那个炼丹的骗子看时机成熟,又携了大户的银子跑了,那个大户家人抓住“老师”不放,要到官府告他。倒霉的监生大哭,说明了情况才得以脱身。</p> <p class="ql-block">案例三、冯梦龙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末年,晋国有一个当权的贵族名叫智伯,他其实一点都不聪明,相反,却是个蛮横不讲道理、贪得无厌的人。他自己本来有很大一块封地,他还嫌不够。有一回,他平白无故地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也是晋国一个贵族,他很讨厌智伯的这种行为,不肯给他土地。他的一个臣下叫任章,很有心计。任章对宣子说:“您不如给智伯土地。”宣子不理解,问:“我凭什么要白白地送给他土地呢?”任章说:“他无理求地,一定会引起邻国的恐惧,邻国都会讨厌他;他如此利欲熏心,一定会不知满足,到处伸手,这样便会引起整个天下的忧虑。你给了他土地,他会更加骄横起来,以为别人都怕他,他也就更加轻视他的对手,从而更肆无忌惮地骚扰别人。那么他的邻国就会因为害怕他、讨厌他而联合起来对付他,那他便不能这样长久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任章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见宣子点头称是,似有所悟,便又接着说:“《周书》上说,‘将要打败他,一定要暂且给他一点帮助;将要夺取他,一定要暂且给他一点甜心’,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我说,您还不如给他一点土地,让他更加骄横起来。再说,您现在不给他土地,他会把您当做他的靶子,向您发动进攻。您还不如让天下人都与他为敌,他便成了众矢之的。”宣子非常高兴,马上去改变主意,割让了一大块土地给智伯。智伯尝到了不战而获的甜头,接下来,便伸手向赵国要土地。赵国不答应,他便派兵围困晋阳,把赵国包围了。这时,韩、魏联合,趁机从外面打进去,赵在里面接应,里应外合,内外挟攻,智伯便灭亡了,果然如任章所料。</p> <p class="ql-block">案例四、有一个人潦倒连床也买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张长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长凳上睡觉,但这个人很吝啬,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但是改不了。他向智者祈祷:“如果我发财了,我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吝啬。”智者看他可怜,就送给他一个装钱的口袋,说:“这个袋子里有一个金币,当你把它拿出来以后,里面又有一个金币,但是当你想花钱的时候,只有把这个钱袋扔掉才能花钱。”那个穷人就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整整一个晚上没有合眼,地上到处都是金币。这一辈子就是什么也不做,这些钱已经足够他花了。每次当他决心扔掉那个钱袋的时候,都舍不得。于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金币,屋子里装满了金币。可是他还是对自己说:“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钱还在源源不断地出,还是让钱更多一些的时候再把袋子扔掉吧!”到了最后,他虚弱得没有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力气了,尽管屋子里装的全都是金币,但是他还是不肯把袋子扔了,终于死在钱袋的旁边。他的生命已经失去了,这些钱对他还有什么意义呢?</p> <p class="ql-block">案例五、有一农民想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便决定到那里打探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他向人询问:“这里的地怎么卖呢?”当地人说:“只要交1000块钱,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间算起,直到太阳落地平线,你能用步子圈多少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这农民心想:“那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圈很大一块地,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的人签订了契约。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他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一直向前走着,心里想,忍受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的辛苦带来的欢悦了。他又向前走了很远,眼看着太阳快下山了,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土地不能得到了。于是他走斜路向起点赶去,他加紧了脚步,只差两步就到达起点了,但是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了那里,倒下的时候两只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那片地归他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p> <p class="ql-block">寓言故事情节得到拓展,并周详而深刻地挖掘了“故事”的内涵,面对虎的追逐麋无论作怎样选择,大概都只有死路一条。对虎来说,死的危险并不存在,它只要悬崖驻足,那就是坐山观麋死。可惜它一味地追逐以逞其强,贪婪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贪欲不止,恨不得立马捕食,于是,致使它无法作出理智的选择,结果与麋同归于尽,不仅没有得到麋反而成为麋的殉葬品。残暴的老虎常常和暴政联系在一起,“可悲啊!像这只老虎,应当成为贪婪而残暴者永远的借鉴。”无疑道出了此寓言最深刻的寓意“苛政猛于虎”。“苛政猛于虎”出自:战国孔子《礼记·檀弓下》: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扶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子路要记住,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可怕!”</p> <p class="ql-block">像监生这样的人,因为想要尽快地把自己的利益收回来,不思虑是否会损害别人,没有忍一时之贪,反被炼丹人所挟,落得被人取笑的地步。吴兢(唐代史学家)在《贞观要政.贪鄙》中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意思就是说,国家元首如果贪欲,那么国家就会灭亡;作臣子的如果贪欲,那么自己就会身败名裂。可以从典故中,能够清楚地看到,深受启迪。贪得无厌的人,一命呜呼。读书明理,以史为鉴,学史悟道。融会贯通,悟出道理:“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不要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要学会让自己成为金钱的主人,坚决不做金钱的牺牲品。</p> <p class="ql-block">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因为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这正是人性最大的缺憾。贪欲是全人类所有民族的共性,凡夫有贪欲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不顾一切而贪欲不止,会严重伤害自己,阻碍生命的力量,甚至毁灭自己的生命。欲海难填,贪心不改,灾难不断,日积月累,小灾难将会变成大灾难。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说:“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莎士比亚《无事生非》讲:“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p> <p class="ql-block">犯过错误的过来人,最大的关键,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加快速度改过自新。平常多半会是用进步这个词代替,人生的进步用加速度来形容,得到的意义更大更深刻。犯过错误的人,还能活着,能坚强活着,就有机会痛改前非。有勇气活下来的人,天天都会感受阳光明媚,而犯了错误的人选择死亡逃避责任,则日夜处于黑暗、冰冷、火热之中,永无天日。改过自新,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而自净其意,就是收拾干净内部的毛病。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经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制定改过自新步骤,从小事改起,从容易事改起,不要怨天尤人。要学会低调、懂得低调做人。形势比人强,先保住生命,有生命就有机会重整旗鼓,从低谷中东山再起。能否改过自新,往往取决于自己的态度,而非他人。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能改过自新,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既然懂得,“一切祸害都来源于贪欲不止”,那么,就改过自新远离一切祸害,才能对得起老祖宗,然而彰显为人处世之孝道。</p> <p class="ql-block">本文列举历史典故,古为今用,聚焦主题,围绕中心,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细。谈论古人故事,本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不乱,乱而不杂,杂中有序,序中有理 ”。谈古论今说历史,所知道都全说了,说得很详详细细,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而条理清晰不乱,就算乱了也不脱离主题教育而感觉不杂,文章内容丰富多彩似乎夹杂,不以为然,文章逻辑性强顺序得当,顺序中各环节间的衔接都有道理。由于每个读者文化素养与自身修养有所不同,所以读者理解能力都有一定差异。建议有缘读者,多读遍数心定了,总会读懂里面的精髓,受益终身。</p> <p class="ql-block">感恩:感恩美篇推荐流通,传播正能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日夜审稿辛苦了!深谢感恩读者点赞、评论。</p> <p class="ql-block">声明:本文歌曲以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人写作特色与众不同,一切从大众利益出发,不是为加精而创作美篇。之所以选择参与话题“读书笔记分享会”,目的让读者明白读书写笔记的好处,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在此发表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欢迎读者参与评论留言,最终总会有贵人赏识您们的才华。因本文作者水平低,故不参与任何网络辩论。</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