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枣花》下册封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枣花》,一部深沉厚重,意蕴丰富的现实主义力作</b></p><p class="ql-block"><b>文/大海恋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太行山深处胭脂河畔枣林凹村的战争经历和发展变化为经纬,以魏枣根家族的悲欢离合为主线,以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中国社会为广阔背景,苗卫芳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枣花》为我们主要展现了中国农村几十年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史。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唏嘘赞叹,回味不已。笔者看来,这部一百多万字的恢宏巨著至少代表了当代阜平长篇文学的较高成就!其他成就和意义有待专家和后人评说,本人人微言轻,不足多论。</p> <p class="ql-block">(插图)17岁时的枣花姑娘。那年,她遇到了继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大开大合,张弛有度,多头并进,主线分明;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人物众多,个性鲜明。他们的命运或喜或悲,总能牵动我们的神经。他们的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从众多人物的经历和性格中,仿佛看到了我们远去的父辈和我们自己。这一切归功于作家丰厚的学识和编织故事的能力。当然,文学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无论怎样编织和想象,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精心锤炼和加工。没有生活,一切都是空壳!作品语言生动,既有精雕细琢的典雅之美,又有质朴生动的亲切之感,特别是许多阜平方言的运用,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更容易走进小说描绘的现实生活,与人物和情节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小说既有现实的丰满性,又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将马头山、马头山上的老枣树、阎王鼻子下的山泉水以及枣神娘娘等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许多充满想象和幻想的夸张情节读了让人浮想联翩,升华了作品的主题。小说最后几章将现实主义推向了高潮,魏枣树创办枣花公司的艰难经历和围绕“挖山”展现出的官场上各色人物形形色色的表现,凸现了普通人物的生存不易和权利的蛮横与猥琐,让人颇感脊背发凉。虽然小说落入惩恶扬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传统释义,但读来令人拍手称快!这样写既符合中国传统的喜剧式的阅读心理,也符合历史和认知规律。</p> <p class="ql-block">《枣花》第702、703页。全书共1075页,120万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既有悲壮的血淋淋的战争场面的描绘,又有普普通通,烟火气息浓郁的农村生活场面的细微刻画。一个个一组组鲜活的人物和画面,组成整部书的壮丽画卷。小说既是荡涤人心的文学作品,又是中国社会中国农村几十年的斗争发展史。这部作品深沉厚重,意蕴丰富。</p><p class="ql-block">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小说对人性的揭露和对历史的尊重。作家能够将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的东西展现出来,也敢于将人性中最渺小最丑陋的东西撕裂开来,不少情节写得惊心动魄,刻骨铭心。他能把爱情写得芬芳醉人,也能把人性之恶展现得鲜血淋漓。许多情节让人不忍卒读,寒冷透骨。人物刻画,情节构思上,既能粗线条地写意勾勒,又能穿针引线地绣花般描画。唯有如此,才能引人入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插图)抗战时期枣林凹的红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家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书中人物和故事,以文学的形式真实地展现出来,言别人不敢言,说别人不敢说。对历史的尊重,是一个作家最为可贵的品质。可以说,这些历史事件,是整部作品的骨架。所以,读这部作品,我们在获得文学享受的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历史的启迪。敢于正视历史,社会发展才能更少地走弯路。</p><p class="ql-block">读罢此书,魏枣根、魏枣花、魏枣叶、大枣木、二枣木、三枣木、杨继恩、杨继泽、翟静轩、二妮子、三多子、枣排子、翟梦南、魏枣丫、小栓子、大忠、<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付连长、曹政委、老完蛋、老偏书记、</span>县委书记、公社书记……一系列或“重要”或“次要”的人物形象,在脑海深处久久盘旋,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主人公魏枣花像芬芳的枣花一样美丽迷人。她敢爱敢恨,能打仗能杀敌,能劳动能生活;她是漂亮的姑娘,多情的妻子;是慈祥有威望的老者,是村里人的精神支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女英雄;父亲去世后,她又是整个家族的掌门人。她活了九十多岁,从抗日战争走向了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她一生经历了许多惊涛骇浪,见证了马头山的历史,见证了枣林凹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农村几十年的变化和发展史。她去世前带领村民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壮举,成为一尊永恒的雕塑,永远活在枣林凹人民心中,活在每一个读者心中!</p><p class="ql-block">这部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被更多的人赏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有人将它誉为“太行山里的《白鹿原》”,我觉得并不为过。从苗卫芳老师的创作势头看,他的中、长篇小说成就不可限量!</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1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小说原著与本文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1.苗卫芳</b>,男,1971年生,河北人,毕业于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作品有长篇小说《二月兰》《枣花》《天使的心路历程》和《第303号病室》(与福建著名作家梁爱林合著)。另有中篇小说《封城之恋》,日记体散文集《疫期散记》,小说散文集《那远去的燕子》,《大清河水系与津保内河航运研究》(学术著作,与雄安新区作家李卫东合著)。现供职于河北阜平中学。 </p><p class="ql-block"><b>2.大海恋歌</b>,河北省阜平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保定市作协会员。钟情文学,追求诗意人生诗意生活。在《新西兰中文先驱报》《菲律宾•世界报》《海南·椰城》《中国民间短诗》《北京·昌平文艺》《保定日报》《保定晚报》《荷花淀》《诗选刊》《阜平·枣花》和《新西兰kiwi毛传媒》《天安门文学》《今日头条》《海之南方》《泸州作家》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文若干。诗观:诗里有生活情趣,有哲理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