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痛

江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谨以此文纪念母亲去世一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一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俗话说,舌头和牙齿也经常打架。小时候,兄弟姐妹在一起玩耍时,难免发生争吵,闹点小别扭。有时一旦闹翻脸,就会拿对方的绰号你来我往地互怼,场面也很激烈。但动口不动手是我们的底线和原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绰号都是根据每个人身上最大的缺陷来命名的。比如嘴巴有点撅的叫鼓嘴子。身材高挑的叫架子。肤色稍黄的叫黄香瓜皮。嘴唇厚的叫肥嘴。互怼绰号就是互相揭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绰号很是特别,叫“带来的”,顾名思义就是从外面带来的孩子。我很反感这个绰号。都是爹妈生的,凭什么说我是带来的?因此每次听到对方喊我这个绰号时我就会气得脸通红,无语凝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家里孩子多,吵闹是常事,父母对此也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但唯独听到有人用“带来的”这个绰号攻击我时,妈妈总会板起面孔说:“你们胡扯些什么啊!”看得出来,妈妈非常反对他们这样说我。有时甚至妈妈还会怒斥道:“谁要是再胡扯我就把谁的嘴巴撕烂!”少言寡语的爸爸有时也会从旁附和一句:“对!谁再胡扯就把嘴巴撕烂!”久而久之,其他人就会埋怨爸爸妈妈总是袒护我,偏心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次,我被骂急了,哭着去问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们为什么说我是带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妈妈像是没当回事似地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你别听他们胡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执着地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是不是你亲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妈妈噗哧笑出声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是我亲生的,难道是从树丫里掉下来的啊?你们五个孩子都是从我肚子里掉下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是我心里暂时释然了。可这并没能阻止对方继续用“带来的”这个带有歧视性的绰号攻击我。每当这时,我心里依然会感到难受和委屈,觉得自己忽然比对方矮了一截,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丧失了斗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兄弟姐妹长大后,彼此就很少用绰号互相攻击对方,但我心里一直萦着一个心结:为什么我的绰号叫“带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几次三番欲从父母口中问出答案,可每次父母都是避而不答,顾左右而言他。尤其是妈妈,一旦我向她问到此事时,总是严肃地对我说不要听信别人胡扯,根本没有“带来”的这回事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来父母在此问题上始终对我三缄其口,甚至有点讳莫如深的意味。而妈妈对这个问题则是更加敏感。不管谁在她面前提到这事,她立刻就会拉下脸永远说着那句话:“你们胡扯些什么呀!谁再胡扯我就劈脸搧谁!看你们下次还敢不敢瞎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妈妈越是遮遮掩掩,我就越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这也许是好奇心在作祟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好奇心愈发变得强烈。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既然给我起个“带来的”这个绰号,一定是事出有因的,绝对不会空穴来风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是父母始终不愿意把谜底揭开。尽管妈妈反复用“胡扯”一词来阻止别人喊我这个绰号。但她的这种阻止本身仿佛在告诉我,“带来的”这个绰号背后一定有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什么故事都没有。”妈妈总是这样解释给我听,“都是他们吃饱饭闲着瞎纂的。都是我的儿女,十根指头咬起来个个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妈妈这话说得倒是一点不假。她是个儿女心很重的人,见不得任何一个儿女受到委屈和伤害。平时只要听到哪个儿女遇到什么难处,她的眼泪就会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滚落下来,好像受苦受难的是她自己而不是别人。妈妈这辈子情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儿女受一点委屈。想想在这样的母亲庇护与呵护下,做儿女的该有多么省心和幸福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可她就是始终不愿意把“带来的”绰号背后的故事告诉我。她究竟在担心什么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什么都不担心。”妈妈总是这样解释给我听,“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我的五个儿女都能好好的,天天都能在我身边开开心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的印象里,家里谁要是出公差或者外出旅游,临行前妈妈总要对其千叮咛万嘱咐一番,归纳起来就是那几句话: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惹事生非;要把钱和粮票装好,别让小偷给惦记上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把该带的东西都带齐。往往是说着说着眼泪就哗哗地流了出来。出差人员走后,妈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来到神龛前,点上一炷香,跪在地上给菩萨磕三十个头,一边磕头一边念叨着求菩萨保佑之类的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我年少时饭量特别大,而每个人的粮食都是定量的。所以每次吃饭时我都抱怨吃不饱。每当这时,妈妈总是把她碗里的米饭拨一半给我吃,还解释说她肚子不饿吃不下,我也欣然地接受了,把妈妈拨给我的半碗米饭狼吞虎咽地吃下了肚。等我长大明事理后我才意识到,那不是妈妈肚子不饿吃不下去,而是作为一个慈爱的母亲实在是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不饱饭。后来每当我想起这事时我就会感到惭愧不已,后悔自己当初年少无知,让整日含辛茹苦的妈妈忍饥挨饿地为我们做这做那的。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情愿再次回到从前,而绝对不会当着妈妈的面抱怨吃不饱饭,甚至情愿把我碗里的米饭拨一半到妈妈的碗里,让妈妈每顿都能吃个饱饭。可惜,一切回不到从前了,我心里只能徒留遗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件事让我始终难以忘怀。不知是何种原因,当我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身高仅有一米六多一点,这显然不是我这个年龄段人的正常身高。看到身高比同龄人矮上一大截,我心里非常着急,甚至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乃至感到自己的人生前途一片暗淡。父母见我个头老长不高心里也很着急,常常在背后议论说我们家祖辈几代人都没有矮个子,怎么就会在我这里出现一个小矮个子呢?不过当听到有人讥笑我个子矮小的时候,妈妈总是会很生气,并主动解释说我在厂里干的是苦脏累工种,估计是因为过度劳累才导致身体发育缓慢,后面还会长个子的。妈妈总是一次次这样替我打圆场解围,让我避免了尴尬和难堪。我理解她是怕我自尊心受到打击和伤害才这样做的。那时听到妈妈对我说得最多的安慰话,就是“男长二十三还要往上蹿一蹿”。她还要求我每天双手抓住门头两脚离地让身子悬在空中吊一会工夫,没事时站在原地用力往上多跳几下,这样也许对我长个子会有帮助。妈妈在想尽一切办法让我长个子。一天中午回家吃午饭,妈妈专门为我炒了一碟菜,嘱咐只准我一个人吃。我问碟子里炒的是什么菜。妈妈神秘地说:“你别管,吃就是了”。这是什么菜呀!肉不像肉,更不是蔬菜。吃到嘴里还有点柴。但味道挺香的,并不难吃。妈妈坐在桌前一边看着我吃,一边手握筷子随时提防同桌其他孩子偷吃。一会功夫一碟专门为我做的菜就被我一扫而光。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桌其他孩子的脸上充满着羡慕和嫉妒。他们也不知道妈妈为啥要专门为我开小灶。这种小灶,我一连吃了七天,而且每天都是同样的菜,也不允许其他人吃。直到第七天中午我把小灶菜吃完后,妈妈才告诉我,我吃的是头胎婴儿胎盘,是她托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每天从医院产房偷偷弄出来的。她说之前没敢告诉我,担心一告诉我我就吃不下去了。还说胎盘这东西可以补养身体,对我长个子有用。这个秘方是她通过多方打听才得到的。要一天吃一个,连吃七天为一个疗程。为了儿子能够长个子,妈妈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神奇的是,过了一年,我的身高居然长到了一米七三,许多熟人遇到我时竟然不敢相认,而我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忽然觉得人生的道路上洒满了阳光,铺满了鲜花。也许,这一切果真来自于那个秘方。我永远忘不了妈妈为我做的这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妈妈为我们五个儿女做得太多太多。可她就是不肯把“带来的”绰号背后故事告诉我。尽管日后我曾多次哄着让她说出真相,但她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特别警觉,只要话题一触及这件事她就设法躲闪开来。我后来甚至发现,这几乎是妈妈一生中最不愿意触碰的话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曾经想从哥哥姐姐那里打探“带来的”绰号背后的秘密。可他们似乎也说不清道不明。只有二哥曾经在不经意间提到一个叫王宝华的人名。这引起我极大的兴趣。王宝华是何许人也?他与我又有什么关系?难道我是从他家里带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王宝华是龙池卫生院医生。”妈妈见我屡屡提到这个人终于对我解释说,“你别听他们胡扯。”妈妈说,“你小时候长得好看,王宝华经常夸你,一到我们家就喜欢抱着你玩。他和你爸爸是好朋友。那时你爸爸在龙池公社上班。王宝华经常到我们家里来玩。就是这回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往下,妈妈就什么都不愿意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我想,问题可能并非像妈妈说的那样简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过,既然妈妈不愿说,哥哥姐姐们也解释不清,我也就懒得去深究细问了。若干年过去了,时间早已把一切都冲淡了,我也更加不会去计较小时候一个绰号的来历及其背后的故事。只要大家过得好,一切都不算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父母均已老去。大前年父亲去世,享年91岁。母亲去年也去世了,享年94岁。两位老人离开时都很安详,均属寿终正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当我不再去探究自己绰号缘由的时候,突然间却有了意外的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天我在全民健身中心锻炼身体,遇到了父亲的同辈人也是父母的老乡黄叔叔。老人家虽已年迈,但思路清晰,记忆力超强。我和他闲聊的时候,他深情地回忆起我父母生前的许多往事。他说我父亲这个人一生清廉,做事严谨,对子女要求很严。我妈妈一生吃苦耐劳,忍饥挨饿把我们五个儿女拉扯大,功劳最大,最受人尊敬。他还特别提到我小时候差点送人这件事。说是那时候生活特别困难,我父母儿女多,生活压力很大。龙池公社医院一个叫王宝华的医生,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小孩,老是纠缠我父母想要把我领回家抚养。我父母考虑再三,觉得王宝华医生家条件比较好,又是好朋友,我去他家不会有苦头吃,于是就同意让他把我领回家抚养。当年我只有两三岁左右。可是没过两天,妈妈就后悔了,硬生生又把我从王宝华医生家里抱了回来。后来王宝华医生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还特意置办重礼酬谢我父母,说是当初如果没有我到他家走一趟,也许他妻子还不会怀孕,是我给他家带来了幸运。黄叔叔还说,我妈妈打过招呼,叫他们一帮知情人今后不要在我面前提及这件事,担心我知道后会伤心难过,对父母心存芥蒂。黄叔叔说,如果我父母健在的话,这件事还不会告诉我。黄叔叔还说,我妈妈一直认为这是她一生中做过的最让她感到痛苦和后悔的一件事,说是只要一提起这件事,就会刺痛她内心深处那块悔恨的伤痕。难怪小时候别人一喊我“带来的”这个绰号,妈妈就会做出那么大的反应。难怪我每次提到这个问题,妈妈总是避而不谈,闪烁其词。原来,她内心深处有一个隐痛一直在折磨着她。与黄叔叔的一次偶然邂逅,终于解开郁结在我心里几十年的那个谜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我得知“带来的”绰号来历之后,反倒使我的内心感到惴惴不安起来,一丝隐痛不断地涌上心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痛恨啊!痛恨自己曾经无数次地追问“带来的”绰号背后的故事,实际上是在一次次地往妈妈的心窝里捅刀子。我也能深切地体会到,父母把我送人时的无奈和痛苦以及母亲重新把我抱回家时的悔恨与不舍。而她也为这短暂的失去背负着一辈子的悔恨与自责而不能自拔。可我却偏偏一次又一次地在向她的心灵伤口上不断地撒盐。最该自责的应该是我自己,以及曾经一群不懂事的互怼绰号的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痛恨啊!痛恨自己这两年没有把年迈的妈妈照顾好,让她长命百岁。妈妈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活到一百岁。她离一百岁的目标只相差六年。也许,只要我们更多一些地尽心尽力,更多一些地呵护关爱,妈妈就能够如愿以偿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亲爱的妈妈,你没必要悔恨,更没必要自责。你一生竭尽所能地为我们这个大家庭付出了全部能量,犹如照亮我们整个大家庭每个人前进道路上的一支蜡烛,贡献了你的全部光和热,直到把自己全部燃烧殆尽。最该悔恨和自责的,是我们,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一直没能让你省心,没能满足你最后的心愿。现如今,这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最大的永远无法治愈的隐痛!愿亲爱的妈妈在天堂一切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2年4月9日至11日写于南京芳草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