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行书书法作品《兰亭十三跋》

【湖湘之子】

<p class="ql-block">赵孟頫耗费整整两个月时间,写下了13段神品书法,连残卷都被日本人当成重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现在的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之中,收藏着一件元朝书法家赵孟頫的行书,这幅字写得大小不一,看上去“杂乱无章”,而且还被火烧的只剩下残卷,可却是博物馆的重宝级别。</p><p class="ql-block">这幅字就是大名鼎鼎的《兰亭序十三跋》。</p><p class="ql-block">​作为书法史上的一流书法宗师,赵孟頫很多人崇拜的偶像,他也是真正得到了王羲之书法神韵的一位书法家。</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在晋唐之后,谁最有资格来评析王羲之书法,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是赵孟頫。</p><p class="ql-block">赵孟頫当年为了学习王羲之书法,耗费大量精力集齐《淳化阁帖》全部卷册,最后终使得书法臻至大成。</p><p class="ql-block">​他更是在《淳化阁帖》上题跋曰:“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子献之,超轶特甚,故历代称善书者必以王氏父子为称首。”</p><p class="ql-block">从这里可以看出,赵孟頫对王羲之书法的痴迷。</p><p class="ql-block">​元“至大三年”,赵孟頫正是57岁的年纪,这一年他坐船北上去元大都赴职,坐船的途中,得到了两本珍贵的《定武兰亭序》,此乃是北宋年间在河北定武发现的一部珍贵书法典籍,相传乃是欧阳询据右军真迹临摹上石。</p><p class="ql-block">​在坐船的这两个多月时间,赵孟頫将这两本珍贵的《定武本兰亭序》翻来覆去研究了多遍,写出了13段神采俊逸的跋文,这便是行书《兰亭序十三跋》。</p><p class="ql-block">这幅行书作品,其实不仅是一卷优美的书法,更是一部经典的书法理论。</p><p class="ql-block">​这是赵孟頫从王羲之书法之中,研究出来的书法论述,就比如那句非常经典的书论名言“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p><p class="ql-block">​从书法角度来讲的话,这幅字虽然大小字体不一,可却是赵孟頫专心写成,字里行间一派王羲之书法风范,还有他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流露其中,通本神全气贯,姿态横生,其用笔之精和转折之妙,极尽飘逸隽秀和轻清典丽之优美韵味。</p><p class="ql-block">这幅书法在传到明朝末年时,遭遇大火焚烧,重新抢出来之后,又重新给此作装裱了一番,被誉为“火烧本”,后来流入日本,被当成重宝级别存在。</p><p class="ql-block">​现今,我们将赵孟頫这幅行书书法作品《兰亭十三跋》明朝末年完整版拓本,加上赵孟頫临摹《兰亭序》一篇进行博物馆级别高清复制,字字与真迹一模一样,以便于大家学习收藏临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