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劳的故事

原点

<p class="ql-block">  伯劳,在我国鸟类中,资历相当了得。约1500年前,南北朝(约464年)的萧衍皇帝(江苏常州人)就在诗乐中提及:“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意思是: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 中国历代的帝王将相也都在诗文画作中对伯劳有所描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伯劳,在历史上被历代文豪墨客画在纸上、描绘在诗词中,又往往是以描写爱情见多,譬如,把它描写成牛郎、北斗星等等。“劳燕分飞”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其中的劳,就是伯劳。今人用得最多的就是“劳燕分飞”这个成语,伯劳、燕子各飞东西,比喻夫妻、情侣别离。出自《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span></p><p class="ql-block"> 我拍伯劳,仅仅是出于好奇,纯属巧遇。我拍过淋雨的伯劳、晒太阳的伯劳。呆萌的伯劳最是惹人爱怜。久而久之,拍久了呆版的伯劳,有些不满足了,又有了拍飞版伯劳的想法。要拍飞版,首先需要掌握它的食性,掌握鸟道,才能有所收获。我拍过伯劳的空中芭蕾,在它羽翼张开的瞬间,赚足了美感。不过,据我观察,伯劳其实是个贪吃的家伙。为了觅食,可谓千姿百态,穷凶极恶。只要有肉吃,什么动作都有。它会从地上、树上,突然窜出来抢食。叼到肉后,就迅速逃跑。它还会把抢到的肉移到别处,挂在树上或枝上,让太阳暴晒后食用。它喜荤,蜥蜴、田鸡、小鱼、蚯蚓是它最喜欢的美食。 可不知为何?</p><p class="ql-block"> 伯劳很凶猛,喜独食,很难与周围和谐相处。不像白头翁鸟,双宿双飞,很少拍到成双成对的伯劳。伯劳很普通,在中国,除了西藏之外,处处可见。伯劳,耐得了寒,受得了热。喜欢登高。常常在树上飞,树梢上栖息,很少在地上蹦蹦跳跳,除非发现了猎物。</p><p class="ql-block"> 伯劳有很多品种。据说全球有80多种。颜色各异。灰头,黑翅、赭石身最见多。也有黑灰色,条斑色等等。</p><p class="ql-block"> 伯劳的叫声不是很好听,有一种嘶哑的感觉,大概与它喜欢吃荤有关。叫的声音有时候听上去很惨烈!</p><p class="ql-block"> 伯劳的活动是有限制的。它们各自有个概念的域,井水不犯河水。每年5-7月是交配和繁殖期。</p><p class="ql-block"> 对伯劳的了解也是很粗浅。只是因为拍了很多它的照片,我渐渐喜欢上这个很有阅历的小精灵。它们与人类同处一个自然界,善待它们,爱惜它们,欣赏它们,与它们和谐相处,亦可体悟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p><p class="ql-block"> 《伯劳的故事》是个优雅的标题,希望我镜头里的伯劳,无论是呆萌的,还是觅食的,抑或是飞翔的,都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快乐,足矣。</p><p class="ql-block">——原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