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幼小衔接》之☆创意美术

和家园幼儿园 晓燕老师

幼小衔接篇家园共育居家指导方案 <p class="ql-block">时间,会说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滴答、滴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的快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自己把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圈圈轮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春夏秋冬呈现。</p> 故事启发 按时守时 <p class="ql-block"><b>亲爱的家长朋友,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日常小朋友是否有磨蹭、做事拖拉的现象?帮助幼儿树立时间观念,学会管理时间,养成按时、守时、惜时的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懂得时间管理的孩子更自律、更自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故事中的火车司机小兔子迈克有一个什么样的习惯?对于它的做法小动物们都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迈克又是怎样转变的呢?家长朋友快引导孩子从故事中寻找答案吧!</b></p> <p class="ql-block"><b>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对孩子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在具体认识“时间”以前,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浪费时间,什么是准时,对于时间的概念也很模糊。而我们成人要做的就是善用孩子所能理解的事件,将时间观念带进生活中。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再过几个月就要步入小学开启新的生活,良好的时间观念能有助于他们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更自律、更自主的参与各项活动。</b></p> 趣味游戏 感知时间 <p class="ql-block"><b>守时,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而从小培养孩子的守时观念、养成守时的好习惯,是对孩子品格养成的重要内容。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从小学会善于合理利用时间呢,一起来看看吧!</b></p> <p class="ql-block"><b>1.游戏开展前,家长可与孩子静坐并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再决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提前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一分钟后查看结果,共同体验抓紧一分钟做事情的惊人效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游戏结束后,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说说感受,聊聊中鼓励孩子今后如何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时间。</b></p> 温馨提示 助力成长 <p class="ql-block"><b>1.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自身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才会信服模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当孩子出现不守时的情况,家长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不要一味批评指责,容易伤其自尊,避免逆反或自卑心理产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当孩子磨蹭时,可让其承担“磨蹭”带来的不良后果,为自己的行为负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学会管理时间的关键是帮助孩子学会考虑: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情是紧急的?分清事情轻重缓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家长可利用沙漏、计时器等物品帮助孩子感知时间,感悟体验时间的长短。</b></p> 体验时间 <p class="ql-block"><b>可以利用制定计划的形式让孩子明确每日的计划任务,按照时间完成相应的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时间像小马车,滴滴答答过得很快。相信通过家园合力有计划的帮助孩子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利用和珍惜时间,逐步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现象,采取适宜的策略,在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下,定会助力幼儿良好时间观念形成、促进良好生活习惯养成!</b></p> 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 <p class="ql-block">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 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 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 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 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 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 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 式去表现和创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p><p class="ql-block"> 艺术对幼儿发展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一)艺术活动是幼儿精神生命活动的表现 艺术活动是幼儿的一种精神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没有直接功利性的、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的需要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日常生活中,我们们常常会看见发生在幼儿身上的这样一些审美与艺术现象,如:</p><p class="ql-block"> 1.面对天上的白云,幼儿自言自语,"这是神仙,那是妖怪,还有一匹大白马,神仙骑着大白马追杀妖怪"(对自然美的艺术想象)。</p><p class="ql-block"> 2.面对图画书,幼儿并不认识文字,但根据画面形象,他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对艺术美的解读);只要一条纱巾,幼儿就会开始轻歌曼舞(歌舞艺术)。</p><p class="ql-block">3.两个孩子,一个当爸爸,一个当妈妈,玩起了娃娃家(表演艺术);一块黄泥巴,在幼儿丿手中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雕塑艺术)。</p><p class="ql-block"> 4.幼儿园里幼儿用积木搭起了宫殿,沙滩上幼儿用沙子垒起了城堡(建筑艺术)。</p><p class="ql-block"> 5.他们还用树枝在沙地上开始了涂鸦(绘画艺术)。诸如此类的活动,在幼儿身上数不胜数。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或兴奋,或激动,或活泼,或安静,充分展示出他们自己的生命活力。由于这种艺术表现是内在于儿童生命的,因此,体验性与表现性是儿童艺术的特点,艺术教育应该顺应儿童发展的这种特点,通过建构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格的健全与完善。</p> <p class="ql-block">    教育建议:</p><p class="ql-block"> 1.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如: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p><p class="ql-block">2.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如:让幼儿观察常见动植物以及其它物体,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p><p class="ql-block"> 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支持幼儿收集喜欢的物品并和他一起欣赏。</p> <p class="ql-block">    教育建议:</p><p class="ql-block"> 1.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如: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p><p class="ql-block"> 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p><p class="ql-block"> 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p><p class="ql-block"> 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 2.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如: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路、即兴模仿等行为。</p><p class="ql-block"> 当幼儿主动介绍自己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工艺品时,要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    教育建议:</p><p class="ql-block"> 1.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p><p class="ql-block"> ·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p><p class="ql-block"> ·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表演、绘画、制作,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2.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如:</p><p class="ql-block">·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p><p class="ql-block">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与小学如何做到科学衔接呢?</p><p class="ql-block">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p> <p class="ql-block">再开始绘画之前呢,我们先来活动一下我们的小手 带着我们的爸爸妈妈们 锻炼一下吧😜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的手指灵活性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的画画时间到了,跟着老师动起来吧!</b></p>

幼儿

艺术

孩子

感受

美的

时间

守时

活动

欣赏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