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记忆

九月菊967289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小时候,每到春三困月,每到吃饭时分,经常会有要饭的来我村。他们大多数是老年人,穿着补丁衣服,不是提个篮子就是背个小布口袋前后呈8字形搭在肩膀上,手里都拿一根棍子护身,站在门口用尽似哀求的语气说到:“戏家妈的,打发里口,多(dang)来少各,歪来好各,行行好吧……”几十年过去了,许多面孔大多模糊,唯有三个人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我村乞讨的都是紧临我县的某县口音人,其中有一个大家都唤她疯记爱,她一年最少两次来我村,全村老小都认识她。她每次来时都带一个小男孩,和我年纪一般大,那男孩笑嘻嘻的,眼睛有点瞟,看人时眼里留白多,一个破搪瓷碗不离他的手。疯记爱有30多岁的模样,个子高大,披着一头长发,一双大花眼,牙齿脱落了几颗,嘴里总会不自觉地咀嚼着,有时还用指甲在牙上抠一下,有时干脆拿起地上的细柴头或扫帚的细枝来扣牙。还不时地把拂在额前遮脸的头发向后捋一下,经常自言自语也听不清她在说啥,一副自顾自的旁若无人的样子从不和人交流,就是别人询问她她也不语,一双无神的目光茫然地望着远方,很少达到目光交流。她衣衫褴褛,特别是那一条左右长短不一的短宽口裤,线头不规则地垂着,显然是撕去了一部分,裤腰紧挽着拴一条破布条,在路上行走时经常胳膊的一侧上搂一块烂毯子直到半肩,不时左右交换着。左手提着一个碗,右手拿着一根她个子一般高的棍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逢她来到我们村乞讨,只要她不走,和我年龄相仿的大小十几个孩子就一直尾随跟踪着她,快进下一家大门时,还有抢先通报的,前呼后拥着好像平淡的生活有了点惊喜一般,觉得十分开心,奔走相告,疯记爱来了——!疯记爱来了——!我曾几次试图问那个男孩几岁了?他总是歪着头朝我傻傻的笑,并不说话。疯记爱很善良,她并不拿棍子打我们,我们也只是围着她母子看稀奇。因为她的装束太特别了。一般她来到我们村总要停留两三天,她拿的那块烂毯子就是她母子的“被褥”。一般的讨吃的有个小口袋等存放讨来的粮食,疯记爱母子则不然,只要饭时能吃饱就好。我村的老小妇女们大多是临县娘家,妇女们看到她充满了同情的目光,不管饭时走到谁家,都会给她们母子碗里盛两勺,吃什么给什么,虽然大家锅里都不宽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隐隐听见婆姨们议论,好像是说她太心窄,她的丈夫是煤矿工人在外面找下了相好的就把她急疯了。其实她如果洗一下脸,穿上新衣服,把头发辫起来,肯定是非常漂亮的,她的那双眼睛好像会说话似的,只是已不再传神,她的形象很似一位我敬重的著名先生……唉,真是太可惜了!因为每年都要来几次,她好像也能认下人,每次总在我奶奶门前睡。一般人家都不让。我总问奶奶你不嫌她脏?奶奶总是说,她是个善人,恓惶的还造罪了!她吃的奶奶家的饭最多。我们和奶奶在一个院里,每到她在院里时,夜深了我们也不想睡,围着她们看。这时听见院里别的婶婶喊她们的孩子,不回来今晚就和疯记爱睡去吧!我们才纷纷回屋睡!后来的晚上,每次从奶奶家门前走过,看到黑漆漆的脑海里就立刻闪现了疯记爱母子的影子,感到头皮也紧紧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多年以后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了,忽然觉得好久不见疯记爱来了,好像还思念她们似的。后来知道我的一个妗子和她是同村,每次我见了总要打问她母子的情况。听说她的其他孩子日子过得很好,晚年了不让她出门,她也走不远了,不受罪了,好像我的心里也有点安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的脑海里还有一个年轻小伙子,他长得五大三粗,脸胖乎乎的,人们都叫他香香。香香穿的倒是不烂就是脏兮兮的,挖猫黑脸,乐呵呵的有点像弥勒佛一般。他背上背个小布口袋,开门就喊姨姨、叔叔,见了年纪大的喊娘娘、爷爷非常有礼貌,人们也不讨厌他。责任制后,他也常来我们村,他走到哪,孩子们跟在哪,前呼后拥的,主要是弱智,孩子们也是看人了,还要逗耍他。他总是乐呵呵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暑假里回娘家小住,有一天我忽然问母亲:“现在咱们这里还来讨吃的吗?”“现在大家的活法都好了,老年人也有了养老金,那时候的日子真是太恓惶了。现在如果还有受穷的,那一定是懒货,谁也不会同情的。”母亲回答了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童年的生活是忍饥挨饿的,尤其童年的春天最难熬,因为有天长不过三四月之说,那炫人的太阳总不往下落,那时我们虽然不去乞讨,但也鼻梁上是一块一块的蜕皮(俗称狗皮起),明显是因为营养不良肚里无油水所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童年的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许多尘封已久的如脑海里疯记爱母子一般在春天里的记忆,点点滴滴的场景人物构成了童年的美好印记。“穷不过讨吃,死不过咽气”,坑蒙拐骗偷抢才是最可耻的。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乞讨啊!记忆中的那些可怜人……祈愿天下苍生都能丰衣足食,生而为人不易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不断强大的一代代新人,怎么能体会到我们曾经的70后在春天里忍饥挨饿的酸痛经历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