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四月的春,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暖阳与百花。4月10日,为进一步用好统编教材,聚焦语文要素,切实提升教师单元教学设计的能力,椒江区张燕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相聚线上,共同学习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拱墅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汪燕宏老师带来的讲座——《指向语文要素的单元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汪老师从语文要素的基本概念和价值出发,明晰了单元教学设计的定义: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接着,她介绍了单元教学的设计链环: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计划。</p> <p class="ql-block"> 汪老师以具体生动的课例向我们介绍了单元设计学习活动相对应的三种类型的课:单元导读课、主题学习课、回顾拓展课。单元导读课有“导趣、导读、导学、导向”四种功能。“导趣”引发情感参与,“导读”为了全面感知内容,“导学”重在明确学习任务,“导行”注重课内延伸课外。功能的不同,导读课的时长也会有所不同。</p> <h3> 在谈主题学习课时,汪老师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系统的支架方式为例,从范例、问题、建议、图表、合作、对话等内容出发,运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解读和说明。她还从展现方法过程细化支架,基于高阶思维优化支架,任务驱动学习活化支架三个方面出发,具体介绍如何搭建和运用支架。</h3> <p class="ql-block"> 汪老师从理论到实践,为我们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与经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在聆听了汪老师的讲座之后,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p> <h3> 毛海燕:汪老师从“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确定教学目标”与“以语文要素发展为核心任务,组织教学过程”这两大块进行讲座。汪老师告诉我们,组织教学过程应关注课后习题,因为课后的思考练习题体现了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途径与方法。印象比较深的是教学要整体关照。以往教学时总是按照教材逐课讲解,结束时才发现教材安排阅读,此时有点懵,课文讲解与阅读脱离。汪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可以调整单元教学过程与结构。先从“快乐读书吧”开始,在学生明确本单元学习要点后再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更讲究策略的指导。我们一边学习课文,一边阅读,双线进行,以教材指引课外阅读,真正有效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h3> <h3> 潘绽绽:汪燕宏老师的讲座以生动的教学实例指向基于语文要素的单元教学。汪老师指出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是教学的依据,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明晰学习目标,聚焦重点活动安排教学内容,聚焦知能建构来确定学习方法,结合有效反馈信息作学习评价。一、在确立教学目标时以学生为主体,对课文、语文园地等学习内容进行重组,统筹整合设计,呈现过程方法。二、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运用课后练习系统展开过程与方法,细化过程。从搭建支架,关注学生学会了没有,促进自我转化和深度学习,到自我消化和认知建构。三、展开学习活动时要基于高阶思维,优化支架,活化支架,在活动中反映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可见,并走向深度思维、多元思维。</h3> 阮春燕:汪燕宏老师用详实的优秀案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单元整组教学是一种可以真正实现立足当前,勾连已学,延伸未学的教学方式。强调了单元教学设计是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并指出按以往传统的一课课设计是不够专业的,有时设计也过于随意。我们任何一个单元的设计,终极指向都是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其中的核心是目标的制定和实施,需依据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如何达成目标的进阶来设计,不是按教师怎么教而是按学生怎么学来呈现教的设计。在规定的课时内,对课文等学习内容进行重组,统筹整合设计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p class="ql-block"> 葛星辰:在本次学习中,汪老师从单元教学设计谈语文要素的落实,让我受益匪浅。单元教学设计就是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完整的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汪老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要有核心素养意识、系统意识,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重构,设计单元学习目标,组织单元教学活动。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汪老师以“善”字为例,提出应结合字理,教授识字方法,同时提出教师可以整合学习园地的识字方法,将其提前到导读课来上,以认识整单元的生字,让学生在归类中有效识字,在单课情境中主动识字,最后在巩固中提高识字能力,这样的识字教学聚焦难点,注重方法和策略,更能提高学习效率。总之,语文教学只有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零散教学走向关联、重整体的教学,才能彰显学科育人目标,凸显学习中心,落实语文要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王诗雨:汪老师今晚的讲座中,始终都是围绕着“单元整体”展开的,教学从来都不是将篇与篇拆解开来的,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单元整体,以组来备课,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合理分配任务加以落实,在导读课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教学时重视内容,略读课文重视表达,在园地再次对所学的要素进行综合提升。在我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也会继续加强自己的单元整体意识,并且结合教学评一致的观念,让单元评价前置,指导单元教学和作业的设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蒋松子:汪老师提出的“单元整体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该模式的原则、流程和注意要点,为我们在教学中确定重点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及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从单元整体入手,比起单课单课的设计,更具有课程性,凸显了学习中心,彰显了学科育人。她把单元要素、阅读文本、课后题、交流平台等教材各元素之间的联系,底层逻辑层层打通,除了理论,还展示了新教材新理念指导下的专业设计样式。“单元导读课”非常新鲜,对我很有启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钟盛洋:教学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汪老师以“单元整体学习设计”为例,梳理并打通了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总目标、学段内容及目标、整册内容及目标、单元语文要素、课时目标之间的层层关联,试图为教学设计提供一条专业准备的路径。让我们明白了以单元学习目标为指引,与学习评价设计同步,伴随着学习内容的重组和优化,从整体入手,抓大放小,才能努力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最优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林奕成:汪老师关于《指向语文要素的单元教学设计》的讲座,让我对单元整组教学推进有了清晰的认识。汪老师先从语文要素和单元教学设计入手,梳理了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意义和方法。她指出单元教学设计即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单元整体设计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更具有专业性。制定学习目标要明晰教学目标,设计学习内容要聚焦重点活动,安排学习方法要聚焦知能建构,学习评价要有效反馈信息。此外,汪老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出发,形象生动地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思路与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着以单元为整体,贯穿始终,推进教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苏晓: 汪老师关于支架运用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原来,课后习题不仅与语文要素关系密切,而且还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支架。如:范例支架、图表支架、问题支架、任务支架等,它是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的脚手架。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好好研究课后习题,根据学情,细化支架,用好支架,把支架的应用真正融入到活动设计当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 郑海慧:语文要素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不贯彻语文要素,一切教学都无从谈起。单元主题教学更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行趋势,它既需要将教材读“厚”,也需要将教材读“薄”,这对教师解读教材、分析学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怎样高效地设计单元教学,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的新课题,我也很困惑。汪教授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地讲析告诉我们,在语文核心素养下不仅仅要关注知识层面的东西,更要关注每一个学习者,让他们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讲座中一个又一个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都是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的,展现过程方法,活化各种支架,给我以很好的启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许双双:汪老师就单元整体教学从理论到案例讲解浅显易懂。汪老师认为单元整体教学的前提和准备是:1.认识语文要素。2.全面把握语文课程标准。3.对每一学段的学科要素了然于胸。在这一方面我们一线教师还需充实。在活动设计环节汪老师导学•识字教学的讲解醍醐灌顶,通过园地中的“词句运用”整合单元识字,在归类中有效识字,在情境中主动识字,在巩固中提高能力。识字教学更加整合、高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杨婷:汪老师认为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经历来看,统编版教材的使用让我对单元整组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我已经习惯在课文教学前翻阅单元篇章页,了解本单元需掌握的语文要素,再结合园地的交流平台、词语段运用等内容来把握教学重点,这样在课文教学时才能更具整体性。受汪老师讲座启发,单元习作内容在课文教学时有所渗透可能效果会更好,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在语文要素落实中的层次性还需要我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研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陈环: 统编语文教材注重单元整体性,在编排上采用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并进的方式,在单元内课文的“课后习题”“小泡泡提示”“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以及“习作”的相辅相成之中。语文要素作为统编语文教材的一大创新,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位于每个单元的篇章页部分,直接引领整个单元的学习。语文要素以单元导语的方式呈现,分为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两点展开。今天听了汪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汪老师强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细化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后开展教学任务。尤其是作为年轻老师在写课时目标时我们很喜欢直接抄教参上面的,没有用心去思考书写,今天听了讲座知道了课时目标的正确书写方法。教学目标要细致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教学设计环节以教学目标为线索展开,这样整节课的重点就不会偏离。教学中也要注重课后练习题这一个支架,教会学生方法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梁浩峰:指向语文要素的单元教学设计,应该是立足于专业的学习任务分析,对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和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在单元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单元学习目标的统整为抓手,着重对单元学习活动进行统筹设计。其中,教师最应该注意的,应是以学为中心进行的架构。无论是单元的整体感知,主题内容学习时的支架搭建,还是单元学习后的回顾拓展,整个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呈现一个闭环的系统。学生思维在学习中呈现一种橄榄型——少机械识记,多解释、重整、延伸、评价,适当融入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学习过程由平面走向立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杨燕军:有幸聆听了汪老师《指向语文要素的单元教学设计》的讲座,让我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有了深层次的理解。首先是对单元学习任务的分析,这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其次是着眼整体,制订单元学习目标,让学生知晓“自己应该学什么?”这是教学的核心;接着是依据目标,进一步确定学习重点以及学习评价的设计和单元作业安排;最后是单元重点活动的安排,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关键。汪老师重点讲述了“以课后思考题为学习支架”的几种类型:第一类是问题式支架,第二类是图表式支架,第三类是范例式支架,第四类是任务式支架,还有比较式支架。通过汪老师的讲述,我明白搭建好学习支架的重要性。优化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 戴优优: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组成了教材单元,从点明要素到要素落实,从梳理总结到实践运用,我们要用统筹思维去设计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时,依据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如何达成目标的进阶来设计,要体现出过程方法。基于单元教学目标,选择单元学习资源、学习重点,设计单元学习评价、作业安排等。不仅如此,还要关注单元之间语文要素的内在联系,横向纵向进行多维度比较,让单元教学设计更科学、更专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 曹双欢:汪老师的讲座带给人很多思考。教师要聚焦语文要素,明晰单元每个版块的承载使命,探寻语文要素的落实方法,以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将语文要素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之中。在单元教学时,我们要做好单元学习任务分析,以之为起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从课后练习系统出发搭建学习支架,使学生能掌握、建构、内化那些能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我们要扎扎实实研读教材,真真实实用好教材,让课堂少一些零碎,多一份思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马婉婉:汪老师指出,语文要素”是指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这些语文要素被分解成若干知识或能力训练点,分布在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中,因而,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始终指向语文要素,将语文要素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有重点、有层级、有步骤地落实单元学习目标,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一要素是对四年级上册提问单元的延伸发展。在《5.琥珀》中,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去提问并解决,如课文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有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让学生聚焦课文1-12段,结合课堂作业本第3题,在排序、述说后,推测琥珀形成的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接着再次研读课文1-12段来提问,反推推测的依据。承接第5课后,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并借助“查资料、联系上下文、插图”等解决问题;在《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8.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学生重点在交流问题和运用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有侧重点地落实本单元要素,力求稳步高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p class="ql-block"> 林柔佳:汪老师的讲座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在设计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的过程充分展开,整合碎片化的信息,巧设学习支架,促进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把一些较简单的记忆、理解、应用的知识点放在预习或者小组讨论中解决掉;把课堂宝贵的时间用于学习较难的分析、评价、创造,把它们作为课堂的中心任务,让思维的过程显现,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这是我的课堂中所欠缺的,是以后学习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已到,再出发,且行且思,不断探索。让我们聚焦语文要素,设计单元教学,从整体着眼,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让单元整体设计向纵深发展,为教学赋能,为教育提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