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龙术

川流不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音乐: 井水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 牧童(川流不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凡是看过《哪吒闹海》动画片,便知道只有锁住龙鼻才能降服苍龙,所以锁龙术亦称锁鼻术。若有人问我:“何为老子的修真之术”?我敢斗胆说:“老子的修真之术,说穿了正是锁鼻术,老子称其为“贵食母”,又称“守于中”,即守于不呼不吸的胎息中。龙鼻,是苍龙之要害;人鼻,是修真之要害。只有锁住龙鼻,方能降服苍龙;只有锁住人鼻,方能修成胎息,从而“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以见得?因为老子在五千文中透露了锁鼻术的信息,即“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五十二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五十六章)老子是说:“只有塞住呼吸的鼻孔,关闭视物的双眼,才会终身平安不再辛苦;如果打开鼻孔以凡息为用,追逐外物而惹事生非,你会身处险境而无法拯救。”“停止呼吸,关闭双眼,才能解除纷扰,与道同光同尘,无痕无迹,这才是最好的同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谓“兑”?人之鼻孔也。何谓“塞其兑 ”?闭塞鼻孔不呼不吸也。人们不禁要问:这怎么可能呢?不呼吸我命岂不休矣?我提醒诸君,千万莫要忘记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真言,这是修真之道时刻不能忘怀的总纲领。那么人不呼不吸怎么生存呢? 因为老子“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所食之母,乃真气也;所食之处,乃人体玄牝窍也。当积累足够的真气之后,全身无处不玄牝,自然能够不呼不吸而上下通透,所以老子又称“守于中”,可见“守于中”,与中庸之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当修炼成功之后,你的鼻孔会不塞而塞,生命之母能不食而食,一切自然而然,毋庸刻意求之,正如老子所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众所周知,烧炭是将木材封闭在炭窑里,待木材燃烧到一定程度之后便熄火封窑,使木材在特殊环境中发生质的改变。我们的人体恰似一个炭窑,而“塞其兑”断了凡息,如同烧炭需要熄火封窑一样,迫使生命之母苏醒过来,从玄牝窍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真气,作用于四肢百骸与五脏六腑,对其不断损之又损,使人体的器官组织,乃至细胞经历炭化一般的过程,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只不过木材烧炭可以一蹴而就,而食母养寿则需要由表及里,不断损之又损。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想生命不息,唯有食母“炭化”不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正的道家,它的修练会以无为用,所以老子所谓“贵食母”,正是以无形之窍,食生命之母真气也。人之所以神会有所思,形能有所动,乃真母使然。所谓不呼不吸是外象,实则是打开玄牝窍,纳真入器,由真气在身内使然。你看母体中的胎儿虽然不呼不吸,却能生长发育,会动会笑,除了母亲通过脐带输送养分外,主要是胎儿体内的真气发挥作用,待“哇”一声落地后,真息隐而凡息现。老子的修真之术,正是通过逆运反修 ,打开人体玄牝窍,从而纳真入器,损阴扶阳,脱胎换骨 ,使得修炼者获得身心的自由幸福与健康长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许多人虔诚地待神拜佛,希望得到神佛的佑护。其实,老子修真之道才是天下最好的护身符。欲得到这个护身符,不仅要虔诚,更需要修炼者真修实炼,关闭鼻孔和双眼这两个与世俗衔接的危险机关。因为只有关闭鼻孔与眼晴两大危险机关, 才会如老子所言:“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则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五十章) 由此可见,老子五千文能够为人身安全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遗憾的是,世人不理解老子的关爱之心,对上述两段真言的解译,与老子的本意大相径庭。王弼曰:“兑,事欲之所生;门,事欲之所由从也。”高延第曰:“兑,口也,口为言所从出,门为人所由行,塞之闭之,不贵多言,不为异行。”因为错将“塞其兑”译成“闭其口”,故与老子食母养寿之道失之交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你也许会查工具书《解文说字》来反驳我对“兑”之解读。可是不要忘了老子开篇那句:“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此乃提醒世人,我是借用有形之名来阐述无形之道,故在解读时不可为字相所惑。况且工具书《解文说字》不仅晚于老子五千文,而且是为了查阅世俗之名所作。其实老子“塞其兑”“闭其门”“实其腹”“守于中”,不过是为了“贵食母”。何以见得?有真言为证。老子曰:“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 是说:“所以有德之人贵在获得真气以实腹,而不是为了获得眼见之外物,所以去外物而取真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世人不仅将“兑”解读成口,更有甚者将“兑”理解成肛门,为了防止真气走失,修炼时竟然用物将肛门塞上,悟性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其实所谓“塞其兑 ”,是说鼻无所吸,不是不吸,而是从玄牝窍所食真气直接供应人体器官和组织,能够满足生命的需要,故鼻子自然能不塞而塞;所谓“闭其门 ”,是说眼无所见,不是不见,而是凡事观根,直达本质,自然难为外相所感,故眼睛自然会不闭而闭。只有“塞其兑”,鼻子不息而息;“闭其门”,眼睛不闭而闭,才能反璞归真,你若懂得这个道理,还用刻意打坐瞑想吗?切记: 鼻孔不塞而塞是真塞,眼睛不闭而闭是真闭,不用刻意为之,一切自然而然,这便是真修实炼的所谓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如此,你也会像老子那样“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代无数得道的高人无不从《老子》中悟道受益。 唐代吴筠曰:“任其流循则死,反其宗源则仙。”宋代张伯瑞曰:“人人自有长生药,自是迷途枉把抛。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源是药王。”明代张三丰曰:“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清代黄元吉曰:“学道人只要能停后天凡息,则生死之路已绝。能停后天凡息,即见真息,真息即真气也。 ”愿诸位能悟透老子和道者的上述真言,因为只有悟道方能得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本文2288个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