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脚柳江

晚晴

<p class="ql-block">距离成都150公里,有山有水,被称为小江南的柳江,总是让人留恋。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周末,我随家人又一次来到柳江古镇。</p> <p class="ql-block">柳江河边及百年老树</p> <p class="ql-block">古镇依山傍水,花溪河与杨村河汇集于此。清、民时代的木板房吊脚楼依着根枝盘错的参天大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立于河边。木板房半边街的尽头,连接着一条石板小街,狭小的街道两边所开商店与其他古镇大致相同,不外乎就是餐馆与出售地方特产及旅游纪念品等。但是,有个地方那是一定要去参观的,这就是曾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对柳江四大家族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曾氏家族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在柳江,流传这样的话:“何家的谷子,张家的丫头子,杨家的顶子,曾家的房子。” 我这里只说曾家的房子。</p><p class="ql-block">曾家房子位于柳江古镇北面,于1927年由柳江富豪曾艺澄自己设计、监工修建的中西合璧式私家庭园,被当地人称为曾家大院。由于建筑宏大,经过长达10年的精心施工,到1937年,占地规模1.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02平方米的大园子全部建成。有大小院落10余个,大小戏台3个。配套建筑有八字龙门、观景亭、九曲桥、闺房、书房、花园、天井、石牌坊、晒谷坝,以及防火池、饮水缸等。完整的曾家大园从空中鸟瞰,整体布局呈繁体“寿”字图形。</p><p class="ql-block">1950年以后,曾家大园被分给区委、林管所、林场、林场医院、区医院、林业站等单位使用,另有一些分配给居民所住。到1986被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才全部收回,2013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有的院子已被拆除,其“寿”字图形的曾家大院已看不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参观曾家大院需买十元一张门票,凭身份证六十岁以上半票,七十岁以上免票。我们去时因为在下雨,游客很少,里面非常清净。</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第一个四合院左边是一个与大门呈九十度位置的戏台,这是供曾家仆人、邻居看戏,或为过节日庆典之用,周边房屋为处理经商事务之地。与河边、大门平行的二层楼台为观景台,观景台边沿的“坐凳栏杆”,又被称为“美人靠”,为曾家人观山望景和接待宾客之地。</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供下人观戏的戏台子</p><p class="ql-block">下图为第一进院子房屋</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四合院面对大门那戏台是供曾家主人、老人及重要客人看戏所用。</p> <p class="ql-block">曾家主人及贵宾看戏的台子</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四合院是主院,院里面对大门那排双层中西合璧建筑的两旁各有一个大石缸,两石缸侧面刻有房主人曾艺澄亲书对联:“芝兰气味春当满,水雪襟怀夏亦清。” 的文字,也是主人曾艺澄留下的唯一可见的书法刻石。</p> <p class="ql-block">上下图为主人用中西合璧建筑</p> <p class="ql-block">图为主院两边厢房</p> <p class="ql-block">主楼二层建筑外廊,用砖柱环绕一周,涂以灰浆后施墨线画为青砖砌造纹样。砖木结构的左右厢房,窗棂仿西式天主教堂式样,内嵌中式窗花,彩色玻璃,体现出中式传统建筑和西方现代建筑的相互融合。</p> <p class="ql-block">穿过主院进入第四个院子,面对大门方向的又是一个戏台,这是曾家大院里女眷看戏的戏台。仅这三个不同功能的戏台,足可以看出当年曾家大院的主人是何等富有与风光。</p> <p class="ql-block">上下图为女眷用戏台</p> <p class="ql-block">两边厢房</p> <p class="ql-block">曾家大院不仅为柳江留下了一处耀眼的景点,更为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实体资料。同时也给拍摄近代影视剧提供了一处鲜活的实景,据说很多影视剧都在此取景。</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处非常值得去参观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