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之金殿

苏建明

<p class="ql-block">昆明金殿,距主城区约15公里。是儿时拾菌子常去的地方之一。山高林密,路远难行,人疏店少,往返一天要自带干粮,是那时我对金殿的印象。现在,金殿交通便捷,殿亭精美,景区规划科学,旅游设施完备,是以集道家、儒家、佛教多元文化和历史人物传说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已蜚声海内外。景区以鸣凤山为主展开,建筑物的样式则仿照了湖北武当山的太和宫及金殿。上一次去金殿是25年前的事,今天我带助手再次踏上金殿之旅。</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为孔庙的大门,一般建造在文庙的中轴线上。棂星为天上文星,主风雨。故古代皇帝祭天时都要先祭棂星,祈求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三道天门与武当山的三道天门恰似孪生兄弟。</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是景区的中心。太和即大和的意思,是所有生物之间的和谐。太和有包容万物的意思。道家认为只有天地万物之间大和谐,才会有“各美其美,各利其利”的小和谐。相信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即是得益于对道家“太和”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太和宫金殿内供奉道教的真武大帝。但殿门头却有一红色横匾,上书佛教的“南無無量寿佛”。令人困惑。传说当初修建武当真武殿时,占了佛教无量寿佛殿的地盘,于是当时的佛殿决定让地不让佛,才有了佛道相结合的铜殿。金殿亦步亦趋的照搬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明成祖朱棣曾在金殿与张三丰会面,后世据此而有“金殿飞升”之说。不论真假与否,皇帝有神灵相助,总是传说中永恒的经典故事。</p> <p class="ql-block">金殿第二级的石灰岩栏杆,有三面的栏板上雕刻着从元代流传至今的儒家文化精髓———“二十四孝”图。尽心奉养并尊敬父母乃为孝。孝道是儒家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孔子在《劝报亲恩篇》《论语.学而第一》中,还认为孝道与政道的本源是一体的。而“二十四孝图”是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近几年,众多的关于宣传孝道的公益广告显然有了收效。在我给助手逐一讲述每一幅孝图故事时,也吸引了少年人和老年人过来听,有人还说出了《围炉夜话》中“百善孝为先”这句名言,可见孝文化已经植根于人心。</p> <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的真武帝君,丰姿魁伟,相貌端庄,两边的金童、玉女恭顺谦和,栩栩如生。相传真武大帝(玄武大帝)系北方战神,主荡魔;北方属水,故真武大帝又称水神,主风雨。在农耕时代是民间供奉的重量级神灵。</p> <p class="ql-block">清“平西王”吴三桂用过的这柄大刀和原来放在金殿后面的这把驱邪“七星剑”比较引人注目。据史料记载,因“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32岁叛明降清后,在山海关镇压了李自成的义军后随清军入关,47岁擒获南明永历皇帝并将其在昆明篦子坡处死,61岁又反清,66岁在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国号大周,67岁病亡。民间传说死后的吴三桂被清兵从坟墓中挖出后碎尸万段。</p><p class="ql-block">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传说中的苏州知名戏剧演员,后世称其为“秦淮八艳”之一。19岁被明朝左都督田弘遇掠入北京,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后,其麾下大将刘宗敏掳走了陈圆圆,吴三桂为夺回陈圆圆,遂“冲冠一怒为红颜”,愤而降清,并引清军入关灭明。后陈圆圆人老珠黄,日渐失宠,遂辞宫入道,终日吃素礼佛,一代红妆从此铅华落尽,归于青灯古佛。</p> <p class="ql-block">金殿钟楼里的永乐铜钟,铸造于1423年的明代,重14吨,是明朝三大铜钟之一。原来悬挂在近日楼旁的宣化楼(又称钟楼,楼下即是望钟街)上,初始用于报时、报火警、报兵乱。1953年拆除钟楼之后移到古幢公园,1971年拆古幢公园时再移到金殿,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遂再建钟楼保护,1984年10月钟楼建成并对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传说中的魁星是包公下界。民间一直有学子们在重要考试前到魁星楼烧香求中的习俗。我们今天还撞见一个冒失小伙拿了一束点燃的香拜魁星,被工作人员喝止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在道教圣地练习太极拳是再应景不过的事了。这种表达道学易经中“太极阴阳”辩证思想,集五行变化、技击对抗为一体的古老拳术,采道家的动静结合,吸收中医之经脉贯通,来实现延年益寿目的的运动,因深得大家喜爱而广为传播,已成为了蜚声海外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瞧!这位女士的一招“白蛇吐信”,充分诠释了刚柔并济、阴阳统一的辩证关系。</p> <p class="ql-block">金殿茂密的森林是出了名的。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到这里,进入这片由松树、栎树、栗树、杉树、柏树等高大乔木构成的浓绿甚至是苍黑的林海中走路爬山、打坐练功,体验曲径通幽的安静,呼吸沁人肺腑、清新湿润的空气。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饱含负氧离子的健康环境中,人会自然放松,让自己进入深呼吸状态。我们也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在林海中自由徜徉。对比一些国家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那些难民,我们格外珍惜伟大祖国带给我们的太平盛世和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昆明附近山上的菌子很多,每年五月雨季以后,野生菌子就大量上市,如果想拾青头菌,一定选择去金殿后山,想拾牛肝菌并顺便摘杨梅,一定会去筇竹寺后山。到金殿的山上拾菌子,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这里有不少树的树根或树干上都长有很大的“瘤子”。小时候问大人,大人们回答“这是张三丰的土锅挂在树上”。虽不相信,但也算是一种解释。后来学了生物常识后知道,菌子属于真菌类,已知的真菌有12万多种,它们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寄生在植物上,寄生在树干上就形成“树瘤”。金殿属于适合菌子生长的地方,其它种类的真菌肯定多,形成“树瘤”应在情理之中。树受伤后的愈合过程中也可能因细胞增生形成树瘤。但分布在金殿方圆1883公顷内数百棵树的不同部位同时受伤,难寻逻辑证明而不可取。</p> <p class="ql-block">对植被的有效保护必然带来森林动物的增加。仲春时节,是很多动物尤其是鸟类繁殖的季节。在金殿森林中,松鼠随处可见,白脸山雀和画眉已经在枝头或草地上捕食育儿,黄腹山雀却还在找地方筑巢,大家对未来充满了幸福的期待,都在为自己的家庭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美景还须美人配。花一般美丽的古装少女在春天的花海中相结伴而行,令人赏心悦目。情不自禁想起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祝她们好运!</p><p class="ql-block">祝愿吉祥、平安、快乐和幸福的场景每天都能在金殿上演!</p> <p class="ql-block">20多年故地重游,金殿已今非昔比。走在宽敞整洁的景区路上,心情格外舒畅。相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祖国,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在疫情缓解之后,金殿游客会迎来井喷式的增长。祝福金殿!祝福家乡!祝福祖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