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乡村行之“杏园书屋”

自强不息

杏园书屋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程洋冈村,为清代一书斋。 <div>程洋冈旧时的家教式私塾几乎分布全村各个角落。现存书斋遗址就有20多处,知名者有杏园、梅园、柏园、松园等书斋。<br></div> 而最具代表性的是蔡氏加合的书斋“杏园书屋”。<br>近年来,大树老师秉承以古复古,将原塌落了的楼层复还、安置老式家俱等农家杂物,使之成为宜游、宜居、宜交流的开放性公益空间。<div><br></div><div>阳春三月,杏园书屋的紫藤花开满庭院,给古老的书屋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成了一时网红。</div> 日前,我们一大早就抵达杏园书屋争当第一批游客(实际已经是第三批进场了),原因呢?一是早晨的阳光柔和、光比适当,利于照片的画质;二是游人少,求得画面整洁。下面请随我的镜头一同观看:<br> <div>杏园书屋门上灰塑匾额“杏园书屋”,进门为天井,主座中间为大厅,两侧厢房,砖木结构,硬山顶。目前作为村老人活动室。<br></div> 这位蔡氏大叔热情招呼前来参观的游人。我们询问蔡叔杏园书屋有清代书法名家刘墉所题“题襟馆”木匾存放位置。<br><br> 蔡叔说有几款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收藏起来,其中包括刘墉所题“题襟馆”木匾。他说那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即公元1792年),宰相刘墉体察下情,与蔡氏宗祖交谊甚笃所题赠与蔡氏杏园书斋匾额,以示襟怀坦白,以诚相见昭示后人。<div>可惜的是,我们看不到这些文物。</div> 我们注意到,主座一侧有一八角形的石门,可通往后院,不过被一道铁门阻隔不能通行(<b>箭头所指</b>),要绕到后街才可以进入现时的“网红书屋”。据说杏园书屋分配给蔡氏后裔的多户人家,“杏园书屋”被“大树”老师租下来修缮成目前的样子,就是前文所说的“开放性公益空间”。<br> 通过古老的石板路,看到一酒瓶形状的门框,门楣挂了两个灯笼,这便是网红的杏园书屋“正门”。 入得屋内,穿行通道几步,见左侧是两层书屋,右侧露天小院;给人感觉颇为袖珍,但不失别致。 一棚盛开着的紫藤花,挂满在两层书屋的中部,在初阳的照耀下,像朵朵紫色的云霞,又像排排紫色的瀑布,将眼前的古老书屋装点的生机勃勃。 一楼正厅,一块写着“卫生馆”的牌匾赫然在目,这是许乃秋(清末秀才)所题写的“卫生馆”牌匾。<div><br><div>程洋冈中医历史源远流长,主治妇科、儿科,远近闻名。</div></div> 二楼,放置在房间里的物品,不管是琴棋书画,或是民间农具等等,多得有点让人眼花缭乱,却每一样都有着它的年轮与痕迹。这些都是主人费尽心思收集而来,其目的就是重现千年古村落的原汁原味。 看着这一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东西,那种亲切的童年的感觉,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最美的童年。 历史的车轮碾压了古程洋冈的繁华,但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淳朴的文化气息与古朴的民风民俗,却令今人更为之向往、沉醉。 杏园书屋,可众乐雅集,也可独处自在;动可热闹喜庆,静可幽雅清逸,这应是主人打造的一处精神生活中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