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p class="ql-block"> 《傅雷家书》是由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书信长达七千多字。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和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p> 作品展示 精彩摘抄 <p class="ql-block">(1)傅雷曾说:“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p><p class="ql-block">(2)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3)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p><p class="ql-block">(4)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想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p><p class="ql-block">(5)唯有艺术和学问从来不辜负人;花多少劳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诚和热情,就得到多少收获与进步。</p><p class="ql-block">(6)傅雷曾说:“我在艺术上能够不断进步,不仅在于我自觉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我无形中时时刻刻都在化,那是文明东方人特有的才能.</p><p class="ql-block">(7)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p><p class="ql-block">(8)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势所必然的境界。</p><p class="ql-block">(9)世界上最高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传达出来的艺术。</p><p class="ql-block">(10)还要补充几句:弹琴不能徒恃 sensation[感觉],sensibility[情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 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要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的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11)技巧不是为技巧,技巧是服从音乐内容的,内容对了, 就对了,每一个人都有他不同的心理、心理状态,怎么可能千篇一律的死定出任何规律呢?每个人都该寻找对于他最自然、最放松、最舒服的方法。</p><p class="ql-block">(12)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 这当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p><p class="ql-block">(13)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 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p><p class="ql-block">(14)一个有才的人也有另外一个危机,就是容易自以为是的走牛角尖。所以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solid [扎扎实实] 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的批评精神,持续不断的检查自己。 唯有真正能做到这一步,而且终身的做下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15)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p><p class="ql-block">(16)注意局部而忽视整体,雕琢细节而动摇大的轮廓固谈不上艺术; 即使不妨碍完整,雕琢也要无斧凿痕,明明是人工, 听来却宛如天成,才算得艺术之上乘。</p><p class="ql-block">(17)而我们的诗词、绘画,甚至建筑,或者草回小说,哪一样不是水平式呢,总而言之,不是要形似,不是要把眼前的弄得好像显微镜里照着那么清楚,而是要看到远处,看到那无穷无尽的远景,不是死的,局部的,完全的;而是活的,发展的,永远不完全,所以才是真完全。</p><p class="ql-block">(18)一个艺术家只有永远保持心胸的开朗和感觉的新鲜,才永远有新鲜的内容表白,才永远不会对自己的艺术厌倦,甚至像有些人那样觉得是做苦工。</p><p class="ql-block">(19)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了所发的感情都是真心实意。你所赏识的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辛稼轩等各大诗人是我们喜欢的,一切都有同感,亦是一乐也,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的伟大诗人,可以为你遣兴解忧,给你温暖。</p><p class="ql-block">注意社会问题与世间艰苦,为人类社会中丑恶的事情而悲痛,是磊落的行为,故此,以一个敏感的年青人来说,对人类命运的不公与悲苦感到愤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为此而郁郁不乐都是不可取的,无此必要。</p><p class="ql-block">中国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和平,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我们的民族本来提倡智慧,中国人的理想是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信仰。</p><p class="ql-block">(20)傅雷曾说:“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个人从事的专业上,特别在于做人。”</p> 春景随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玉兰》 睦石【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玉楼春·春景》 宋祁【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迎春花》 曹彦约【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锦作薰笼越样新,迎春犹及送还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花时色与香如此,花后娟娟更可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赏牡丹 刘禹锡【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和裴仆射看樱桃花》 张籍【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昨日南园新雨后,樱桃花发旧枝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明不待人同看,绕树重重履迹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 陈维崧【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攀来尚隔,望处偏清,算怎到花开,阑珊春已在长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滴粉搓酥,小红墙角倍分明。年年此际,笼归马上,递遍春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桃花》 齐己【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城东早春》 杨巨源【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