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深情

若水+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清明节,岳父去逝距今已七个年头了。清明祭先人,岳父名忠勤,中等个子,国字脸,长长的寿眉,慈眉善目,说话笑在先,烟不离口,抽烟“技巧娴熟,”生前他常说:“哈哈!抽烟,不误砍材工。”最典型爱好就是,抽烟、做饭、爱孩子、体贴下属,爱交友。他是穷苦人出身,很小就没有了母亲,吃苦耐劳,练就了坚强的毅志,性格直爽仗义执言;为人谦逊,工作积极是优秀共产党员,当过生产队长,煤矿工区指导员,退休于国营大矿——徐州矿务局董庄煤矿。岳父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忠厚勤奋。</p> <p class="ql-block">  岳父疼孩子,那叫真疼。每当孩子上学、上班、外出到时没回家,他就会跑到路口眼巴眼望去瞅,去接迎,直到一个个都等回家;他喜欢做饭、烧菜,与其说是喜欢,实际上是饭菜里寄托着他对家人、孩子们快快乐乐、身强体壮,健健康康的希望;饭菜里的油、盐、酱、醋……点点滴滴都倾注了他对家人们所有的爱。过去炉灶条件差,以材草,煤泥为燃料,烟薰火燎,又没有排油烟机,做一顿饭下来,呛到喘不过气来。为了让全家人吃的舒服一点,烧、炒、煎、炸、蒸煮、凉伴等品种花样不断变化,连洗涮清洁都是他自己不厌其烦的独立完成,体力消耗很大。</p><p class="ql-block"> 饭菜做好了,看全家到齐了,又是搬凳子、又是给孩子盛饭,又是给孩子倒酒……忙的不亦乐乎,亲眼看着孩子们把香喷喷的饭菜吃到嘴里,美滋滋的笑容溢在他的脸上,美在他心里。过去经济条件不好,物质匮乏,肉、鱼都是稀缺资源,好吃的东西自己从不舍得吃,孩子问他:“爸,你怎么不夹菜?”他总是说:“我不喜欢吃。”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他仍保持这种习惯,好东西还是先让孩子们吃,看孩子们吃饱了,实在不吃了,他才吃,剩菜剩饭你看他吃的那个香!</p> <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他的“心头肉”。我老伴是他唯一的姑娘。我们谈恋爱时,他生怕女儿嫁错人,今后受苦。那时我个人条件很差,基本可以说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农村户口,借居在当地郊区大队一家小厂里做学徒工,老伴当时已经是国营企业正式职工了。后来岳父知道女儿谈了个农村小伙,简直担心死了,天天跟踪女儿“去向”,整天为女儿发愁,说什么也不同意女儿的选择……我十分理解岳父的心情,人家就这一个“千金”,谁不希望自已的孩子幸福啊!我们“俏俏”的办了结婚登记手续。 </p><p class="ql-block"> 唉,他爱家人,疼孩子真是不留一点“心空”。随着年龄不断变老,体力也明显不支,后来再想给家人、孩子们改善生活,做“七个盘子,八个碗,”已力不从心了,只好改作给孩子们包饺子吃。不知道他听谁说的:“我喜欢吃韭菜饺子。”每到春天都会等我有空来家吃饭的时候,把家门口小菜园里的头刀韭菜割下来,包顿韭菜饺子“犒赏”他心中的“乘龙快婿”。饺子里包着他对家人、孩子们的一片深情和寄托;美好期待和祝愿。</p><p class="ql-block"> 他不但爱家人、孩子,他爱所有人,听老伴讲:“过去她和哥哥、弟弟的同学都喜欢来她们家,做作业、玩耍,这时岳父都会倾其所有,做出好吃的,热情和蔼的招待她(他)们”。是的,后来我加入了这个家庭,亲身感受到了这种热闹欢乐的和谐氛围。不论是他儿女们的同学、朋友,还是他的发小、同事、友好,经常来岳父家,他们非常亲切,不分彼此,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无拘无束谈笑风生,无比快乐,就连我的朋友也乐意随我到他们家来吃喝、玩耍。</p> <p class="ql-block">  岳父是二0一五年检查出来有膀胱癌,之前已有尿血,他也忍着不说,查出来已到晚期了,手术后时好时坏,高烧不断,办法用尽,回天无力。他即使在腰束尿袋,病魔缠身,痊愈无望,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仍意志坚强,坚持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不给儿女添麻烦,女儿争抢着为他清洗卫生,他都不让,不声不响的把自已的衣服鞋子洗涮了。还坚持为全家包了最后一顿饺子,那次之后永远也吃不着他包的饺子了。临别前的晚上我是最后一个离开他的,他那无助地、不舍地……眼神看着我,默默的相顾无言,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我问他怎么样,他说:“没事,天不早了,回去休息吧。”我挠挠头皮,看着他……很无耐,一股抑制不住的酸楚袭上心来……只是说了句:“夜里难受叫我,”我深知我的努力已是徒劳,他得病后,我信心满怀的认为能“留住他”,到了这个时候我已“黔驴技穷”。很沮丧,沮丧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痛苦,确无能为力;很悲怆,悲怆世事无常……早上他走了……走的那么匆忙……</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能吃上一顿饺子,那是无比幸福的享受。平时是吃不上的,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记得六、七十年代我们家很穷,有的年份春节也吃不上饺子。有一年大年初一,后院堂哥家用山芋干面做饺皮,饺馅是萝卜丁加一点粉丝,加一点自家炼制的猪油拌成的。用山芋干面做饺皮没一定技巧是包不成饺子的,因山芋干面没有筋骨,即使能擀成饺子皮,也填不了馅,若填上馅,也包不成个,因为一折一包,皮就开裂“散板”破了。堂嫂心灵手巧,她将山芋干子面用沸水烫一烫(烫山芋干面需要把握水的温度和热水倒进面盆的均匀速度及搅拌的速度,并需迅速和成面团),搅一搅,拌一拌和成了面团,擀出的饺皮就有了筋骨韧性,包的时候在小心注意,也就能包成个,不裂不破了。堂哥、堂嫂煮好饺子,给我盛了一碗,我吃的津津有味,太香了!比现在吃山珍海味还香,永生难忘!后来我的生活条件逐渐好了起来,堂哥“走的早,”每逢过年我都会去看望堂嫂,回味那山芋干面饺子的无穷味道……</p><p class="ql-block"> 饺子要想制作好也是挺麻烦的,况且我又笨手笨脚独自完成,过去都是老伴“主打,”我是配角,现在老伴在外地看孙。反正疫情封闭在家照顾岳母,也没什么事,就干吧,亲身体会一下包饺的的感受。首先,饺馅制作。今天我制作的是芹菜、粉丝、肉荤馅。一是从网上采购来“五花条肉”,改刀分割成小块,洗净,起掉肉皮,切成小片待用;二是剥葱、剐姜,洗净,切成小块和肉一并放入搅肉机食品仓;三是按装调整好螺旋刀片,盖上食品仓盖,嵌入电机,检查电机与螺旋刀架是否连接牢固,压紧;先按压启动电机一档电钮,旋转顺畅后,松开一档再按压启动二档加速搅切;搅成肉酱后倒出装入容器,待调制;四是泡适量粉丝。洗净,放入温水浸泡,不要泡太软,取出用刀斩碎待用;五是芹菜处理。芹菜摘除叶子,削掉根部,拣出新鲜芹茎清洗、凉干,热水焯一下,切碎待用;六是调制。把切好的芹菜末、斩碎的粉丝倒入盛肉的容器加入适量生抽、麻油、料酒、调味粉(自制。含花椒、大茴、小茴等调味料在热锅里煸炒干,研磨成粉)、胡椒粉、味精、盐,搅办均匀,待用。其次,和饺子面。和包饺子的面也很有讲究,一要看馅子多少,目测能用多少面,这要凭经验,不能和太多面,少了又不够,最好是面、馅基本对称,差不多,“面完馅了”;二、面里开始不能加太多水,循序渐进加,水加多了,还要再加面,量就很难把握了,水、面要适中,面要和得不软不硬,水饺面应偏软,吃起来口感才会好;三、水、面一起搅拌,揉搓成团,用力反复翻转揣挤(封建社会又句不雅的俗语:“管好的媳妇,揉倒的面”。),面“揉倒”了,和好了,蒸煮熟以后,吃起来柔软细腻,嚼起来有筋道好吃。和好面还要放一会“醒醒”在用。再者,擀饺皮。擀饺皮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也是有技巧的。熟练会擀的,擀的又快又园,厚薄适中;最后,包饺子。荤饺子一般包的个头要小一些,吃起来一口一个。会包的,不但包的速度快,而且包出来的饺子馅填的饱满匀称整齐好看,怎么煮都不破。有的还包出花样,捏出花边。唉!包顿饺子还真不易,捣鼓了半夜加一个上午,累的腿疼腰酸。</p> <p class="ql-block"> 从中深深的体会了岳父一生的不易,一片的苦心!体会他的悲悯善良……包顿饺子代表我和我老伴的心愿,以此祭祀,表达哀伤……饺子煮熟了,我盛第一碗端到堂屋中央,又满满斟了一杯酒,洒向天空,滴入土地!愿您在天有灵!没有痛苦!没有沧桑!快乐、安祥!</p><p class="ql-block"> 2022年 清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