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想念亲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清明时节,妈妈走了23年多,爸爸走了将近18年,老弟走了1年零8个多月了。每逢清明思故人,亲爱的妈妈爸爸和老弟你们可曾知道我有多么的想念你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节是我们与已故亲人倾吐思念之情的平台,好像只有在清明时节我们才能与亲人可以相见一般,每当清明时节提前几天就约定好回故乡上坟的具体时间,等到这一天我们兄弟姊妹几家人,急匆匆的早早的赶着往故乡南湾方向跑,生怕错过了时间耽误了什么似的……到了墓地在坟头摆放一些他们生前爱吃的水果、食物、烟酒,衣物、冥币……点燃一柱香,伫立于亲人的坟前,心里默念或者和他们絮叨絮叨家里的大事小情,说着和在世时一样的话题。尽管隔着坟茔,但是依然坚信他们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和心里的默念,全部的想念和心里话,也只有在清明时节可以得到释放。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亲人与我们虽说是阴阳两隔,可是唯有在清明时节方可寄托哀思,去墓地看一看、摸一摸坟头、墓碑,心里得到些许慰藉和满足。睹墓思人,来到亲人坟前如同见到他们一样,每次从亲人的墓地回来,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冥冥之中,感觉到九泉之下的妈妈爸爸和老弟正沉浸在亲人看望过他们的那种快乐之中,得知自己最疼爱的儿女孙辈儿过得很好也很开心,而且默默护佑着子孙后代不屈不挠奋发图强,勤学苦练书香传承;子孝孙贤家兴业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我很相信清明的传奇色彩与神奇力量,清明给预我们每个人好好活下去的顽强毅力和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清明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无法回故乡祭祖扫墓,也不能去墓地祭奠已故亲人,更不能亲手献上一束鲜花、点一柱心香、寄一缕哀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疫情无情也不能阻隔思念亲人的心,我们从未忘记血脉相连的已故亲人,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珍藏于心,他们就在身边、从未走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只要我们没有忘记,他们都还在!只要我们没有忘掉,他们就没有离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年少时,读唐代诗人杜牧《清明》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只觉得朗朗上口韵味悠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两鬓斑白时重读杜牧的这句诗,柔肠百转唏嘘不已!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苦,明白了清明的真实含义。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清明预示清洁、清廉、清净,清清白白做人;清明启示明事、明礼、明法,明明白白做事!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是传承、是教育。清明,祭奠先人常怀感恩之心,铭记历史做风清气正之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父母养育之恩,手足血脉之亲,夫妻相伴之情,儿女牵挂之爱……伴随着我走过漫长的艰苦岁月短暂的美好时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学在朋友圈说的一句话“半世父母亲,一世兄妹情。”直击我的心灵,引起我的共鸣!谁人不是父母生养,谁人没有手足之情?生在多子多福的那个年代,我们有父母疼爱,兄弟姊妹的呵护与关爱。在父母的原生家庭里,度过了嬉闹玩耍、兄爱弟敬、相推相爱,和和睦睦,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尽享良好家风家教家训教育和尊老爱幼、同甘共苦的家庭之福。然而世事无常,最疼爱我的妈妈、爸爸和老弟却在不该走的年纪相继离开了人世间……从此我的人生不再完美,饱尝失去亲人肝肠寸断、撕心裂肺的痛!把他们小心翼翼珍藏在心底,不想忘也忘不了!每当想念他们的时候翻看一下老照片,回忆一下曾经在一起经历的那些陈年旧事的点点滴滴,还有再也回不去的那年那月那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时节,思念亲人的心,如刀搅;想念亲人的泪,如泉涌。以往清明时节扫墓寄相思,今年清明只有在心里默念或者写点什么寄托哀思,我今年也是特别想写点文字以倾诉我的思念亲人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2-4-5</b></p> <p class="ql-block">清明花开祭亲人</p> <p class="ql-block">遍地黄花皆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凹山—故乡的山⛰️</p> <p class="ql-block">站在大凹山眺望故乡圐圙村</p> <p class="ql-block">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大柳树,那是我们漂泊在外游子的根和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我的妈妈:</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妈妈是第一个离开我们的,1999年3月16日(农历正月二十九)上午,妈妈突发心梗就在民中宿舍撇下了她的老伴和她疼爱的儿女孙辈,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走的那么仓促那么突然那么令人心痛,妈妈1941年4月18日(农历三月二十二)出生于破产地主家庭,曾经也是一个怀揣梦想,勤奋好学的才子佳人,只因她母亲走的太早,磨灭了她求学工作的梦,年轻时也当过民办教师、父亲学校食堂工作过,后来相夫教子,含辛茹苦培养大五个子女,还给她的弟弟娶了媳妇,可谓劳苦功高。走的那年58周岁生日都没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妈妈没的那天星期二上午九点左右,我正在单位上班,接到了老弟在民中传达室打来的电话,就听见他哭着说家里出事了,其实他说清了我没听清,因为我完全不相信这是真的,我叫了二弟往回跑,回去看见爸爸和老弟都在,而妈妈却躺在单人床上如同睡着了一样,妈妈正月十一离开我家没想到竟然是永诀!妈妈为啥就不等等我,我计划这周休息就过来呀,我悔恨莫及无法形容当时悲痛欲绝的心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突然没了,我们全家人顿时乱作了一团,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儿女们嚎啕大哭,哭天喊地,千呼万唤都叫不醒来我的娘亲,就在那一瞬间我便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了。那年我哥40出头,老弟年仅28岁还未典礼,妈妈和我们都没来得及说句话就走了。妈妈走了以后,我茶饭不思心神恍惚,日思夜想痛不欲生。妈妈刚去世,我差点儿也随她而去,脸色发黑,心肌缺血,三四年缓不过劲儿来,内心深处有着难以名状的酸楚和苍凉,好想我慈祥和蔼可亲的妈妈、特别特别的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妈妈在的时候回家,首先就是找妈妈,妈妈不在家就去外面找,东家找西家找,直到找回来才安心,干家务的时候找不到什么都要问:妈,在哪儿放的呢?吃饭也问:妈吃啥饭呀?生病的时候也问:妈我难受咋办呀?不管干啥都问妈,总觉得妈妈是万能钥匙!和妈妈一起心里暖暖的甜甜的幸福的,而且总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够的家常,睡觉的时候总要挨着妈,挨着妈睡有一种安全和踏实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刚走了的一段日子里,回家还是习惯着喊妈,可是没有人答应,柜子里面放着妈妈在世时包好的衣物、用品。做饭的时候找不到家具还是习惯了喊妈,没有人答应,那种不习惯不适应透着凄凉的感觉,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我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的人了。记得妈妈刚走了那几年,我逛商场总要去看一看妈妈的衣服,猛然间想起了妈妈走了,走上了一条永远回不来的路,没有妈妈便没人与我分享快乐,我穿的衣服好不好看,她喜欢啥样的衣服,内衣、外套啥都和我商量;心里有委屈了可以互相倾诉,有高兴的事情了彼此分享,家里因为就我一个女孩子,所以我们母女无话不说、亲密无间,妈妈勤劳善良,勤俭持家,我成家后一直到她走之前,家里的被褥和女儿的棉衣棉裤等针线活儿都是妈妈给精心缝制,有妈妈一切都不要操心。妈妈也特别疼爱我的女儿,女儿待人热情又懂得亲人,妈妈特别看重我女儿这一点,夸我女儿重情重义是个好孩子,我女儿和姥姥的关系最好,有好吃的东西都要给她,妈妈来我家里女儿不愿意让她回去,总是缠着不放。妈妈计划着要在那年女儿十二岁生日买一个大蛋糕,还说给女儿再准备一份当时来说的大礼。妈妈说:“谁亲我我亲谁!”这是她在经历了几十年磨难与以及亲情之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总结出来的肺腑之言,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很朴实很直白的一句话,可以说对我后来的为人处事影响不小,妈妈爱憎分明特别懂得感恩,不像某些父母长辈偏亲偏爱,几经受伤害依然执迷不悟。妈妈走了,对我女儿的伤害也特别大,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痛,以至于她二十多年一直都很怀念她最亲爱的姥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走了,留下了很多遗憾,有没舍得穿的衣服,没舍得用的东西,有没舍得买的助听器,还有没来得及住的新楼房和没了的心愿,没给老儿子娶媳妇没给唯一的外孙女过十二岁生日,没有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她生前和我说过等不干小买卖以后,老儿子结婚了,她也享受一下不用劳累的生活,想去哪儿去哪儿,过几年清闲自在的日子,好好活他个十来八年。妈妈二十来岁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癫痫病,一直没有痊愈,父亲教书忙、儿女又多,家庭负担重,生活一直比较艰难,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她自己就担心哪天癫痫病发作再也醒不来了,想着好好活几年,可是子女多负担重,总想着等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她才可以松一口气。或许上天让妈妈来到人世间就是还债来了,正要准备享受一下晚年生活呀,却被阎王爷硬生生地拉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对妈妈一生的总结:吃的草挤的是奶,是甘于奉献的老黄牛,忘我无私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她16岁没了妈妈,嫁给我父亲,父亲是老儿子也没有妈,只有一个年迈的老父亲,没人能关照我妈,她小小年纪挑起家庭大梁,我爸爸在巴盟教书五年两地分居,妈妈带着哥哥一起过日子,还要关照她爹和两个兄弟以及老公公。五六十年代,是缺衣少食的年代,妈妈挨饿受冻,经常因为忍饥挨饿而癫痫病发作,以至于我长大以后经常和我叙说那段艰难的日子,身体受损严重也是导致她过早离开人世的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于妈妈有说不完的故事,总之她教给了我很多做人的根本,我身上也有她言传身教的影子,女儿常常说我和姥姥一样,她很心疼姥姥,不想我重蹈覆辙,就是让我多爱自己一点!想一想母亲舍不得用的东西和家具总想留给儿子结婚用,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她视若珍宝的东西,等过几年后已经早被淘汰了。所以后来我买了新衣服赶快穿,有好东西赶快用,有好吃的赶快吃。妈妈教会我们善待自己,妈妈走的太早了,没来得及享受美好生活没来得及享受子女孙辈的孝顺,没赶上她走后这二十多年时代飞速发展的幸福生活,家家有汽车人人有手机天天美味佳肴,家用电器自动化,锦衣玉食生活富足……每当想起这些都令我心痛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p> <p class="ql-block">@母爱就像阳光,感觉到的想到的都是热热的!母爱是一首田园诗,悠遥清净;母爱是一幅山水画,自然清新;母爱是一首歌,婉转深情。</p> <p class="ql-block">@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她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国)狄更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爸爸:</b><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爸爸是一名人民教师,是一名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辛勤园丁,爸爸一生善良耿直,肝胆相照,教书育人一生清贫、两袖清风,为了浇花育人呕心沥血、俯首甘为孺子牛,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爸爸的自传《浇花乐》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一生中最大的乐趣就是“浇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爸爸(1936.09.20—2004.05.30),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6年9月20日,农历八月初五,出生于凉城县崞县窑乡圐圙村的一个下中农家庭里。1948—1952年,在圐圙村读完五年级;1952年考上了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因年龄小想家未去就读。1952—1953年,崞县窑完小六年级毕业。1953年3月6日,在圐圙村加入共青团。1953—1956年,呼和浩特市第一师范简师毕业。1958--1960年,巴彦淖尔盟师范专科学校语文科学习获取专科毕业证书;1961—1966 年,内蒙师院附设函大中文系学习五年,1980年补发函大本科毕业证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6年—1963年,巴盟征战七年。1958年,爸爸教书的中后旗石哈河区白银厂汗小学被评为旗级先进学校,他当选为此老兔乡人民代表,中后旗旗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保送上了巴盟师专。爸爸担任班主任的中后旗中学六班是旗盟两级先进班,连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团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3—1982年,乌盟家乡奉献十九载。曾评为凉城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校级优秀教师,五好团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2—1996年,呼市郊区鏖战了十四个寒暑。在呼市十中出席过郊区教育经验交流会,交流题目是《培养学生政治变通能力的尝试》。1991年4月荣获呼市级《简论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优秀论文奖证书,获得呼市民中奖励。1986年荣获郊区人民政府颁发的三十年老教师光荣证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乌盟、呼市任教期间多次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他带的政治课在乌盟凉城、呼市郊区历届毕业班中总是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奖励和表扬,得到了领导、同仁以及历届学生以及家长的认可与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辈子教书匠,年年芬芳,岁岁桃李。爸爸在教育战线工作四十年,一直从事政治、语文教学工作,写了很多关于政治、语文教学方面的教案和文稿,为提高学校的语文、政治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送出去几十届高中毕业生,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学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定居国外,可谓桃李满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爸爸辛勤耕耘一生,是很有名气的好老师,教书育人尽职尽责,为家庭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每逢假期携儿带女去大凹山砍柴、饮牛沟、南梁搂树叶、捡茬子,皮肤溃烂不堪坚持背柴禾,记不清爸爸为了儿女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流过多少眼泪,在缺吃少穿的那个年代,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吃饭就等着孩子吃剩下不吃了他再吃。来了呼市郊区教书期间,为了贴补家用放暑假还外出打工,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台到添密粱与河西主干道相接的那条路(呼市人称大添路)修柏油路时,爸爸当了修路工人,一直干到完工,断断续续好像是做了两个假期。坐休之后家里开了小买卖,带病天天进城接货,一直干到妈妈去世才不干了,干了大约有七八年,期间辛苦不言而喻。爸爸一心扑在教育事业和培育子女上,可谓功德无量!我的爸爸在那个年代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单打独斗闯出了一片天,为我们遮风挡雨,领航指路,我从内心深处一直觉得我的爸爸是一个严厉的称职的比较有能耐的好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9年 妈妈突然走了,留下了身患糖尿病的爸爸需要照顾。没有了妈妈,还有爸爸疼爱,想妈妈了可以和爸爸说说话,去爸爸那儿找寻一点安慰,可是在妈妈去世五年之后,2004年5月30日(农历四月十二)爸爸也离开了我们,那年爸爸没过68周岁生日,世界上生我养我的父母双亲都走了,没了有爸爸妈妈便再没有刻骨铭心牵挂自己的人了,由“宝”变成了“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爸爸是糖尿病并发症坏死导致脏器衰竭而走,本来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致命的,可是自从妈妈去世后,爸爸的心情不好,不忌口不打胰岛素,经常莫名其妙的生气发火,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人活着就是一个精气神,精神垮了身体自然也就垮了,倘若妈妈没有离开的话,或许他们也会白头到老,活到现在也就是八十多岁,他们的同龄人到如今都还健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说“曾经,我们也以为来日方长,父母总在翘首以盼,但每每回家,才发现时间早已经将两位老人蹉跎成两团小小的黑影。”而我的妈妈和爸爸还没有活到两团小小的黑影就都过早离开了我们!呜呼哀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走了我的心里还有牵挂着的爸爸,妈妈和爸爸都走了,我的心彻底被掏空了,有爸有妈的那个家不在了,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心里好不凄凉。人常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每当想起最疼爱自己的妈妈爸爸不在了、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真的好想好想他们!想和妈妈、爸爸说一说知心话,听一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和他们一起吃顿饭、住一宿,享受一下有父母在的温馨和幸福,享受一下那守在父母身边的天伦之乐,叫一声妈妈叫一声爸爸,和妈妈一起逛街买衣服,洗澡理发,做家务,逛公园看电视……和爸爸一起吃烧麦下饭馆,探讨一下工作、学习以及国家大事,买父母喜欢的衣服和鞋帽围巾……,伴他们度过晚年,让他们享受一下飞速发展的新生活,妈妈在世的时候住两间宿舍,家里连个电话都没有,妈妈走了那年,爸爸住上了新装修好的楼房,装了一部固定电话,手机也没用过。妈妈走了的第二年,爸爸为老儿子举办了婚礼,他们一起居住,并有了最小的小孙女,也就是他的第六个孙辈儿,爸妈有五个儿女,四男一女;六个孙辈儿。两个孙子三个孙女一个外孙女,享受着儿孙满堂之天伦之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我的爸爸成就了我的人生,引领我走上了充满希望与梦想的人生之路,他是我第一任老师是我的指路灯塔!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父母教育之恩!感恩今生今世有缘做他们的女儿,假如有来生,我还愿意他们做我的爸爸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我的爸爸一生刚直不阿,正义凛然,从小到大在我的人生印象中一直都是顶天立地,然而眼睁睁看着他让病魔无情吞噬了生命,我瞬间崩溃,感慨人生的苦短,原来生命是如此脆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莫泊桑说: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span></p> <p class="ql-block">父亲携妻子和儿女砍柴的大凹山、饮牛沟,绿水青山见证了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父亲如高山般深沉而宽广的胸怀!</p> <p class="ql-block">山药花</p><p class="ql-block">@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塞万提斯</p> <p class="ql-block">胡麻花</p><p class="ql-block">@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的生命。——达芬奇</p> <p class="ql-block">@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老弟:</b><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母离开以后,我们兄弟姊妹,手足骨肉,痛痒相关,休戚与共。一直团结一心,留同存异,互相帮扶,享受着手足情深的天伦之乐,我们五兄妹之间的感情之深受到了家族和周边人的羡慕和称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0年7月31日 周五(庚子年农历六月十一) ,老弟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武川旱作试验工作站的工作岗位上内循环骤停而突然离去……据当事人讲早晨还给大家准备了早餐,而中午却发现……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人更没有亲人,也不知道他走的有多么无助和多么痛苦!他走的时候还没过49岁生日,英年早逝令人心疼不已……估计他自己也不知道会突然离开人世间,什么话也没说也没来得及说,走的太仓促以至于任何人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一个欢蹦乱跳的人怎么会说没就没了呢?怎不叫人痛断肝肠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公元1971年阴历八月初一,我的老弟降生在内蒙古凉城县崞县夭公社圐圙村一个已有兄妹四人的普通教师家庭,儿时的弟弟天性善良,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善解人意,笑起来两个酒坑,很是讨人喜爱,村里人都叫他“潘冬子”,他的降临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穷的欢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2年秋天,老弟告别故乡与哥哥、妈妈随父亲举家迁居到呼和浩特第九中学,老弟在呼和浩特市郊区白塔小学上小学,九中上中学,中学毕业于1988年7月以总分465分(满分500分)全郊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军区后勤部工厂管理局技工学校读书。1991年秋天毕业,毕业后分配到7325军工厂工作,曾经是一名出色的车工。后下海先后到河南漯河卖保健品,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任销售精英组经理,在此期间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与年轻漂亮的聪明贤惠的爱人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相伴,情投意合,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20多年的美好人生,生下了同样乖巧懂事聪明智慧的爱女,一家三口幸福美满,好不让人羡慕。老弟心灵手巧,善于琢磨,做的一手好饭菜,岳父岳母以及兄弟姐妹几个家庭,节假日星期天常相聚首,做一桌子好饭好菜,一大家人把酒言欢,叙旧话新,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好不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弟青少年时代,一直喜欢打篮球,乒乓球,擅长中长跑,会变魔术,以至于成年以后有机会还是喜欢打球玩牌,玩游戏总要玩到最高一关才罢休。记得北京上学放假,来我家打小霸王一玩就是一个星期,打不赢不罢休。还爱看书看小说,抱着一本书几天不出门。交朋接友豁达开朗,仗义疏财,深受同学同事朋友的喜爱。无论走到那儿都留有好名声,在大人小孩、亲戚朋友同事中的口碑都很好,就连才工作不满两月的旱作站同事、大学生博士以及周围的农民也都夸他性格好,长得白白净净文文弱弱,衣着整洁干净利落,待人和蔼可亲,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俗话讲:男初一女十五出生的人命好,老弟小的时候有父母及哥哥姐姐疼爱,成家立业后又有妻子爱他,岳母岳父大舅哥都对他好,又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关心孝顺他,父亲节为他买礼物,过生日为他买生日蛋糕点燃生日蜡烛,一起出去旅游,陪他玩陪他笑,家里家外充满欢声笑语。女儿性格倔强要强,考上大学更是懂事明理,我还想着老弟老了以后有那么有出息的女儿,晚年一定会活得越来越幸福。谁曾想他却英年早逝,女儿才读大二,开学马上就要读大三了,就在他走了这一年八个月期间,国际大酒店实习考核达标、六级英语国考通关,还拿到了驾驶执照,今年马上就要论文答辩大学毕业了,做为父亲倘若能够分享爱女的优秀成绩,他该有多么的高兴和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2020年8月4日写下了堪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一段文字:“噩耗传来,万万没想到最小的弟弟继父母之后突然离开了我们,没想到我们的姐弟缘分就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7月31日,老弟的不辞而别让我措手不及,做梦都没想到他先我而去,留给了我无尽的不舍、遗憾和悔恨!特别自责作为一个老姐没有关照好自己最小的弟弟!我们的姐弟情真的不知道从何写起,而且一天两天是写不完的……没想到这一转身就是一辈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总想让自己的手足亲活得快乐一点,可到头来还是没有关照好,怎么就把我的老兄弟给弄丢了呢???老弟呀,你走了让你的老姐情何以堪?余生又如何去面对你的爱妻爱女和你的三个哥哥以及爱你的侄女侄儿外甥女和我爱我家所有的亲人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约定好下周和你三哥三嫂和家里的亲们去武川看你,吃你做的可口饭菜,然后一起去看风景看八月的草原看那盛开的向日葵🌻,老姐还没和你说而你却等不及自己走了……你的心思为什么不说出来呀?姐知道你依恋亲人莫非是你生气了吗?有什么说出来多好?你为什么要以这么残忍的方式邀请你的亲人们去武川?五兄妹少了最小的贤弟,我们眼里看到的只有凄凉……旱作站的美景被你带走了,你是化作向日葵了吗?老姐这几天去武川看到那竞相开放的向日葵花儿就想找寻你的身影?你告诉我哪个是你?是不是开的最美、笑的最灿烂的那一个?你一生善良仁义、善解人意、与世无争,笑对人生,老姐觉得那漫山遍野的向日葵🌻都是我的文强老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转眼老弟走了1年零8个月了,至今依然不能释怀,每当想起他的时候想起他走时的样子,心里还是说不出的不舍与心疼!他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痛苦、很多遗憾、很多从未有过的遭遇以及很多人生感悟。来自痛失亲人的伤痛和周遭人性缺失之下混淆是非的打击,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愤怒;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冷漠,也感受到了正义正直善良的亲朋好友的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善良淳朴的老弟走的很委屈很无奈很不甘,倘若苍天有眼也会为之鸣不平也会为之讨公道的。我们生在日益强大的中国何其有幸,祖国妈妈正在缓缓向我们走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家庭幸福、未来可期!愿所有美好不期而遇,愿老弟在遥远的地方一切安好!4-9</span></p> <p class="ql-block">@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p> <p class="ql-block">旱作站的山丹花儿为老弟的离去而垂首落泪</p> <p class="ql-block">旱作站院内的格桑花也在哀悼英年早逝的老弟</p> <p class="ql-block">人生哲理</p> <p class="ql-block">向日葵🌻—热情洋溢的向阳花</p> <p class="ql-block">向日葵🌻—是我可爱的老弟,满山遍野的向日葵花丛里,最靓丽最阳光的那一颗🌻便是少年时的“潘冬子”……</p> <p class="ql-block">向日葵的花语严格分起来有四种,分别是沉默的爱慕、忠诚、以及投缘和默默守护不求回报的爱情,专一忠诚的态度,满眼是他的爱慕,一见钟情的投缘。</p> <p class="ql-block">向日葵有着太阳一般的鲜亮光泽,耀眼夺目,充满朝气和生机,给人以希望、向往。</p> <p class="ql-block">@高翥说:“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p> <p class="ql-block">@幼时捧着《唐诗三百首》,读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只觉得韵味悠长。</p><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华发初生,几番经历。才知道小时候背过的诗词,是长大后才能读懂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写道“地上死个人,天上就会多颗星星 ,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儿</p><p class="ql-block">逝去的故人,不会走远</p><p class="ql-block">他们会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人生感悟:北岛说:“人在的时候,总以为有机会。其实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就少一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每个人陪在身边的日子都有其定数,作为时间的游子,谁也不能避免分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每一次相聚,务必好好珍惜;每一次告别,一定要用力拥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时间的渡口前,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有些人失去了,就永远消失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生活就是五个字:珍惜眼前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活好当下,做最强大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记:</b><span style="font-size:22px;">含泪写这篇《清明想念亲人》,记忆的闸门封存多年瞬间打开,原以为时隔几十年的事情都忘记了,才发现刻在骨子里的亲情今生今世永远不会忘记,我没有忘记有爸有妈有一个哥三个弟的那个原生家庭!我们失去了亲人,但只要记得,就是永远在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忆已故亲人是痛苦的,没有人愿意揭开伤疤弄疼自己,但是我还是想回忆一下过去,一来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二来也想提醒下代人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和魂,并将我们家的良好家风家教家训世代传承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爸爸妈妈,非常重视教育,从我记事以来,父母经常教育我们好好念书,热爱劳动。做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知书达礼之人。灌输给我们的是“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吃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吃的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孔融让梨”的思想观念,给我们讲“一双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等励志故事,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根深蒂固。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父母为了辛苦操劳一辈子,省吃俭用地培养五个孩子上学,男女平等儿子女儿一视同仁,含辛茹苦将我们培养成人。父母的养育之恩,如阳光雨露照耀万物生长,如细雨绵绵润物无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识改变命运”,在爸爸妈妈的教育和指引下,我们兄弟姊妹五个就有四个考入国家包分配的中专中技学校,工作以后继续教育取得了大学文凭,念书最少的一个弟弟也有高中毕业证书。我们有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从事教育、专业技术的高级专技人才,有在企业单位从事技术和行政的管理人员,还有心灵手巧十八般手艺样样精通的自主择业者。在八十年代,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凭借自身的努力,能有这样的教育成果,在当时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家了,而且被称赞为书香门第之家!我父母的子女、孙辈、重孙辈,上学时普遍偏爱语文、作文,生活中爱好写文撰稿,工作中练就成写材料的骨干,得到了爸爸理论上和妈妈实践中的真传。感慨基因之强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在世,究竟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快乐?人们的回答不尽相同。我的理解是:父母辛劳一生为的就是孩子们出人头地,生活富足。吃苦受累不足惜,只要儿女孙辈一代强于一代,那应该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如今,我们兄弟姊妹五人的二男四女六个孩子均已长大成人。大哥和我的女儿硕士毕业后均在北京安居乐业,大哥女儿育有两子已上小学、幼儿园大班;排行老三的弟弟儿女双全,均在本市成家立业,儿子育有一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女儿有一个两岁多的男孩;排行老四的弟弟儿子大学毕业在本市工作,去年领证结婚。老弟的女儿大学即将毕业。我的父母已经有了四个重孙子,父母和我们五兄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从故乡的农村来到首府城市,进入本世纪之后孙辈们完成学业之后,有留在首府城市的有到首都北京发展的有继续深造正在追梦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教育,促使我们的家风家教家训不断发扬光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尽我所能,让后代谨记“家者,睦也”、“苦读寒窗”、“克勤克俭”、“知识改变命运”的家风家教家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章中所写的每个家庭成员以及时光里的那些点点滴滴,见证了家庭的兴衰荣辱,记录了家庭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家族的变迁。无论物质条件如何变化,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一条条质朴的家规家教家训传承给下一代,让好的家风代代相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ping 2022-4-15青城玉泉香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