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蔬菜食品成了奢侈品)</p> <p class="ql-block"> 三月,上海爆发了国外流入的疫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确诊数字也在不断攀升,但新闻发布会上专家非常肯定上海疫情会很快得到控制,对此,我也深信不疑。</p><p class="ql-block"> 毕竟,上海过去三年以来,一直是抗疫方面的佼佼者,其发明的精准防控被全国津津乐道,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学习,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海有一个奶茶店出现确诊病例,风险区只是奶茶店本身,其周边商店全部低风险,照常营业,如此精准的防控也让我觉得上海应该是最让我安心放心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因此,即使到了3月28日封控之时,我也依然觉得最多4月5日就会解封,一切会恢复正常,加上26日和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的意见,更坚定了我对解封时间的坚信。</p> <p class="ql-block">(周围全是疫情)</p> <p class="ql-block">(排队做核酸)</p> <p class="ql-block">(幸好还是正常的)</p> <p class="ql-block"> 3月31日,一大早我就在本子上罗列了需要采购的物品清单,打算趁浦西封控前一天去买点物资,为未来封控五天储备一些食物,去离我最近的溧阳路菜市一看,门口早已贴上了封条,菜市提前一天暂停营业,想买点肉类、蔬菜、干杂的计划落空。</p><p class="ql-block"> 看到旁边的超市开着,进去一看,全是抢购的人群,我也加入了抢购大军,一番操作下来,抢到了六七袋泡豇豆,两把干面,三斤大米,一包绿豆,还有面包,方便面,粉条,老干妈等,出来的时候看到马路边有人开着车买花菜和鸡鸭,又买了花菜和一只鸭子,算算对付五天是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各种抢菜app都尝试个遍)</p> <p class="ql-block"> 4月1日开始,我就心安理得过起了居家隔离的日子,很早就被大白敲门喊下楼做核酸,然后继续上床睡懒觉,3号的时候,楼宇群里有几个人开始说没吃的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没有囤到蔬菜,从1号开始我就开始网上抢菜,早上5点40起来抢叮咚买菜,8点抢盒马,8点半再抢一次叮咚,10点抢京东,晚上10点抢大润发,晚11点抢每日优鲜,晚12点抢盒马。</p><p class="ql-block"> 头天晚上,我就把要买的二十来种东西都放入购物车,静待抢菜时间点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当我淡定的打开APP,才发现出现了远比我肉身排队还要严重的堵塞,根本就登录不上去,等我刷了几十次,5G和WiFi切换了几轮,才抵达了购物车界面,然后又是无数次的死机。</p><p class="ql-block"> 更悲伤的是,我每一次刷新页面,就发现购物车的东西少了一两样,等到我终于可以顺畅的使用APP时,购物车里的几十样东西一样不剩,一分钟不到,app上的所有商品全部秒光。</p><p class="ql-block"> 我的心一下子就崩溃了。</p><p class="ql-block"> 总结教训后,以后每次我都提前十分钟开始点击“去结算”按钮,我发现叮咚结算让选时间永远都是预约满了,后来才发现叮咚和盒马压根就没把我们这里设置成服务区域。</p><p class="ql-block"> 网上出现了很多抢菜秘笈,甚至有人使用筋膜枪帮助点击,我可能属于那种手速慢的,这么多天以来,总共抢菜成功两三次,而且数量极少,绝大多数时间,只是抢了一个寂寞。</p> <p class="ql-block">(叮咚买菜对我们暂停服务)</p> <p class="ql-block">(盒马因运力不足基本不配送)</p> <p class="ql-block">(美团买菜根本秒光,货品量严重不足)</p> <p class="ql-block"> 5号的时候,政府终于给我们送来了物资,是一盒鸡蛋、两斤肉、两个胡萝卜、两个土豆、四个番茄和三个苹果。让我们感受到了莫大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晚上,楼宇群里开始各种以物换物的交易了,因为公寓里住了很多单身汉,没办法煮饭,就用肉、蔬菜去换一些方便速食。</p><p class="ql-block"> 到了7号的时候,群里开始有人一天没吃东西了,楼下一家三口在群里要求换米,刚好我在网上抢到了一袋5公斤大米,就赠送了他们3斤,我需要碘酒棉签,在群里一说,马上10楼的就给我放在门口让我去取,酱油没有了,有一家多买了一大瓶,免费分给了我们四个…突然感觉到社区居民在疫情时期的“守望相助”。平日里看似疏离冷漠的现代城市邻里关系,在非常时刻却突然爆发出了强大的黏性,出奇的团结和友好,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无论贫富,我们都是时代的同行者,疫情面前,我们谁也无法置身事外,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团结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抗拒。</p> <p class="ql-block">(细水长流)</p> <p class="ql-block">(社区配发的物资)</p> <p class="ql-block"> 前两天,盘点存粮只剩下估计五斤大米、一把干面、五六个鸡蛋,调味品基本没有了,下饭菜只剩下一小包榨菜,都不敢吃,放在那里看着心里踏实点。虽然手里有粮,心里还是有点点慌,网上各种信息不明,有消息称5月1日解封,官方消息也没有,目前官方消息也不太敢信,此前说浦东浦西各封五天,结果半个月过去了,还在持续增长,没有一点解封的迹象,如果真的到月底才解封,我的储备是远远不够。</p><p class="ql-block"> 于是,开始除了继续每天买彩票似的按时网上抢菜外,还参加了各种团购,但团购的采购成功率也不高,很多时候团到最后告诉你,因为疫情无法送达,让你期盼的心瞬间跌落下来。</p><p class="ql-block"> 没事刷抖音的时候,刷到了著名演员李立群,他在居家封控的日子里也因为买不到菜而吃白馍、剩饭,明星家里也没有多少储备,吃的比我还简单,心里就自我安慰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立群老先生也吃剩饭,吃白馍)</p> <p class="ql-block">(社群拼团)</p> <p class="ql-block">(小区居民开始在绿化带找野菜)</p> <p class="ql-block"> 烽火连三月,家“蔬”抵万金。当生存成为第一需要的时候,有钱没钱,有身份没身份已经不重要了,一个有六套房子的上海傲娇大姐,也照样因为没有食物去找社区志愿者吵闹,被网友痛骂。汤臣一品小区的业主,也在群里讨论番薯发芽可不可以食用,可知道这业主个个都是身价几十亿几百亿的富豪。此时有粮有蔬菜,有酒有肉的才是真正的土豪,拥有生活必需品也就相当于拥有了奢侈品。</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一座历史悠久,拥有25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疫情封控仅仅几天就出现了买不到生活物资,市民饿肚子的情况,这要是突然发生战争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 网上对社区居委一片骂声,因为在买不到物资,没有饭吃的时候,居委电话打不通,或者工作人员也没办法解决物资供应问题,基层治理环节的“最后一公里”看似很短,但仍显现出一定的管理危机。当居民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的时候,哪怕是上海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只剩“最后一百米”,在这特殊时期都显得极为敏感和重要。</p><p class="ql-block"> 希望通过这次的艰难抢菜和很多市民饿肚子的现象,上海能够低下傲娇的头颅,去反思,去总结,去看看那些曾经瞧不起的兄弟省份是怎么努力的。优等生做久了,夜郎自大和盲目自信就难免冒出来了,陶醉在以往的成绩单上不能自拔,一旦考试的时候出题方向变了,就无所适从完全找不到方向了。</p><p class="ql-block"> 疫情还在肆虐,日子还得继续,该抢菜的时候还要抢,能节省的时候就节省。实现增长拐点和动态清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守护上海,需要我们一起坚守最后的攻坚时刻,这个时候,再难再苦也只有坚持。</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普通大众而言,通过这次抢菜体验,要真正树立起忧患意识,“家有余粮心不慌”,把最坏的结果预判到,才会实现最好的过程控制。</p><p class="ql-block"> 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p><p class="ql-block"> 最后,愿艳阳高照,愿瘟君早去,愿上海无恙,愿人民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