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10公里南北穿行线

海阔天空

<b>徒步“南京最美健身步道”之二</b> 自去年开启登山模式,至今已变成习惯与爱好。紫金山的所有登山线路,官方的,户外的大都已有所“涉足”。或“跟混”户外团队,或独自登山徒步,各有各的乐趣与偏好(参见美篇“玩转紫金山”系列)。<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本篇拟从“独行侠”的角度,说说“南京最美的一条健身步道”——紫金山南北穿行线——从蒋王庙北坡野道上头陀岭,再从中马腰右拐到“钟山建筑遗址”,穿过紫霞湖、明孝陵经3号门至苜蓿园大街地铁站止;全程约10公里。 近期由于疫情管控,这条线已成为自己独行的首选。每个月都要走上一两次。它的魅力在于:既有野趣,也有雅趣;既可随性独行,又可放心安全。比“一上”有趣,比“二上”轻松。现就以最近的一次体验为例,分享一下自己的爬山趣。 4月5日,周二,清明节,例行的爬山日。中午在小区做完核酸,就出发去蒋王庙。 从蒋王庙上山,可以二选一。或走北坡的石阶官道,或走原生野道。若非“小白”,通常走野道的居多。走野道,也有两个选择:可走有“立地、顶天、北天门”等标识的“大北坡”,也可走更僻静的有“爱”的小道,两条路到“顶天”会合二而一,经北天门至石阶的官道登顶。 在登山口偶遇两美妹,独行就变成了三人同行。见大北坡登山道乌央乌央的全是人,就改从更偏僻一点的有“爱”的野道上山。“牛年岁尾踏雪探梅”,三人都从此道上山赏过雪;相对比较熟悉。 或许是因为放假,天气又好,男女老少都出来了。一路上有打着队旗的,有带孩子的,全都春意盎然,劲头十足。紫金山的人间四月天确有迷人之处。 边走边拍,约一个小时就到了头陀岭。放眼望去,头陀岭上全是人。 在“登山趣”打了个卡,稍事休息就赶紧下撤。 沿着防火道,经中马腰走到明孝陵的后门“钟山建筑遗址”,就和她们告了别,独自下行去紫霞湖。 从这个地方去紫霞湖,也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小门下去,大部分是石阶路,直通六朝北郊坛;二是走野道,下去就是“正气亭”。自从办了“年卡”,两条路都可随意通行。 这条路,每年春天走的人特别多。尤其是梅花、樱花盛开时节,梅花山、明孝陵全是南京最热门的打卡地。如果说前半程爬大北坡玩的是野趣,那么后半程玩图的就是雅趣。一个人可以消消停停地走走看看。随手手拍些风景与花草。 当天从小门一路下去,倒是没有什么人。只有一枝“世外桃花”在阳光下绽放。 快到六朝北郊坛时,发现右侧有条小路通往正气亭方向。见前面有人过来,一问真是。于是就决定去看下。没曾想两条路在这儿可以互通。 紫霞湖和明孝陵是钟山风景区最精华的所在。前者是“野泳天堂”;后者是“摄友”至爱。特别是每年的春秋时节,红的绿的黄的白的紫的,百花争艳,竞相绽放,美不胜收。 在紫霞湖转了一圈,就继续下行;去前两个月看梅花、拍樱花已走过若干次的明孝陵(文武方门)。这次既没进文武方门和享殿,也没去梅花山和樱花园,而是沿着翁仲路和石像路神道,径直去了红楼艺文苑。这也是走明孝陵的一大好处,陵大景多,随便走哪儿都有很多东西可看。<br data-filtered="filtered"> <p class="ql-block">红楼艺文苑是以前忽略掉的一个景点。知道它是90年代末建的一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人造园林。前些天看很多人拍的花儿,不少都取景于此,才想起来可去看看。</p> <h5>四月雪(流苏树)</h5> <p class="ql-block">走近一看,规模还挺大,有点像“园博园“的园林。随便看看,还挺漂亮的。至少比现今很多随意图解、牵强附会的园林要好很多。这或许跟心态与状态有关。没有指望,也就没有失望;不赶时间,就能静下心来观赏。一不留神还真在园子转了些时间。</p> <p class="ql-block">从红楼艺文苑出来已近4点了。再无可留恋,就从明孝陵的3号门出来,去苜蓿园大街乘地铁回家。看咕咚轨迹,全程共走了10.94公里。比预期的还多走了近一公里。 </p> 谢谢阅读、点赞与分享。 20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