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沐浴在和煦的春光里,伴随着轻柔的春风,2022年4月7日上午红塔区初中第三学区全体语文教师、学区相关行政及红塔区第二届语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学员齐聚李棋中学,开展2022学年春季学期语文“送教下乡”教学研讨活动。 </p> <p class="ql-block">活动流程如下:</p> 交流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初三——记叙文材料选择与运用》,由李棋中学马继斌老师执教。基于当下作文教学困境的探索,基于学生习作的共性问题的探讨、解决,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复习课。教法新颖,备课认真用心,将课堂大胆放手于学生,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勇于创新尝试作文课程化教学,也让观摩的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教师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不断推陈出新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名著阅读复习——水浒传》,由高仓中学蒋悦婷老师执教。</p><p class="ql-block"> 蒋老师精心备课,准备充分,将中考考试标准对名著阅读的能力要求进行了充分解读,设计了一堂容量大、思路清、重难点突出的《水浒传》复习课。</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陋室铭》,由大营街一中辛瑞老师执教。辛老师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讲解清晰,注重知识落实。语文教学应当承担其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责任,而《陋室铭》是中国古代铭文艺术魅力的缩影。辛老师的课体现文与言交融,读与悟结合,把古今言殊的障碍打通,引领学生感受千百年前古人那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小石潭记》,由玉溪六中陶清清老师执教。陶老师语文功底扎实,准备充分,教学结构分明,深刻解读《小石潭记》,带领学生去体会柳宗元将失意人生活出诗意的精神力量。问题设计由浅入深,课堂环节简洁明了,教学语言诗意盎然,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参与面广,态度端正积极,课堂学习氛围较浓。</p> 名师评课 <p class="ql-block"> 杨霞、刘星、沈艳、李玉涛老师分别就4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中肯的评价。评课,是课堂活动后的一种诊断研究,名师们从教师、学生、环境、材料、内容、方法及课堂效果等方面对4堂课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活动过程,最终促进学生发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评作文课一一《记叙文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大一中杨霞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马继斌老师的这堂《记叙文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的作文课,真是受益匪浅。作文教学是语文日常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尤其是到初三年级,我们的部分学生谈作文“色变”,有的怕写,有的不敢下笔,还有的不知道从何下笔,症结就在选材上。今天的这堂课,马老师把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我们,也拓宽了我们在作文教学上的思路。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感受:</p><p class="ql-block"> 一、目标定位准确,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材料的贫乏,这是学生作文水平很难提高的重要原因。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马上要面临中考,时间紧、任务重,要在短期内使得作文质量有所提高,老师身上的担子就会显得更重。这堂课马老师紧扣“真实、新颖、小巧”的选材原则,精准定位,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选择适合的素材、为什么有的素材不可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p><p class="ql-block"> 二、材料的搜集和整理非常用心。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可是我们的学生每天奔走于家和学校之间,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针对这种情况,马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素材,(就是我们手上所拿到的这张材料)并精心进行了分类整理,无论是从时间、精力,还是质量、实用上讲,都是非常的用心、贴心的。</p><p class="ql-block"> 三、多元化的评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堂习作课,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的方式也是多元的。学生与学生的互评、老师对学生的点评,还有鲜艳的小红花等,课堂上老师真诚的倾听、热情的鼓舞,不仅拓宽了写作思路,也让学生在反复思考中揣摩写法,感悟习作的要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使这堂课教学成效显著。</p><p class="ql-block"> 总之,马老师的这堂课,立足学生,精准定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在作文教学课程化的尝试中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以上仅是我个人的几点浅见,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p> <p class="ql-block"> 评《小石潭记》(李中李玉涛)</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课堂设置有四层境界:</p><p class="ql-block"> 1.循循善诱,引生入境(思路清晰)</p><p class="ql-block"> 2.问题凝练,善于设境</p><p class="ql-block"> 画面美:景静、石奇、水清、鱼活。</p><p class="ql-block"> 情感真:由乐及凄,一个 凄道尽心中悲楚。</p><p class="ql-block"> 3.两字谐音,巧妙悟境</p><p class="ql-block"> 知人论世,失意之人,诗意之景,情景交融。</p><p class="ql-block"> 4.学生思想激荡,潭外有境,恰到好处补充连接材料,激起学生思维波澜,课堂上又创了一层新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之境。总之,两句话概括:掬一捧小潭之水,研一盏千年文墨之香。</p> 学区长发言 <p class="ql-block"> 学区长白云老师充分肯定了参与学区献课的各位老师,并对应付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意见,勉励学区语文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上好语文课,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p> 副学区长发言 <p class="ql-block"> 副学区长李棋中学马继斌校长发言:马老师首先对学区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充分肯定了另外三位献课教师并就各自课堂提出自己独到的改进意见。教无定法,教学相长,共促成长!</p> 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红塔区初中第三学区各校语文教师及行政合影</p> <p class="ql-block">玉溪第六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及行政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营街一中全体语文教师及行政合影</p> <p class="ql-block">高仓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及行政合影</p> <p class="ql-block">李棋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及行政合影</p> <p class="ql-block">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学无止境,行则致远。本次活动在红塔区初中第三学区各校的支持和配合下圆满结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相长共促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