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雕母钱的明末(南明)孙可望铸“兴朝通宝背壹分”铜币品鉴

源能成

<p class="ql-block">  世间有一枚铜币,币面刻书“兴朝通宝”,带篆书意。背面穿口上下书“壹分”二字。此钱是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所铸行。又被称为“造反钱”,“起义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孙可望,本名“可旺”(?~1660年),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陕西延长县(或作米脂县)人。1644年11月,张献忠在成都即帝位,国号大西,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钱,收封养子孙可望为“平东将军”。孙在张献忠手下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并称骁将,并在众将之上。孙可望在大西农民起义军中,勇猛善战,多立奇功,为建立大西农民起义军政权,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成为张献忠事实上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645年李自成遇难后,众推孙可望为义军首领,占据川南、云、贵一带,坚持斗争。顺治三年(1646年)与李定国率领大西军全部入贵州、云南,建立了西南抗清基地,拥护南明永历帝反清,并于1649年(清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次年,与李定国共称王,他自称为“东平王”,年号“兴朝”,在云南昆明铸行“兴朝通宝”钱。“兴朝通宝”传承了“大顺通宝”的工艺和风格,并有了新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两面均有周郭,边郭甚宽,与当时所流通的各种钱币相比,该币分三等,即光背的小钱,背文五厘钱和背文一分钱。</p><p class="ql-block"> “兴朝通宝”铸行量大,铸行时间长,开创了一派自己的风格——“滇派”,其影响十分深远。与其他古钱币不同的是, “兴朝通宝”钱文对读、楷书带篆意。“兴朝通宝”多以黄铜铸造,铜质好,铸工精,分量足,对后世吴三桂时期铸造的“利用”、“昭武”及其孙吴世璠的“洪化”等钱币都有很明显的影响力。直到清朝咸丰、同治朝,滇贵两省所铸大钱亦隐约可见其踪影。</p> <p class="ql-block">  与其他古钱币不同的是, “兴朝通宝背一分”出自匠人之手,字体古朴,内外廓都很宽,但打磨并不精细。</p><p class="ql-block"> 目前发现存世的“兴朝通宝背壹分”有大样钱和普通铸钱。被认可的大样钱的尺寸有三种,但品相各异:</p><p class="ql-block"> 直径51mm、厚为2mm、重26克g </p><p class="ql-block"> 直径50.5mm、厚2.2mm、重31.11g</p><p class="ql-block"> 直径48.8mm、厚1.6mm、重18.90g</p><p class="ql-block"> 这些大样钱从图片看来,也就仅可视作用母钱铸造出来的头模钱,样钱。实在也不敢妄断为母钱。</p><p class="ql-block"> 但笔者对业界没有母钱或雕母钱的报道尤感困惑!是原本没有母钱存世,还是未发现母钱,不解!</p> <p class="ql-block">  这枚“明末起义军钱兴朝通宝背壹分” 古钱币 XF82 SBP2019年3月香港-网拍专场,估价: USD 125 - 175,成交价格:USD 192,成交时间: 2019-03-28 18:00:00。明朝兴朝通宝背一分。反面:分。呈深大地色至木炭黑色包浆,反面则有绿及水蓝色泽交错。</p> <p class="ql-block">  这枚明末起义军钱兴朝通宝壹分背字 上美品,“着锈部分铜锈入骨,俨然与钱合为一体,锈色漂亮自然,文字基本保持了原铸风貌,各部特征比较突出,即“一眼开门”之品”。 Teutoburger2019年5月(#123)-中国钱币,估价: EUR 50,成交价格:EUR 108。2019-05-23 23:00:00成交。</p> <p class="ql-block">  搜遍网络,唯见“飞扬123财经频道”发有一文述:</p><p class="ql-block"> “安庆市一位钱币收藏家旧藏,品相极好”。从钱币图看,到有几分雕母钱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  “青铜质地,包浆甚好,圆形,方孔,阔缘,直径4.5厘米,穿径1.4厘米,厚0.3厘米,钱文带篆隶体,“兴朝通宝”四字较大,紧连穿廓,很有特色。诸钱谱中极为少见。背面方孔上下端有直读“壹分”二字,“分”字上端“八”字的撇捺显得特别长,下端“刀”字较小,有极不协调之感。同时该钱形体较大,头重脚轻,较为少见。”</p><p class="ql-block"> 但他并未称为雕母钱,不知何故? </p><p class="ql-block"> 关于“兴朝通宝背一分”钱币的铸造量,存世量和珍稀程度,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如前说:“铸行量大,铸行时间长”,所以存世多,并不珍稀的;另一种说“孙可望建立的政权时间很短,铸造数量不是很多,流通时间不长,传世自然也不多,故不易获得,较为珍稀”。说法迥异。</p><p class="ql-block"> 但不管它真实存世多与寡,“兴朝通宝背一分”铜币之大样钱,母钱或雕母钱是一定稀罕和珍贵!</p><p class="ql-block"> 愚多年前藏有一枚。研究,比较,辩识多次,从藏钱的材质,雕工,铸工,品相,包浆等全方位特征看。我认定了它是一枚与众不同的手工“雕母钱“(或“样钱”)。</p><p class="ql-block"> 所谓“雕母钱”是指用人工手雕出来的用于生“样钱“,“子钱”,“孙钱”的母钱;所谓“样钱”就包括“呈送样币”或其他用途的“做样”。</p> <p class="ql-block">  这枚钱币青铜质地,包浆甚好,直径45.5mm,穿径8.8mm,厚1.6mm,外缘7.2mm重19.67克。</p><p class="ql-block"> 钱文带篆隶意,“兴朝通宝”四字较大,“兴寳”离廓,“通、朝”连廓。</p><p class="ql-block"> 此品外缘满身锉痕,地章有修整痕。币文刀刻痕明显,微摄镜头下更清楚可见。另币文笔画线条粗细不一,有缺口,凹陷,刻痕,但平整光洁(与其他“大样”的币文笔画线条状态迥异!),这些都是只有手工雕刻才可形成。</p><p class="ql-block"> 其穿廓公整,内壁有精修。外轮有精修,有与钱币平行的打磨痕。</p> <p class="ql-block">  包浆浓郁,地章包浆呈黑古漆,外缘及币文裸露处包浆为氧化铜层。</p><p class="ql-block"> 整体保持品相佳好,一眼开门。</p><p class="ql-block"> “起义钱”在古币收藏中极其珍贵。一是因为大多数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维持时间都短,有的还是昙花一现,因此“起义钱”发行不多,流通时间短;二是因为起义军政权被推翻后,其铜币便沦为“附逆之币”而遭到政权“清缴”和“封杀”,存世极少。</p><p class="ql-block"> 所以,“起义钱”的收藏前景乐观。如铸造工艺精致的“起义币”,就尤显出它的珍贵。如是真的雕母钱,其珍贵程度可观。</p><p class="ql-block"> 现借平台展示,热望泉友讨论,指教,方得真谛。</p> <p class="ql-block">  但这样子的大样,可真得审慎收藏。</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8日撰稿于成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