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四都中学2022年红色党建活动之旅

诏安县四都中学

<p class="ql-block">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十多年前,位于闽粤边界的诏安县山远地偏,横贯全县的乌山山脉静谧深邃,成就一派独特的自然美景。</p><p class="ql-block"> 悬崖峻岭之间,革命火种被点燃,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并迅速蔓延至闽粤边区诸多县份。</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片原闽南地委机关所在地的红色土壤被誉为闽南的“井冈山”,也是我国南方15块红色根据地之一。</p> 追寻红色记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诏安县四都中学党员群体探访了诏安乌山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乌山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旨在加强当代青年对红色革命历史的学习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重温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寻访革命故事</p> <p class="ql-block">缅怀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感受时代变迁</p> <p class="ql-block">  乌山地处诏安、云霄、平和、常山交界之间,是著名的闽南革命圣地,乌山革命历史也是诏安整个革命历史进程的缩影。乌山曾是闽粤边特委、闽南地委机关所在地,是撒播闽南革命火种的地方,是南方一块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 </p> <p class="ql-block">  在革命岁月形成的乌山革命精神,具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密切联系群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内涵,历久弥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大的生命力。</p> 传承革命精神 <p class="ql-block">  一行人随后来到诏安县城西北15公里外的建设乡月港村,走访当年震惊国内的“月港事件”发生地——月港村达三祠堂。</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介绍道,达三祠堂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是座百年祠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占地面积307平方米,屋顶属“三山式”硬山顶结构。整座祠堂由门楼、天井、两廊、拜亭、主厅带两厢房构成,门楼和两廊各有2根水泥方柱,拜亭立2根石方柱,总共8根柱子。</p> <p class="ql-block">  看着墙上不同时期的历史印记,认真聆听村民讲述1934年至1938年间闽粤边游击战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  达三祠堂,在诏安众多大大小小的祠堂里,只是规格很小的一座祠堂而已。然而,在革命年代,这里是原中共云和诏县委机关驻地,同时,又是原中共闽粤边特委和闽粤边独立营重要的活动旧址。</p> <p class="ql-block">  回望过去的峥嵘岁月,仔细参观了记录当年抗战期间重要的地方、人物、事件的展板:1945年9月建立的“胜利亭”,碑刻纪念当年的抗日事迹……</p> <p class="ql-block">  尤其是,1937年7月16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大敌当前,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危机深重之际,竟一手制造了骇人听闻、震惊国内的“诏安月港事件”,因而,使得达三祠堂,在诏安革命斗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如今,月港村已打造成旅游观光和红色教育基地。达三祠堂和周围的几座祠堂组成的建筑群,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了。在达三祠堂旁边的村道上,有两块指示牌格外醒目:一块是“中央苏区县”;另一块是“月港红色革命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为党员一份子,更应当知道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砥砺前行。革命先辈们经历的这些艰苦过往,无时不刻在提醒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正能量,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远不忘初心跟党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