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影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影子会移动、会变形、会消失,这个神奇的现象同样吸引着孩子,孩子和影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p> 活动源起 <p class="ql-block">天气晴朗,带着孩子们在后操场上追散步。这时,紫悦发现地上有自己和同伴的影子,说:“老师,你看。我们的影子都在地上。”孩子们都看了看地上,追逐着玩“踩影子”的游戏。这时,何语婕一边跑一边喊:“我们去踩老师的影子吧!”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们都跑过来踩老师的影子,我也开心地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p> 影子消失了 <p class="ql-block">为了不被踩到影子,孩子们分散跑开,语婕发现了一个好去处,他站在桂花树下,招呼同伴一起躲到桂花树的影子下面。他们非常得意,不停地说:“老师,你踩不到我的影子了吧,我让它消失了。”几个孩子都跑过来躲在了树下。我意识到,这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我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于是,孩子和影子的游戏故事就这样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虽然孩子们很自信地认为能在阳光下让影子消失,但也经过了一番思索和讨论,你瞧!他们开始各自呈现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语婕:“我们躺在地上,这样我们的影子就被我们压在下面,看不见了,就让影子消失了。”她立即躺下来,其他小朋友也跟着都躺在了草坪上,同伴都非常配合地完成语婕的想法。亦晴发现大部分影子都不见了,但他们发现在脚下还是有点点影子。他们一致认为这个方法是不可行的。</p> <p class="ql-block">彤彤:“我有办法让影子消失,跟我来。”说完,同伴们都跟着她跑到了滚筒这,她钻了进去,“你看,我躲进滚筒里,我的影子就消失了吧!”刘依然钻进滚筒发现:“可是地上有滚筒的影子呀,这个办法不行哟。”</p> 影子藏起来了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天气依然晴朗,孩子们对影子的探究仍然继续着,他们还是热衷玩“让影子消失”的游戏。我认为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虽然是在探究同一个问题,但他们的经验是在不断发展的。这次他们开始思考借助周围的环境和物体把影子藏起来。</p><p class="ql-block">小滑梯:孩子们躲到木质的小滑梯里,认为能把影子消失,但经过验证,这个方法并不可行。</p> <p class="ql-block">小二班教室外面的墙角:孩子们尝试将自己的影子藏到墙角,他们发现只要把头伸出来,影子就会出来,一定要把身体贴紧建筑物,不乱动。这样是可行的。</p> <p class="ql-block">小房顶:孩子们把自己的影子藏到小房顶里,但是一次只能让两个小朋友的影子藏起来,这个方法是不可行的。</p> <p class="ql-block">滑索架下:孩子们把自己的影子藏到滑索架下,一次能让很多小朋友的影子藏起来,这个方法是可行的。</p> 游戏故事分享 <p class="ql-block">教师播放幼儿踩影子的照片:你们这是在干什么?</p><p class="ql-block">幼儿笑着说:踩影子。</p><p class="ql-block">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p><p class="ql-block">语婕:我们躲在树下,影子消失了。(儿童的发现)</p><p class="ql-block">我:你们躲在树下,让影子消失了,我就踩不到你们的影子了。</p><p class="ql-block">语婕:你只能等我们在太阳下面有一个办法,你才能够踩到。(语婕的理论出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炳安:躲到树下,影子就没有了,看不见了,也踩不到了。(炳安有不同的意见)</p><p class="ql-block">玥熙:那我们只能到大片的阳光底下去踩影子。(玥熙的理论)</p><p class="ql-block">我:阳光下,你们都能踩到同伴的影子了。</p><p class="ql-block">语婕:后来,我们想办法在阳光下让影子消失。</p><p class="ql-block">我播放“躺在地上”的照片: </p><p class="ql-block">幼儿笑了:这样还是有一点点影子。</p><p class="ql-block">亦晴:就是所有人一起有一个很大影子。(亦晴的分析)</p><p class="ql-block">杨杨 :脚下也有一点点影子。(杨杨的分析) </p><p class="ql-block">我:那这个影子是谁的?</p><p class="ql-block">幼儿大笑,“是滚筒的,是滚筒的。”</p><p class="ql-block">我:那你们的影子去哪了?</p><p class="ql-block">钰晴:在滚筒的影子里,被滚筒挡住了。(钰晴的分析)</p><p class="ql-block">我:你们有更好的办法吗?</p><p class="ql-block">钰晴:还不如拉成圈呢。</p><p class="ql-block">紫悦:也会呀,也会有影子。</p><p class="ql-block">杨杨:你后面前面会没(影子)吗?</p><p class="ql-block">我:你们为什么不认可他的方法?</p><p class="ql-block">紫悦指着他们的圆圈说:你看他们中间都有缝隙,影子会从缝隙中钻进去呀?</p><p class="ql-block">钰晴:我们把圈圈拉近一点,挨在一起就没有影子了。</p><p class="ql-block">我:你们都明白吗?</p><p class="ql-block">幼儿:不明白。</p><p class="ql-block">我:那我们来演示下。 </p><p class="ql-block">请同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并指着缝隙说:“太阳照过来,这里还是会有影子,中间可能还会有影子。”</p><p class="ql-block">彤彤:中间会有影子。</p><p class="ql-block">溪溪:我觉得有的影子在里面,有的影子在外面。</p><p class="ql-block">语婕:现在看不到,要是有阳光就好了。</p><p class="ql-block">亦晴:有阳光就能看到到底有没有影子了。</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在经验回顾的过程中,产生了验证“围成圆圈能否让影子消失”的想法。除此之外,在分享记录单时,幼儿对涵涵记录的影子方向也产生了质疑,这也成为后续影子探究的重点。</p> 会变高变矮 <p class="ql-block">当孩子用客观观察一一验证上面问题的过程中,语婕提出了“影子会变高变矮”的观点,这一观点来自于她上午户外看到的影子和中午看到的影子。</p><p class="ql-block">老师提出问题:怎么才能发现影子会变高或变矮呢? </p><p class="ql-block">孩子们自然形成自主合作实验,并呈现不同的记录方式。在反复实验之后,他们得出了结论:上午时影子越来越矮,到中午只有一点点,下午,影子往另一个方向长,越长越高。</p> 同一时间的影子一样吗? <p class="ql-block">语婕:我想知道,每天同一时间影子是不是一样高?由此产生了每天10:00记录影子位置的活动。孩子们选择了他们认为比较适宜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在同伴的影响下经历了对影子高矮位置的记录到整个影子方位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语婕每天10:00都会去现场验证影子的变化,他们发现影子还在原来的位置。但他们坚信影子的高矮一定会有变化的,只是需要时间。</p> 我的启示 <p class="ql-block">在整个与影子互动的过程中,孩子就像一群思想活跃、快乐的科学家在认真地研究,他们在“行动-感知-提问-验证”的循环过程中,集体建构对“影子”的认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项严肃的研究工作。老师在此,也是研究团队中的一份子,因为谁都不知道幼儿会产生什么令人惊讶和惊喜的发现!</p> 积极回应幼儿,跟随与支持同步。 放慢探索脚步,关注过程中的。 重视经验的回顾,实现探究的深入 <p class="ql-block">在“踩影子”游戏中,孩子们运用了一系列的假设、验证,一起回顾数据、互相提问,思考对影子的探究过程。因为有着对影子的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活动还在继续。孩子们也开始用物品替代太阳进行演示和说明,我想手电筒是时候该出现了,室内的区域活动也可以开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