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社旧址

王国钧

<p class="ql-block">励志社一九二九年一月成立于南京,社长蒋介石,实际负责人为总干事黄仁霖。该社是以黄埔军人为对象,以振奋“革命精神”,培养“笃信三民主义最忠实之党员,勇敢之信徒”、“模范军人”为目的的军事组织。</p> <p class="ql-block">励志社旧影</p> <p class="ql-block">励志社的建立是为国民政府首脑及官员提供后勤、日常生活及娱乐服务的场馆,设有多功能的礼堂、剧院,宾馆式客房以及大小高级餐厅等。励志社礼堂是演出戏剧、播放电影的多功能厅,外观为地道的清代宫殿式建筑,而内部的使用空间是当时比较现代的剧院布置,内有门厅、休息部、观众大厅及其它服务设施。蒋介石夫妇及官员曾在这里观赏梅兰芳等名家的戏剧、音乐演出及外国电影节目。励志社的另外两幢建筑是接待住宿的现代式宾馆,主体地上三层,另有一层半地下室,内部中走廊式布局,两边是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客房,张学良将军曾多次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黄仁霖(1901―1983),江西安义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总干事、联勤司令等职。</p><p class="ql-block">1901年9月26日出生于上海,先后就读于上海育才公学、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1920年进入东吴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旋赴美国梵德毕尔大学(Vanderdilt University)学习,1924年夏获学士学位。后又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还曾在福特汽车学校学习。此间,他对福特工厂的社会福利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萌生了从事社会服务事业的想法。不久,应克利夫兰城青年会的聘请,到该会任干事职,由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服务”生涯。1926年秋,黄仁霖离美返国,时正值北伐战争频频胜利之际。他进入其岳父余日章主持的全国基督教青年会担任了八年的干事。</p><p class="ql-block">1934年蒋介石创办以“坚定我们革命军人之志向,砥砺我们的品行,使军人真正能够做一般国民的楷模”为宗旨的励志社。黄因与宋美龄同过学,被推荐给蒋,被任为励志社总干事(社长为蒋介石),全权负创办励志社之责。为CC系骨干分子。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黄受宋美龄的委托,与蒋的私人顾问端纳一道飞赴西安,为蒋“护驾”。蒋欣赏黄的勇气与忠诚,1937年3月便任黄接替钱大钧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总干事。</p><p class="ql-block">抗战爆发后,他又先后担任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伤兵慰问组组长和战地服务团主任之职。由于其担任主任的军委会战地服务团在1941年陈纳德组织飞虎队来华助战后,主要以盟军为服务对象。该团先后在全国各地创办了许多招待所,招待盟军。据统计,抗战期间该团招待的美军,“最多时曾达4.8万人,招待所达156处”。黄因此被人称作“招待将军”。1945年美国政府因此授予他“司令级功猷勋章”。1946年,黄奉命全权招待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国、共、美三方有关人员。全面内战爆发后,他主要负责招待美国军事顾问团。国民政府先后授予他云麾勋章、宝鼎勋章、采玉大勋章、景星勋章、胜利勋章、忠勤勋章等勋章。</p><p class="ql-block">黄因身材高大,又受到蒋介石夫妇的青睐,他就成为了蒋介石夫妇招待外宾、宴请宾客以及出席典礼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背景与衬物。1943年他随侍蒋介石出席了开罗会议。1947年赴美考察军事后勤业务,旋出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司令。迁台后,于1954年擢升联勤司令,1955年晋升为二级上将军衔。1958年任台湾东吴大学董事长。翌年任国营招商局董事长。1961年出席墨西哥国际港埠会议,并当选为会长。1965年出任驻巴拿马“大使”,[1]凡10年,后旅居美国,获美国奥立佛脱及俄克拉荷马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励志社旁的龙柏</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题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