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代杨慎《墨池琐谈》有句话说:"有功无性,神彩不生;有性无功,神彩不实。"闫叔的书法艺术,就是真功夫、真性情的完美体现。 </p> <p class="ql-block">《日出时让悲伤终结》是一部很有艺术气息的法式古典片。每一曲都耐听,每一帧都像油画。音乐是不可言喻的情愫,和思念一样简单、自然、纯粹,然而因为功利和欲望,人为赋予的技巧和手段使其显得复杂、浮夸。在所有物是人非的田园牧歌里,只有经历过只有懂得了才会彻悟和珍惜吧。世间所有的早晨,总觉得是希望,是成长……前行于其中的人立起衣领,欣然与悲伤和解。</p><p class="ql-block">音乐,是悲哀和泪,是为了表达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感。 听听我女儿的哭泣吧,她比你弹奏的声音更接近音乐。” 音乐,是为了表达我们无法言说的情感。音乐源自于心灵。</p><p class="ql-block">“音乐是赐给灵魂的圣饼”</p><p class="ql-block">“不是 怎么会是圣饼</p><p class="ql-block">圣饼闻得到 尝得到 那不算什么”</p><p class="ql-block">“我不明白 但 我想</p><p class="ql-block">是为离开的人留一杯酒”</p><p class="ql-block">“好 你很接近了”</p><p class="ql-block">“音乐是为了代替郁闷在心的人发泄心里的话</p><p class="ql-block">音乐是为了失去的童年</p><p class="ql-block">为了盖过鞋匠敲鞋的声音</p><p class="ql-block">音乐是为了人出生前 呼吸前 见到光亮前的那段时间”</p><p class="ql-block">#日出时让悲伤终结[电影]# http://t.cn/A6hasNU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出时让悲伤终结》</p><p class="ql-block">看这部电影,是给名字吸引的,为什么是日出时让悲伤终结?</p><p class="ql-block">科贝隆他是怪癖的,痴狂的,深情的</p><p class="ql-block">对音乐的疯狂,他追求的不是黄金,名誉,为了悲伤与泪水,背后便是对妻子无限怀念之情。</p><p class="ql-block">创造音乐,沉寂音乐,只为幻想出一个你</p><p class="ql-block">黎明破晓前的时间属于你我,悲伤的泪水在脸上蜿蜒而下,天亮时你也就幻灭了。</p><p class="ql-block">【为何我触摸不了你。</p><p class="ql-block">只有风能感知,如果只做风的话,你相信没有痛苦的吗,有时风会把音乐带给我们,有时光线会给你带来幻影】</p><p class="ql-block">【我已经决心将我自己的生活寄托于果园的粗木之上,寄托在维尔琴的七弦之中,寄托在我的两个女儿身上,我的朋友都是我的回忆,我的宫殿是由杨柳,溪水,游鱼和接骨木花组成,请你告诉国王,他的宫殿不需要一个粗野之人】</p><p class="ql-block">【音乐的存在,是为了表达出语言无法表达之事,所以它并不完全属于人类】</p><p class="ql-block">【沉默不过语言的反面】</p><p class="ql-block">【One must leave a drink for the dead</p><p class="ql-block">音乐是为了代替郁闷在心的人,发泄心里的话,音乐是为了失去童年的孩子,为了盖过鞋匠敲打的身音,是为了人出生前的状态,在我们可以呼吸前或者见到光亮前的那段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p><p class="ql-block">日出时让悲伤终结。这部电影表达悲剧的手法是特别的,古大提琴的声音低沉,但却可以传达出那种生离死别的伤痛。电影最绝的点在于,它传达了一种观念:听音悦耳只是音乐很少的一部分,而叙述叹息、一个抚摸、眼泪的留痕、湖水的静......那些不在人所能及的音域中的声音才是音乐更内在的本质,是另一种语言。</p><p class="ql-block">不管在世界的什么地方,每天早晨,太阳依旧会升起,地球也不会因为个人的悲伤而停止转动,什么事都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可是尽管每天的早晨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如同时间一般,不可能再回到前一天的光景。</p><p class="ql-block">珍惜与否,看你自己。</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是日出时让悲伤终结?</p><p class="ql-block">科贝隆他是怪癖的,痴狂的,深情的……</p><p class="ql-block">对音乐的疯狂,他追求的不是黄金,名誉,为了悲伤与泪水,背后便是对妻子无限怀念之情。</p><p class="ql-block">创造音乐,沉寂音乐,只为幻想出一个你……</p><p class="ql-block">黎明破晓前的时间属于你我,悲伤的泪水在脸上蜿蜒而下,天亮时你也就幻灭了。</p><p class="ql-block">【为何我触摸不了你。只有风能感知,如果只做风的话,你相信没有痛苦的吗,有时风会把音乐带给我们,有时光线会给你带来幻影】</p><p class="ql-block">【我已经决心将我自己的生活寄托于果园的粗木之上,寄托在维尔琴的七弦之中,寄托在我的两个女儿身上,我的朋友都是我的回忆,我的宫殿是由杨柳,溪水,游鱼和接骨木花组成,请你告诉国王,他的宫殿不需要一个粗野之人。】</p><p class="ql-block">【仔细听鲍金先生画笔的声音,从中感受琴弓的技巧。艺术的秘密就在于惊喜!】</p><p class="ql-block">【音乐的存在,是为了表达出语言无法表达之事,所以它并不完全属于人类。】</p><p class="ql-block">【沉默不过语言的反面!】</p><p class="ql-block">【音乐是为了代替郁闷在心的人,发泄心里的话,音乐是为了失去童年的孩子,为了盖过鞋匠敲打的身音,是为了人出生前的状态,在我们可以呼吸前或者见到光亮前的那段时间……】</p><p class="ql-block">在人类的时间内部,音乐是时间的重返人间。 http://t.cn/A6yHg1Fn</p> <p class="ql-block">南老师:什么叫意生身呢?《瑜伽师地论》里头都讲过。首先,凡夫的这个身体也是意生身,前面讲过,我们心理一灰心,一崩溃,这一条命就自然干瘪了。现在活着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有精神生命在支持,这个精神生命就是意生身,是凡夫的意生身。懂了这个道理,再进而言之,悟了道的人,可以造成圣人的意生身,身外有身,甚至于成就了百千万亿的化身,这些都是意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郭师说:大多数人都知道土生万物,光知道练5这个珠子,不知道练2、4、6、8,3、7是练了,但不知自己练了,1、9就更不懂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前的老师教拳时,说先有松,再蓄、再发,都是不懂拳的说法,其实松中就有蓄,心松、身松,外松内蓄,蓄的是精气神,是同时的,而不是分开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一道场:形意拳发力,有蓄势否?答曰无。既然无蓄势,自然也无预兆,浑然不能觉也。此皆先天本能,由神意鼓荡而出,如婴儿之手舞足蹈,其有心哉?但有丝毫刻意,皆落于后天,即拙矣。形意拳以无形对有形,以无法对有法,可有能胜之乎?打法皆无形,有形皆练法,或以练法为打法也。纵练之数十年,临阵无可用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师也觉得我出去玩了一趟后,行拳进步了。他说:"看来你适合于出去玩。"我听了这话,觉得心里真舒服,正和我意。 </p> <p class="ql-block">我现在走路腰胯已经摆动,郭师说腰胯松了,但还没有松透。这样走路也处于练功状态,尾骨和胯已经分开,尾骨动,一直在倒阴阳,胯就能进一步的松沉,但我只能夹脊以下动,郭师整个脊椎都能随着尾骨摆动。 </p> <p class="ql-block">唐太宗曰:吾少时观阵,即知强弱。今临古人书,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p><p class="ql-block">——清.梁章钜《学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太宗李世民在《指意》中说: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用锋铓不如冲和之气。</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神”是指书者的意识状态;所谓“冲和之气”就是一种舒畅恬静的情绪。可见他首先重视书者创作时的心理状态。但他也从具体用笔方法上论字怎样有筋有骨:</p><p class="ql-block">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法里也有个一波三折“捺”的写法。写好了极为开展雄健,写不好僵硬死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宾虹:古人精神所谓墨分五色,浑厚华滋,全从力透纸背而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宾虹:名家历代真迹,以古人之精神万世不变,全在用笔之功力,如挽强弓,如举九鼎,力有一分不足,即是勉强,不能自然,自然是活,勉强即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法言气韵生动,气从力出,笔有力而后能用墨,墨可有韵,有气韵而厚生动。画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寂静高洁之观,而后以幽澹天真出之。睹其画者,自觉躁释矜平。——《黄宾虹画语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石涛,黄宾虹说:“过于放纵”,“用笔浮俗,殊少遒劲”,“未免浮烟瘴墨之弊,开扬州八怪江湖恶习,因用笔太快,轻率浮躁之气未能涤净,而学元人又多空廓软弱,不能实中虚、虚中实、兼虚中虚、实中实者,皆是笔不能压纸,何况入纸又透纸背耶?”这里指出的石涛诸多毛病,就是批评石涛用笔不能“留”,不能做到“屋漏痕”,不能“积点成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宾虹:虚中运实,柔内含刚,可悟化境。此笔法也。用笔于极塞实处,能见虚灵,多而不厌,令人想见惨淡经营之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王澍:“回视欧、禇,犹觉有笔墨痕遗迹在,未若永兴之书以无结构为结构,无所用力而自得右军心法也。”王澍说欧体、褚体都很好,但还有人为安排的笔墨痕迹,唯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感谢不到特意安排,看上去无所用力,这是因为他得到了王羲之的心法,结构非常自然,是从心中流出来的。 </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最豪迈爽朗的书法!</p><p class="ql-block">虽然身处战地却毫无肃穆之气,这恢弘的气度,只觉得天高海阔任我行!</p><p class="ql-block">《采桑子·重阳》毛泽东</p><p class="ql-block">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p><p class="ql-block">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p><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p><p class="ql-block">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p><p class="ql-block">作于1929年重阳处闽西征途中,即当时的阳历10月11日。第一个读者应该是陈毅元帅,而这首词的书法则是进城以后的大草力作。征战途中,恰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它的字面意义不难理解,它的思想深度应当说在古往今来咏重阳词中,独步词坛,无古无来,无往无今。</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这首词,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他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他的这首词用大草书法挥就,更使词境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又正寻思,入息有二,出息有二。若风入内,名为入息,若风出外,名为出息。复正了知,如是为长入息出息,如是为短入息出息,如是息遍一切身分,是名寻思诸息自相。” </p><p class="ql-block">就是你们学道家、密宗的修气脉,也是一样,你们以为呼吸才叫息吗?刚才跟你们讲过的,息是鼻子既不呼又不吸的中间停止那一段。停止的这一段慢慢增长,成为内在息,内在息就是一般所讲的气脉。“正了知”,了解了身体里面哪一部分气脉在动,“如是息遍一切身分”,了知全身都有气息。 </p><p class="ql-block">所以人的呼吸不一定全靠鼻子。假使地下挖个洞,让人站进去,只要把土埋到心脏部分,这人就死了,因为身体下面一半的呼吸没有了。人的皮肤都在呼吸的,前后阴,甚至每个细胞都在呼吸。所以懂了这个原理,修气脉很容易的。</p><p class="ql-block">——摘录自《南师讲瑜伽师地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说,世间乐,最大的乐是三禪的乐!这个乐不是指的快乐,指的是身体的舒服,入了三禪,把喜就舍了。入了初禪,绝对你没有苦受,保证你腿就不疼了,也不麻木了。道家讲有口水,可以养生。但有口水就入不了禅定,因为入了初禪,就没有鼻识、舌识了。但你一出禪,苦就来了。入了四禪,就是不苦不乐,呼吸和脉搏也没有了,处于舍念清净。道家还讲胎息,入了四禪,连胎息都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首期《新课程纠正性力量训练-躯干篇》开课,14天的课程将层层递进带大家学习纠正之于力量训练的融合,DAY6为“腹部深度收缩”。</p><p class="ql-block">练腹把腰练粗?练腹加剧腹直肌分离?在我看来,上述都是错误训练的后果。正确地训练不应该导致明显腰粗,也不应该加剧腹直肌分离,简单讲解一下为什么。</p><p class="ql-block">常规的腹肌训练主要由腰椎屈曲(卷腹类)及旋体组成,无论哪个动作,腹部收缩都会挤压腹腔,缩小腹腔容积。腹腔是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当容积变小,腹内气压瞬间提高,如何应对这个提高的腹内压,将导致截然不同的训练结果。</p><p class="ql-block">如果无法承载这个腹部高压,那么腹腔会松开以提高容积,将腹内压降下来。提高容积的方式,就是腹壁的撑开,但由于腹部训练时腹部浅层肌群是发力的,因此松开的必将是腹横肌。腹横肌是人体的“束腰”,它的松弛直接导致腰粗,以及将腹直肌撑开,恶化腹直肌分离。想象一下将一个气球折叠,除折叠处外,其余部分都会更大程度撑开(没错,腹直肌分离纠正压根不是干预腹直肌,而是腹横肌)。</p><p class="ql-block">如果能顺利承载这个腹部高压,那么腹腔将维持住较小的容积,腹腔不会膨胀。如此一来,腹肌能实现更深的收缩,且收缩更有力度。承载此腹压,依赖的是腹横肌。腹横肌收紧,将限制腹腔容积的扩大,避免膨胀导致恶化腹直肌分离,并且腹肌通过结缔组织相连,腹横肌的收紧将拉紧所有腹部浅层肌群,让它们有更理想的发力环境,实现收缩的更大程度,以及收缩的更大力度。</p><p class="ql-block">保持腹横肌募集的腹部训练,我称之为“腹部深度收缩”,此发力模式,练腹必会。</p><p class="ql-block">#纠正性力量训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员分享# </p><p class="ql-block">久坐办公室人群十一周3-4次撸铁,腰围在减小,小肚子游泳圈不变小还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苦涩]集美们,我应该不是一个人吧!</p><p class="ql-block">21天小腹凸出改善训练,学会:</p><p class="ql-block">1. 激活盆底肌,让膈肌和盆底肌联动</p><p class="ql-block">2. 激活腹横肌,对,就是网上说的那个天然束腰,原来真的存在</p><p class="ql-block">3. 学会新的呼吸模式,不是胸式也不是腹式(实际腹式呼吸会让小肚子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我之前的收紧核心就呼气把腹部浅层肌群(腹直肌为主)收紧,其实这样会把腹部肌肉最薄弱的部位(小肚子)撑大,就好像一个气球,你捏住一头,另头就鼓出来。</p><p class="ql-block">新的呼吸模式让你学会使用盆底肌、腹横肌收小腹再呼吸,放松了浅层腹部肌群,能够看出图 2-3里面,小肚子的区别还挺明显吧~</p><p class="ql-block">这个月没有控制住饮食没有减脂,中间还去昆山找大学同学聚会暴食,但是小肚子依然变小!</p><p class="ql-block">尺寸变化:</p><p class="ql-block">之前呼气测量腰围最细处69,小肚子处84,21天每日10-15分钟训练,打卡20次,测量最细</p><p class="ql-block">处,呼气66.5,吸气67.5,小肚子处呼气80,吸气81。</p><p class="ql-block">希望根正派出更多这种轻松愉快效果好的课程[嘻嘻]</p><p class="ql-block">#根正派##根正派学员案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邓师:科学安般念定义的止息阶段的呼吸速度要低于每分钟一点八次,即每次呼吸的时间超过33秒。此时的呼吸感觉已经不同于腹式呼吸。在功态中,平均每次呼吸的时间超过33秒的呼吸称为体呼吸。此时的一呼一吸已有息遍全身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让郭师看我走路,郭师说我走路腹部收起来了。我说:哪为什么以前腹部不收起来。郭师说:神贯顶了,气就不散了,从上到下是顺的。谢谢郭师和段师!</p> <p class="ql-block">林散之:行书怎么写出力量感?</p><p class="ql-block">行书怎么写出力量感?林散之用5句话给你说明白,句句实用力量感,一直是学习行书的朋友追求的。楷书还好说,书写起来还好把控,一旦写起行书,一不小心,就会写的浮漂无力。</p><p class="ql-block">一、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p><p class="ql-block">正像林散之说的那样,书法要写出力量感,要用巧劲,不能用蛮力,不要指望大力出奇迹,否则写出的字也是僵硬的,缺少弹性。我们在书写的时候,要仔细感悟笔尖的力量。要有一种笔尖入纸,纸面顶住笔尖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这样写出来的笔画才能入纸三分,力量感自然也就出来了。</p><p class="ql-block">二、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p><p class="ql-block">大家不要误会,林散之所说的“尽全力写之”,不是说绝对力量要大,指的是要将力量牢牢聚集在笔尖,丝毫不能松散,笔尖要始终有一股劲支撑着。这种力量有种打太极的感觉,内收而不能松散。</p><p class="ql-block">三、笔笔涩、笔笔留。</p><p class="ql-block">写行书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滑。笔尖一带而过,速度是有了,力量却少了很多。正确的做法是,在行笔的过程中,要找到那种笔尖和纸面摩擦的感觉,有一种逆流而上的意思。大家不妨用手掌拨动水面,来感受一下那种力量感。</p><p class="ql-block">四、不看两头看中间。</p><p class="ql-block">有些朋友在写行书的时候,起笔和收笔处还会留意一些,在中间的行笔处,反而处理的很潦草,这也是不可取的。正如林散之说的那样,写字,不看两头看中间。意思就是说,哪怕是行笔再速度,也要能留得住笔,中间部分也要写出力量来,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耐看。</p><p class="ql-block">五、力量凝聚在温润之中,看不出用力,方能回味。</p><p class="ql-block">大家都唱过歌吧,在唱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高手发声看上去没怎么用力,但声音却洪亮动听。</p><p class="ql-block">而缺乏技巧的朋友呢,即使是喊破嗓子,也唱不出其中的力道。书法也是一样,用力不能太直白,要骨力内含,要给人一种看似无力,实则骨力满满的感觉,这样才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p><p class="ql-block">以上就是林散之关于如何写出力量感的5句话,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当然了,这些观点不光对行书适用,楷书和草书等其他书体,在书写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家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多加总结体会,这样才能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我是越老越相信命。写字也是命。</p><p class="ql-block">我父亲那一代人劝我们千万不能写草字,写字要慢,慢了之后,一笔一划,规规矩矩,字就会稳。稳了之后,你的命自然就好了。如果你写字不稳,字浮在纸上,你这一辈子的命就不好了。</p><p class="ql-block">这是董桥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的话。</p><p class="ql-block">写字就是写命?这是不是有点太唯心,太迷信了?!但是我想如果换一个说法:习字可修身,那么大多数人就应该可以接受了!</p><p class="ql-block">那么习字是如何来实现修身的呢?</p><p class="ql-block">宋代的大儒程子明道先生说:「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这是说通过习字来修学,王阳明接着这话缕继续说: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这就将习字与修心联系在一起了。</p><p class="ql-block">于是到了曾国藩就明确要以习字来修养身心了!他告诫儿子说:练字一段时间后兴趣会降低,这是练字之困,这时候绝不能间断,挺过去了,便是大进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又写信劝告正在前线作战的弟弟曾国荃:在忧危忙乱中,不可废习字功夫。每日临帖一百字,收敛浮躁的心气。</p><p class="ql-block">想到胡兰成在与张爱玲的订婚书上写的那句话来: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真像王羲之在《书论》说的: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凡书贵乎沉静。</p><p class="ql-block">真能做到吗?</p><p class="ql-block">傅山说:写字只在不放肆,一笔一画,平平稳稳,结构得去,有甚行不得。</p><p class="ql-block">如此:慢慢写字,好好活着!</p> <p class="ql-block">李白《菩萨蛮》</p><p class="ql-block">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p><p class="ql-block">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李白《</span>忆秦娥》</p><p class="ql-block">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p><p class="ql-block">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居易的《忆江南》</p><p class="ql-block">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张志和《渔歌子》</p><p class="ql-block">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p><p class="ql-block">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唐皇甫松</span>《忆江南》 </p><p class="ql-block">兰烬落,屏上暗红蕉。</p><p class="ql-block">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p><p class="ql-block">人语驿边桥。</p><p class="ql-block">楼上寝,残月下帘旌。</p><p class="ql-block">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p><p class="ql-block">双髻坐吹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 class="ql-block">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p><p class="ql-block">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p><p class="ql-block">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p><p class="ql-block">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p><p class="ql-block">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p class="ql-block">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p><p class="ql-block">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p><p class="ql-block">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p><p class="ql-block">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代苏轼《西江月·梅花》</p><p class="ql-block">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p><p class="ql-block">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陆游《卜算子·咏梅》</p><p class="ql-block">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p><p class="ql-block">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岳飞《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 · 马致远</p><p class="ql-block">天净沙·秋思 </p><p class="ql-block">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代: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沁园春·雪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p><p class="ql-block">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p><p class="ql-block">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p><p class="ql-block">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p><p class="ql-block">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清平乐 ·会昌》</p><p class="ql-block">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p><p class="ql-block">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p><p class="ql-block">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p> <p class="ql-block">海底轮象征人类与母亲大地的联结,我们所有的能量养分都是经过海底轮吸收消化之后上传至其它脉轮,所以海底轮可以说是大树的根部</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使用水晶宝石来加以冥想,如黑曜石,红色玛瑙,海洋碧玉,石榴石,红水晶、骨干水晶、烟晶等,跑步、体力活动也是有益于取得和海底轮能量连结方法。</p><p class="ql-block">首先从双脚开始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海底轮衰弱或阻塞他的下盘一定是虚弱或僵硬的。所以先帮他释放双腿双脚的压力,恢复其弹性和活力。然后再释放骨盆区的压力,并加强双脚和骨盆的连结,给予海底轮适当的支持。</p><p class="ql-block">要释放双脚与骨盆累积的压力。</p><p class="ql-block">骨盆区的生物能呼吸、膝盖脚踝能量释放、都是不错的选择。总之,增加双脚和大地的连结,使得大地母亲的能量得以滋养海底轮,海底轮一旦获得大地的支持,生命的转化就会自然发生。</p> <p class="ql-block">董其昌《罗汉赞书卷》</p><p class="ql-block">又名《试笔帖》</p><p class="ql-block">创作年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p><p class="ql-block">董其昌年龄:49岁</p><p class="ql-block">创作地点:苏州云隐山房</p><p class="ql-block">收藏地点: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尺寸:31cm*479.5cm</p><p class="ql-block">释文书法:</p><p class="ql-block">癸卯三月,在苏之云隠山房,雨窗无事,范尔孚、王伯明、赵满生同过访,试虎丘茶,磨高丽墨,并试笔乱书,都无伦次。董其昌。</p><p class="ql-block">钤印:玄(朱文)宰(朱文)戏鸿堂(朱文)</p><p class="ql-block">知制诰日讲官(白文)、董氏玄宰(白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试笔帖》是董其昌极为精彩的大草书作品,真迹曾在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出。初识《试笔帖》,但觉渊源于怀素《自叙帖》,通篇狂而不怪,颠而不乱。笔势劲健飞动,有龙蛇云雾之形,疾风骤雨之态。线条筋骨内含,有绵里裹铁之奇,万岁枯藤之妙。</p><p class="ql-block">细细赏玩此帖,又觉比《自叙帖》高妙。高妙在何处?全在一“淡”字。</p><p class="ql-block">一是简淡灵秀的字法。结字因势成形,简约爽利,风神潇洒。恰“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p><p class="ql-block">二是疏淡空灵的章法。全帖四十个字,一行多则三字,少则一字,空间对比疏密参差,错落有致。“卯”“之”“事”三字长画穿插伸展,如拂岸垂柳,摇曳多姿。</p><p class="ql-block">三是古淡秀润的墨法。通篇墨气淋漓酣畅,墨色层次分明,浓淡枯湿,变化自然,其用墨用水法直达“疾中带湿,枯中有润”之化境。</p><p class="ql-block">四是平淡天真的意境。董其昌书尚魏晋,画尊南宗,推崇“文人画”的旷达悠游,其书画作品往往有大面积貌似不经意,却又匠心独运的留白,传递出一种“平淡天真,教外别传”的自然天趣。细赏此帖,仿佛读董北苑《潇湘图卷》,又似读倪云林《渔庄秋霁图》,其中之奥妙,非言语所能详尽。</p><p class="ql-block">学界经常讨论,为什么董其昌临什么帖都不像,但是他的创作又如此高妙?《容臺集》中董氏自言:“余每临怀素自叙帖皆以大令笔意求之”“怀素真迹以淡为宗,徒求之豪宕奇怪者皆不具鲁男子见者也”。通过赏析《试笔帖》,我仿佛明白:董其昌以己意临诸家法帖,字形面貌他并不很在意,“释智遗形,超然自丧”才是他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在太极图中,当阳主动时,阴也得动,但阴属静,它动不了。那阴怎么动?通过阳鱼里面的阴鱼眼。因为阴鱼眼在阳鱼的核心里面。能量是往少的地方流动,当阳鱼要动的时候,它一定要往少的阴鱼眼流动,因为它的发展趋势一定是这样,所以阴少的是阴卦,阳少的是阳卦。就好比说这个世界的有钱人少,但是他的能量要强。</p> <p class="ql-block">马一浮:严沧浪以“香象渡河”、“羚羊挂角”二语说诗,深得唐人三昧。“香象渡河”,步步踏实,所谓“彻法源底”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于法自在”也。作诗到此境界,方是到家,故以“香象渡河”喻其实,谓其言之有物也;又以“羚羊挂角”喻其虚,谓其活泼无碍也。 </p> <p class="ql-block">注意力就是能量,我们赋予什么东西能量,它就会茁壮生长,我们不去关注它,它可能就会萎缩甚至消失。 </p> <p class="ql-block">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 class="ql-block">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p><p class="ql-block">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p><p class="ql-block">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p><p class="ql-block">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p><p class="ql-block">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p class="ql-block">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p><p class="ql-block">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p><p class="ql-block">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p><p class="ql-block">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p class="ql-block">宋代苏轼《西江月·梅花》</p><p class="ql-block">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p><p class="ql-block">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鸿坤:培养意体在动当中的妙用---方法与机势!</p><p class="ql-block">我们说“体、相、用”,体是指意体,摩擦步、试力,都是用这种形式培养意体在动当中的妙用。其中一个妙用是“方法”,另一个妙用是“势”。方法里边就能体现势和机,势就是机的根本,势有起落。</p><p class="ql-block">更进一步认识之后,就不容易落于“相”(形式)。走摩擦步,姿势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不管怎么走,外形都是形式,都是融到虚空里走,这个虚体是活的,是这种走法。</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的《忆江南》</p><p class="ql-block">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贺麟先生给我讲哲学的时候就说过:唯心主义走到头,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走到头,就是唯心主义。但是这个意义上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了。所以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不是那种反映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而是经过了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和心、物是打通的。——张祥龙</p> <p class="ql-block">乔布斯:当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财富来维持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应该追求那些跟财富豪无相关的其他东西,那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感情关系,艺术,或许是年轻时的梦想...爱可传播千里。人生没有限制。去你想去的地方。达到你想达到的高度。一切都在你的心和手中。</p> <p class="ql-block">宋岳飞《满江红·写怀》</p><p class="ql-block">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p><p class="ql-block">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p> <p class="ql-block">宋陆游《卜算子·咏梅》</p><p class="ql-block">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p><p class="ql-block">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药镜》中说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小周天功法,一念归中,凝神入气穴,当静极之时,正有动象,于恍惚杳冥之中,觉丹田气动,即为活子时。活子时的景象,《入药镜》中说“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肖紫虚在解注时,把“醉”进一步描述为“身心和畅,如痴如醉,肌肤爽透”。 </p> <p class="ql-block">扬州慢·淮左名都</p><p class="ql-block">姜夔 〔宋代〕</p><p class="ql-block">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p><p class="ql-block">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p><p class="ql-block">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元 · 马致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天净沙·秋思 </p><p class="ql-block">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索达吉堪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间万事万物,其实都是阴阳并存的。</p><p class="ql-block">最自由的人,往往是最受束缚的;最受束缚的人,也许是最自由的。</p><p class="ql-block">最复杂的人,常有最简单的一面;最简单的人,或许想法比谁都复杂。</p><p class="ql-block">最可爱的人,常常让你有远离的冲动;最可恨的人,反而有你最喜欢的特质。</p><p class="ql-block">凡事并无一定之规,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要太单一。 </p> <p class="ql-block">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p><p class="ql-block">明代:杨慎</p><p class="ql-block">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p><p class="ql-block">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人喜欢抱怨,说自己身边的人都不好。我们经常说感应,有感就有应,其实身边的人都是自己业力的感召,也就是自己心的感召,应该忏悔。</p> <p class="ql-block">沁园春·雪 </p><p class="ql-block">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p><p class="ql-block">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p><p class="ql-block">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p><p class="ql-block">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p><p class="ql-block">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清平乐 ·会昌》</p><p class="ql-block">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p><p class="ql-block">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p><p class="ql-block">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谦慎曾经引到傅山的一些话,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汉隶之妙,拙朴精神。如见一丑人,初视村野可笑,再视则古怪不俗,细细丁补, 风流转折,不衫不履,似更妩媚。始觉后世楷法标致,摆列而已。故楷书妙者,亦须悟得隶法,方免俗气。</p><p class="ql-block">旧见猛参将标告示日子“初六”,奇奥不可言。尝心拟之,如才有字时。又见学童初写仿时,都不成字,中而忽出奇古,令人不可合,亦不可拆,颠倒疏密,不可思议。才知我辈作字,卑陋捏捉,安足语字中之天!此天不可有意遇之,或大醉后,无笔无纸复无字,当或遇之。</p><p class="ql-block">俗字全用人力摆列,而天机自然之妙,竟以安顿失之。按他古篆、隶落笔,浑不知如何布置,若大散乱,而终不能代为整理也。</p><p class="ql-block">字原有真好真赖,真好者人定不知好。真赖者人定不知赖。得好名者定赖。亦须数十百年后有尚论之人而始定。</p><p class="ql-block">吾看画看文章诗赋与古今书法,自谓别具神眼。万亿品类略不可逃。每欲告人此旨,而人惘然。此识真正敢谓千古独步,若呶呶焉,近乎病狂。然不呶呶焉亦狂。而却自知所造不逮所觉。</p><p class="ql-block">凡字画、诗文,皆天机浩气所发。一犯酬措请祝,编派催勒,机气远矣。无机无气,死字、死画、死诗文也。徒苦人耳。</p><p class="ql-block">这真是要命的矛盾。凡神品,乃天机流露,无意为之,一旦有意为之,那份灵动便离你而去,一去不返。矛盾是如此重重,难怪赫拉克利特将人之心灵,喻为蜘蛛,位居网中央,需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拉扯。这种张力或许就是力量之源。要之在于,以理性之力牵扯疯狂却不吞噬之。</p><p class="ql-block">有一则小花絮,一位书法家让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写字,写出来竟然令到他震惊,于是他不禁感慨:“焦躁、疯狂、痴颠、孤寂、混乱、虚无缥缈、重复、怀疑、忧虑……艺术家的灵感和病人的无序状态在瞬间是如此相似……”这真是疯癫与文明的吊诡。当然,不是说人只有丧失理性才能获得灵感。只是我一直以来感觉,如果人活着是为了寻找生活的真相,那么绝大多数人有生之日恐怕都一无所获,但只要他瞥过一眼,就再也没有办法像没有看见过那样过活了。如上言,“此天不可有意遇之”,可只有“遇之”,方知“我辈作字,卑陋捏捉,安足语字中之天!”否则,便只有只将死字当天才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p><p class="ql-block">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p><p class="ql-block">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在网上说原来佛教是无神论,因为学诚法师说佛教是无神论。真是“见地不正,果遭迂曲”。这样的修行者会遭遇磨难,解脱不了。所以说这是第一个错误啊!佛教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证形而上的本体,佛教既不是无神论,也不是有神论。如果认为是无神论,那就跌入唯物的圈套;但也不是有神论,神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属众生范畴,和人一样有生死。就形而上的本体而言,不生也不灭,不垢也不净,不有也不无。为何要在“唯物与唯心,物质与精神,生与死,有神与无神,阴与阳”这样的二元世界里流连忘返呢。</p><p class="ql-block">南师:有人用现在新的观念名词来讲,说佛教是多元论,也是多神论;相反地,也有其它宗教批评佛法是无神论。说佛法是无神论,是绝对的误解,而且是很严重的误解。可惜的是,有很多学佛的人附和这种讲法。说佛法是多元论或多神论的,也是误解。真正的佛法是一元论,而且元也不元。说是一元论也只是个哲学代名词。所谓多是讲起用现象,宇宙万有现象各有不同,但是万有功能就是一体。</p><p class="ql-block">一切生命的来源,既非主宰,并不是有个上帝、有个神可以操纵的;也非自然,也不是物理那个样子自然来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中,自性宿习的业力为第一因。所以每个人个性绝对不同,没有办法,因为习气不同。非主宰——没有个上帝、阎王做你的主宰,一切唯心;也不是唯物的——非自然,不是自然来的。“因缘所生法,一切唯心造”,这是佛法。</p><p class="ql-block">但是无主宰不是无神论。有人就给搞错了,这一代的达赖就公然在印度、在美国发表宣言,说佛法是无神论。我说这真是混蛋加三级!一个所谓的“教皇”,自己对佛法的理论都搞不清楚。</p><p class="ql-block">佛法不是无神论!无神论者绝对否定有鬼神,也绝对否定一切唯心。无神论就是唯物论,认为人没有宿世,更不会承认三世因果。所以现在的达赖如此的见解,那真是可笑!非主宰不是无神论。有没有上帝?有上帝。有没有阎王?有阎王。那么上帝、阎王也是唯心所造,他只能够做自己的现行,不能够成为他人的主宰,更不能成为万物的主宰。</p><p class="ql-block">换句话说,他变成了上帝、变成了阎王,他是怎么来的?还是唯心来的,是“宿习为因,起同事欲”来的,因此说“无主宰”。一般学佛的误解了,一看到“无主宰”这三个字,那就什么都没有,那就是无神论了,这不是笑话么?这些道理,你们年轻的法师们、同学们更要注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净空法师说:有神论、无神论是近代人提出来的,佛法里面没有谈这个问题。有些学者们研究经典认为佛教是无神论,这个神就是宇宙主宰的一个神,佛教里面真的是没有,这个我们要懂。像其他宗教里面说的主宰的神,他确实是主宰人的一切;他叫你生你就生,叫你死你就死,叫你享福你就有福,叫你受罪你就要受罪。在佛法里头没有这个说法,佛法里面的神就跟我们世间的官府一样。你说官府里面,纵然是帝王、是总统,他也不能随便杀人,这个人没有罪,不可以随便杀他;他犯了罪,他就执 行。</p><p class="ql-block">可见得生死不是他主宰的,是你自己的造作。你自己造作很严重的过失,那没有办法,按照法律要判死刑,他就执行。他没有能力随便杀人,也没有能力随便给你享福,给你受罪的,没有这种权力。佛门里面没有主宰的神,什么人主宰自己命运?自己主宰,佛法是讲自己主宰。你看六道里面,你行善,心善、行善,一定生三善道;你的心行不善,则堕三恶道。都是自己业力牵引着你走的,业力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造的,所以神不能干预。佛法讲无神论是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至于佛经上讲的,我们每个人身都有两个神,是跟着我们的,这是《华严经》上讲身众神。每个人都有,一个叫同名,跟我们名字相同;一个叫同生,我们生他就生,我们灭的时候他也灭。这两个神我们起心动念、所有一切造作,他都知道。你了解之后,不能说我做事情可以瞒着人,没有人知道。我们谚语常讲瞒不住!天地鬼神知道,这个鬼神多半是指这两个神,他们知道。所以说天知地知,同生、同名两个神他一定知道。明白这个事实,这是事实真相,我们起心动念自然就谨慎,就会小心谨慎,不敢做不善的事情,这对自己肯定有好处。这个神从哪里来的?还是自己变现出来,不是哪个人派来的,不是。</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七律二首其二·送瘟神》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p><p class="ql-block">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p><p class="ql-block">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p><p class="ql-block">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p><p class="ql-block">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p> <p class="ql-block">一百万个可能歌词:</p><p class="ql-block">作词:Christine Welch (克丽丝汀)</p><p class="ql-block">作曲:Skot Suyama (陶山)</p><p class="ql-block">演唱:虎二</p><p class="ql-block">幽静 窗外满地片片寒花</p><p class="ql-block">一瞬间永恒的时差</p><p class="ql-block">窝在棉被里</p><p class="ql-block">倾听 踏雪听沉默的声音</p><p class="ql-block">飘雪藏永恒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雪树下等你</p><p class="ql-block">在一瞬间 有一百万个可能</p><p class="ql-block">该向前走 或者继续等</p><p class="ql-block">这冬夜里 有百万个不确定</p><p class="ql-block">渐入深夜 或期盼天明</p><p class="ql-block">云空的泪 一如冰凌结晶了成雪花垂</p><p class="ql-block">这一瞬间 有一百万个可能</p><p class="ql-block">窝进棉被 或面对寒冷</p><p class="ql-block">幽静寒风吹来一缕声音</p><p class="ql-block">一瞬间看着你走近</p><p class="ql-block">暖了我冬心</p><p class="ql-block">倾听 踏雪听沉默的声音</p><p class="ql-block">飘雪藏永恒的身影</p><p class="ql-block">雪树下等你</p><p class="ql-block">在一瞬间 有一百万个可能</p><p class="ql-block">该向前走 或者继续等</p><p class="ql-block">这冬夜里 有百万个不确定</p><p class="ql-block">渐入深夜 或期盼天明</p><p class="ql-block">云空的泪 一如冰凌结晶了成雪花垂</p><p class="ql-block">这一瞬间 有一百万个可能</p><p class="ql-block">窝进棉被 或面对寒冷</p><p class="ql-block">那晚上会是哪个瞬间</p><p class="ql-block">说好的爱会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而你让我徘徊 在千里之外yeah</p><p class="ql-block">你让我等待好久 baby</p><p class="ql-block">突然间那是哪个瞬间</p><p class="ql-block">你终於出现 就是那个瞬间</p><p class="ql-block">等了好久 忍不住伸手</p><p class="ql-block">那个瞬间</p><p class="ql-block">在一瞬间 有一百万个可能</p><p class="ql-block">该向前走 或者继续等</p><p class="ql-block">这深夜里 有百万个不确定</p><p class="ql-block">渐入冬林 或走向街灯</p><p class="ql-block">云空的泪 一如冰凌结晶了成雪花垂</p><p class="ql-block">这一瞬间 有一百万个可能</p><p class="ql-block">暖这冬心 或面对寒冷</p><p class="ql-block">该向前走 或者继续等</p><p class="ql-block">渐入冬林 或走向街灯</p><p class="ql-block">窝进棉被 或面对寒冷</p><p class="ql-block">暖这冬心 或面对寒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