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虔诚——沈誉千藏民组画

江湖中人

艺术家沈誉千先生近年来创作了一批藏族人物绘画作品,使用了素描、丙烯、油画等表达媒介,主要以肖像画为主,人物造型准确生动、表情丰富自然,绘画手法质朴纯熟,技法厚实与灵动兼备,而且数量巨大,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并为之震撼。这是誉千先生潜心用功,努力探索的创作成果,是近年来描绘藏族人物题材的一批难得的绘画力作。<br> <p class="ql-block">沈誉千先生画少数民族题材是有很深渊源的。他是满族的后裔,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原山东海洋学院的教授,1993年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油画专业,受教于著名油画家刘秉江等名师,接受了严格的绘画系统训练,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表现力,为他日后创作和驾驭各种绘画题材打下来坚实的绘画基础。大学4年与不同民族的同学朝夕相处产生了深厚感情,同时对各民族的人文与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体悟。</p> 近年来誉千先生有一个强烈的人文情节,促使他多次前往藏族地区进行寻源和绘画采风,与藏民同胞的深入接触,强化了他进行绘画表达的冲动。誉千多次和我谈起 2019年他探险扎尕那山的一次奇遇,当时抱着不走回头路的执念,在半夜身陷荒山险些与死神擦肩而过,后来被两个藏族兄弟及时发现,架着他如腾云驾雾般脱落险境。在深夜里5个小时没有水、食物和通讯信号的荒山里的独自等待,期待、失落、超脱的冥想……,太多的体验,大彻大悟的感受,让他在日后又多次回到藏区还愿和写生,创作了一批肖像画作,留给了当地的人们。 西藏题材绘画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上一个独特的艺术现象。关于藏族人物和风情题材的艺术创作,追述历史,五六十年代的著名作品有:董希文的《春到西藏》(油画1953年)、《千年土地翻了身》(油画1963年),潘世勋的《翻身曲》(素描1960年)、《扎西德勒》(油画1964年)等,神秘的西藏高原因地理交通等原因,当时鲜有画家驻足。画家陈丹青是以画藏族题材创作而成名的,1976年创作油画《泪水洒满幸福田》(油画),1980年创作的《西藏组画》(油画)轰动艺术界,被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同时也开创和引领了西藏主题绘画创作的先河。此后出现了陈逸飞、艾轩等一批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绘画题材和角度都有新的拓展,及至当下,西藏题材在国油版雕等画种已是遍地开花,创作成果已是蔚为大观了。 作为画家的沈誉千最早从事油画创作,例如2007年前后创作的青岛老城“时光系列”,用一种凝重和客观的视角,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自我独特感知。誉千先生较为早期的人物素描作品手法典雅精致,受到德国画家荷尔拜因(约1497-1543年)、荷兰画家伦勃朗(1606-1669年)等西方绘画大师的影响,他尤其钦佩伦勃朗自画像中人物精神状态的刻画与表达,并且倾慕神往已久。近期创作的藏民组画,在学习大师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了他豪放的性情和独到的审美,其作画过程是全身心投入,作品往往是在激情忘我的状态中一气呵成,整个画面呈现出速度与激情的碰撞,刻画的人物浑然天成,表情传神到位。其中部分作品采用色粉绘画材料,加入了色彩关系的运用,这是他具有个人绘画风格的主观探索,是对自我表达的新尝试和新拓展。此次展览作品是他夜以继日创作的心血之作,倾注了巨大的情感与激情,是他人生积累的一次蓬勃释放。 <p class="ql-block">我同誉千交往多年,谈起陈丹青评述梵高绘画中的生命元气和原始冲动,画面中的率真与神秘,激情和斑斓,以及作品的未完成等话题都有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一个古老话题,但是恒久弥新。观看和体味沈誉千先生的绘画作品能感受到他在这方面的用心、努力与追求,希望他今后创造出更多的直抵人心的精彩作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增顺 油画家,纪录片导演、制片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