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到云南,当地人都会骄傲地自诩生活在“七彩云南”,这些年,近十次的云南之旅,着实体会了这七彩的名副其实。一来,感觉是指云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它拥有全国最多的气候类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个气候带。再者,她多样的地理地貌、六大水系和众多的湖泊,从美丽的西双版纳热带雨 林至迷人的迪庆梅里雪山,囊括了我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除了沙漠和海洋以外的所有地理特征。最形象的,是我们目之所及的色彩缤纷,皑皑白雪的大山和漂游在天边的云朵,那是白色;清澈明朗的天空和深邃见底的湖水,那是蓝色;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场,那是绿色;早春的油菜花和深秋的银杏树,那是黄色;绵延逶迤的东川坡地,那是红色;嶙峋奇巧的石林胜景,那是灰色;傣族人家的吊脚楼,那是棕色;精美绝伦的佩饰,那是银色;还有,还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历史,分布于云南南部红河州元阳、红河等四县,其中元阳县哀牢山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当地的梯田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如等高线般从海拔2000米的山巅一路至山脚下,级数最多处有3700多级,最陡的山坡达到45°。哀牢山哈尼梯田为云南梯田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p><p class="ql-block"> 红河哈尼梯田有着“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她彰显着哈尼族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勤劳。冬末春初,梯田正是灌水养护的季节,每当朝阳升起和日落时分,漫天的彩云如同调色笔把梯田涂抹得五光十色,分外妖娆;每当日月当空时分,阳光和月光又像盏盏明灯使层层叠叠的梯田变成水晶薄片,镶嵌在绵延起伏的山坡之上。</p> <p class="ql-block"> 老虎嘴,站在山顶的瞭望台,俯视落日余晖下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 多依树,是元阳梯田三大景区之一。这里时常被云雾缭绕,山风吹过,眼前的画面分分钟都在变化,刚才还是朦胧一片,忽而眼前一亮,梯田、山坡和村庄纷纷登场,只是瞬间,这一切又躲进了浓雾之中。置身其中,好像步入了如梦如幻的境地,令人陶醉。记得那次偶遇一对从广东自驾过来的老年夫妇,他们已经在这里守候了两个清晨,都没有见到多依树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 哈尼族村寨。黄泥垒成的墙壁,茅草铺就的屋顶,整个房子就像一个个巨大的蘑菇,简陋,破败。不过,这些景象已经是十五六年前的,估计现在已经难以找到,只是这些原生态的场景更能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 村寨的道路是石板和泥土混合而成的,农家耕耘的老牛悠悠地踱步,空气中弥漫着股股牛粪和稻草的气味,见到的农妇,孩童都十分恬然。</p> <p class="ql-block"> 二楼的门前有个娃儿正探出小脑袋向我们张望。</p> <p class="ql-block"> 漂亮的女孩们,从她们的笑脸中读到了纯真和幸福!</p> <p class="ql-block"> 一方铁丝网架,搁在一盆炭火上面,十几块农家自制的洁白的豆腐,在微微的炭火上渐渐地烤成了金黄色,夹起一块,蘸着豆酱或者辣椒面,特殊的豆香混合着豆酱的鲜和辣椒面的辣,那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未有过的味道在口腔中盘旋,确是十分满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该是云南特有的小吃。</span></p> <p class="ql-block">赶集。</p> <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世居着13种民族,以傣族为主。</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p><p class="ql-block"> 西双版纳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傣家的吊脚楼</p> <p class="ql-block">傣家的客厅</p> <p class="ql-block">原始森林里的参天大树和树屋。</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傣家姑娘。</p> <p class="ql-block">遇到了同行。</p> <p class="ql-block">活泼可爱的小僧人。</p> <p class="ql-block">重现泼水节那欢乐无比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石林景区位于昆明石林县,是典型的喀斯特特色地貌,景区内石峰、石芽、落水洞、地下河遍布,历经风雨沧桑,峰林幻化成各种形态,剑状、塔状、蘑菇状等等,人们又根据其独特的造型,赋予了联想中的或人物或动植物,千奇百怪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文笔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833年-840年)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级,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1108~1172年)</p><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的建塔艺术登峰造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1961年3月,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已有1200年的历史,建于公元779年,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解放初期城墙曾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街巷间一些老宅,往昔风貌犹存,庭院里花木锦箸,庭院外溪水淙淙。</p><p class="ql-block"> 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各种花色小店,好多店招多用外文书写,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小歇采风,寻找东方古韵,俨然一道别致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颇具小资情调的餐馆、茶园,美丽的鲜花伴着民族特色的布艺,清新和浓烈的气息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热烈的阳光下,听着音乐,品味下午茶,何等惬意和舒适。</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模样,真好!</p> <p class="ql-block">街边小吃,特色炸奶皮。</p> <p class="ql-block"> 腾冲是我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全区发现有64个地热活动区,温泉群达80余处,最高水温达96.3℃。其中热力最猛、外部显示也最为奇妙的便是在城西约8公里的腾冲热海。由热海石、大滚锅、怀胎井、珍珠泉等构成,最高水温达102度,是中国地热疗养的最佳之地,其中最为壮观的便是大滚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风景秀美的热海地质公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硫磺的味道,缕缕白烟升腾缭绕在树丛,水边。</p> <p class="ql-block"> 农家妇女在大滚锅边卖起了鸡蛋,鸡蛋被稻草捆扎在一起,正在纳闷为啥会在这里卖起了鸡蛋,再往前走几步,原来,稻草捆扎的鸡蛋放在冒着气泡的滚烫的温泉眼里,不一会就可以吃了。赶紧也掏钱买了两串放到泉眼里面,约摸十几分钟,别有风味的温泉蛋就在嘴里解馋了。</p> <p class="ql-block">又见金风绣锦杉,一生炫彩最开颜;</p><p class="ql-block">虽惜迟暮才圆梦,终把辉煌戴桂冠。</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古人赞美银杏树的诗句。入秋的腾冲陈家村,与诗句所描摹的景象并无二致,金色的银杏叶遍地都是,农舍的屋顶、矮墙、场院和村巷都被她柔软美丽的叶片覆盖着,瑀瑀而行在这金色的仿佛是童话世界里,脚底走过的路面有着轻微的沙沙声,耳边吹过的风儿飘来的瑟瑟声,那份恬然,那份幽静,那份灵动,使我们流连忘返,难以忘却。</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有着全国十大古镇的头衔。它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全镇人口7000余人,有海外华侨3万多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p><p class="ql-block"> 建镇600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和顺是腾冲的另一张名片,古朴凝重的牌坊石桥,宽敞闲适的民房客栈,纵横穿梭的街道小巷,还有那弥散着江南水乡韵味的小溪池塘,风情万千,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 沿路的风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丰收的田野,稻谷飘香,喜满心头。</p><p class="ql-block"> 心想着,收获是因为有了播种和耕耘;明天的一切,是因为昨天和今天的铺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