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周至县翠峰镇陈家村小学开展习惯养成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周至县翠峰镇陈家村小学

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营造优良校风和学风,4月6日翠峰镇陈家村小学各班级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行为习惯养成及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p class="ql-block">  根据不同年纪的学生发展要求,让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爱护公物的优良品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以此建立了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p> <p class="ql-block">  除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各班主任还从以下几方面讲解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表现和心理疾病的处理方法。</p>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left;">1.智力发展水平<br></p><p class="ql-block"> 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情绪稳定性</p><p class="ql-block">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反应,当有了喜事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学习适应性</p><p class="ql-block">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去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要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识开始表现出客观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社会适应性</p><p class="ql-block">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于学习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行为习惯</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p> 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p class="ql-block">敏感、叛逆、嫉妒、失落、自卑、孤独。</p> 采取方法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是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方法: <div><br>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br>  首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求学生在社会中,磨练自己的思想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是要求学生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善意的批评,大人也会犯错误;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 <br><br>2、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br>  首先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自己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家长和教师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通过勤奋努力,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 <br><br>3、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br>  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其次是提高学生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最后是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可以通过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多结交知心朋友、或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如看心理医生)等。 </div> <p class="ql-block"> 心理专题主题班会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树立了健康心态。</p> <p class="ql-block">  本次主题班会的召开,有助于帮助同学们走出心理误区,减少内心的矛盾,学会处理、改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学习的节奏,使学生心理意识普遍增强,认识问题更有深度,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老师在班会上也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告别一切不文明行为,自觉遵守小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在家做个文明孩子,在校做个文明学生,在社会做个文明少年!</p> <p class="ql-block">编辑:蔡颖娜</p><p class="ql-block">校对:张梦月</p><p class="ql-block">审核:周 菲</p>

心理健康

学生

小学生

心理

学习

行为习惯

培养

智力

自我

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