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难忘的老物件是我永久的记忆

强哥

<p class="ql-block">传承老物件 留住故乡情</p><p class="ql-block">这些珍贵的图像可以唤起我们更多的记忆,一个物件都可以让我们想起更多的人更多的故乡事更多的故乡的乡愁。</p><p class="ql-block">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在那里有我许多的美好回忆。我小时候在家乡见过好多老物件,现在渐行渐远了,快要消失了。换成崭新高科技新物件,但在很多偏僻地方,有的家庭都还保留着这些老物件,老物件是农村的老古董,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历史,是农村宝贵的历史文物。应该记住老物件,能怀旧忆苦思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老式土灶风箱,原先在家乡农村被广泛使用,是灶台做饭烧水必要工具。风箱安在土灶旁边,用木头做成,用来拉风让土灶中的火越烧越旺。风箱中有个隔板,与拉杆连接,风箱凸起一半,与箱体形成夹层,风箱前后有两个进风口,风箱旁边有个出风口,它与土灶里的火坑连接。拉推拉杆,向前拉时,隔板向前挤压箱内空气,风从风箱底面前风口进入夹层风道中,最后从出风口排出;后推拉杆,风从风箱底面后风口进入底部夹层风道,最后从出风口排出,因此风箱使用时无论前拉还是后拉都有风排出,不断前拉后拉可使风源源不断地从出风口输入到火坑里,从而使土灶中的火旺盛,方便做饭烧菜滚水,使饭菜味道更香。</p> <p class="ql-block">轱辘石碾子,由石头和木头连接组成,碾子中间有一个木头做的立柱为碾桩,方形的碾框安装在碾桩上,圆柱状的石磙装在方形的碾框内,为碾轱辘,碾框一侧顶端有个孔口,孔口中安一根木棍为碾杆。使用轱辘碾子时人们推动碾杆,碾轱辘围绕着中间的碾桩在碾盘上转动,把谷物放在碾盘上,推动碾杆不断围绕碾盘转动从而压碎谷物和其它食物。轱辘碾子可以碾碎大米小米玉米等谷物,在农村十分实用,解决农作物的深加工。</p> <p class="ql-block">石磨,小时候在家乡也十分常见和使用。它用来把大米、小麦豆子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农村器具。石磨通常由两个大圆石做成。磨石是成平面的两层石头,两层磨石的结合部都有纹理,让粮食从上方磨石的孔中进入两层磨石中间,粮食沿着纹理不断运移到外面,粮食在滚动过两层磨石时被磨石磨碎,从而变成粉或浆。用来磨碎绿豆或大米时用,我经常看大人们使用这个器具磨豆腐。</p> <p class="ql-block">簸箕,是用竹片或柳条做成的盛东西的铲状器具,小时候经常用来沥米,盛豆腐,新鲜青菜等菜,簸去稻米中的杂质和空壳以及盛装其它物品。是农村手工制成,不少农村家庭也保留着以前留下的老簸箕,是农村大嫂的手头上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米斗,是一个木制的长方形大空盒子,上面是空的,没有木头,用来盛米,小时候大人经常用这个来盛米,方便实用,用斗量米量面,可看人心公道。</p> <p class="ql-block">木制盘子,家乡土话叫“圆盆”,是农村红白喜事时办酒席的时候用来端菜用的木盘子,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它由农村置办酒席时专门指派人员使用,一般为请来的办酒席人员,也可以由办酒席家家里人或亲戚使用。酒席开始时,办酒席人员把菜放在这个盘子上,送往每一张酒席桌子上,大的“圆盆”一个可以装四五盘菜,菜品都是一样菜,每个酒香桌子上一道。小时候农村办酒席经常使用这个,现在农村也仍然在使用这个,是不多的农村还在使用的老物件。</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物件已经逐渐消失在我视野了,但是它们是我童年美好回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勾起了我对小时候农村生活的美好回忆,是我们永远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逝,经典永存</p><p class="ql-block">流传至今的老物件</p><p class="ql-block">在讲述旧时故事的同时</p><p class="ql-block">也留住了一份乡愁</p><p class="ql-block">多少记忆</p><p class="ql-block">与老物件一起</p><p class="ql-block">跨过时间的长河</p><p class="ql-block">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提醒着人们不忘初心</p>

农村

物件

风箱

酒席

磨石

土灶

轱辘

小时候

使用

出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