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各有规律。同样,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也可以在四季里得到鲜明的体验。约有35回故事发生在春季,占全部的29.2%。在《红楼梦》中无疑写尽了春光的烂漫、绚丽和丰富。但黛玉葬花具体却落在春生之后,是在四月二十六日(就是阳历的六月五日,芒种节),即夏季的第三个节气,由此在《红楼梦》中也就成了“践花日”。</p> <p class="ql-block"> 而京剧界却把《黛玉葬花》以梅派形式的艺术流派,在1916年由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领衔下,搬到了舞台上展演,对此展现了无穷的舞台艺术魅力,颇受人们的欢迎和赞赏。</p> <p class="ql-block"> 京剧《黛玉葬花》全局共六场,重点在第三场和第六场。在第三场,黛玉上场后讲述了自己的凄惨身世与苦闷心情,继而交代自己在花园里起了一座葬花香冢,吩咐紫鹃携带花锄等物出门,然后唱〔西皮满板〕“花谢花飞飞满天,随风飘荡扑绣帘。手持花帚扫花片,红消香断有谁怜!取过花囊把残花来敛,携到香冢藏一番。”随后唱〔西皮二六〕“取过了花锄仔细铲,轻松的香土撅一番。回身取过残花片,好将艳骨葬黄泉。怪侬低事泪暗弹,花谢容易花开难。一柸净土把风流掩,莫叫漂泊似红颜。质本洁来还洁返,强如污浊陷泥团。荷锄归去把重们掩,冷雨敲窗梦难全。”</p> <p class="ql-block"> 这些唱词取自《葬花吟》,且唱且舞,展示了林黛玉弱柳扶风、娇弱柔媚之态,面目表情薄面含忧。把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悲凉心情于唱腔中自然流露出来。</p> <p class="ql-block"> 而第六场主要是表现黛玉坐在台口唱大段的〔反而黄慢板、散板〕“若说是没奇缘偏偏遇他……,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奈何天伤怀日哭损芳年!”以后紫鹃挽扶回房,剧中。</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演出剧照1</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演出剧照2</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演出剧照3</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演出剧照4</p> <p class="ql-block">期待另有高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