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今天清明,原本想去龙华烈士陵园祭扫父母的,可恶的疫情不通人性,大发淫威,把上海人牢牢的捆绑在家,足不出户,谈何外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想到父母,尤其是母亲,心中满是骄傲。母亲,育有六个孩子,四男二女,靠父亲每月14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愣是撑起一个家,清贫素淡,欢乐有加。父亲爱抽烟喝酒,每月烟酒的这份开销,雷打不动,要预留下。奶奶的生活费也得管,多少不论,又是一笔支出。有几年,父亲在乡下搞“四清”运动,不常回家,于是母亲会在每月的6号安排我去坐落在中山东一路上的市劳动局机关大厦(现今为市总工会所在地)六楼财务处替父领工资。尴尬的是,我家总是寅吃卯粮,旧债刚还新账缠身,每月肯定要借钱,要不然就无法保证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太为难母亲了。替父领钱,让我知晓生活的不易,母亲的艰辛,幼小的心灵激荡着温暖。母亲是家庭妇女,不是她不愿上班,实在是家庭和孩子拖累了她,假若按照母亲在战争年代在部队军需厂工作过的履历来看,当时找份工作不会很难。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如此平凡、纯粹,只有母亲会是这样。天下母亲一样,琐碎甚或絮叨,惹毛了,你会不开心,嫌烦,投以不屑的脸色,甚至愠怒的目光,但母亲会计较吗?不会。这个世界,最没心机的就是母亲,唯有母亲最可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儿时,那年夏日,从学校回家,光脚在地板地上玩耍,没注意到母亲尚未忙完的一堆针线活还在地板上铺摊着,乐极生悲,我的脚底被缝纫针扎了进去。怕断针随血液流动危及心脏,母亲那个急啊,匆忙背起我去四川北路上的第四人民医院,幸好,针扎骨头,拔出,安然无恙。贪玩惹祸,母亲不仅没责备,反倒不停的安慰我,好好静养,疼爱之心,终生难忘。母亲,大致如此,她们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没有丰功伟绩,没有惊天动地。母亲的伟大,你去看,碗里的最后一块肉,总不在她的筷上且甘之如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母亲离开我们已有2620天,在龙华烈士陵园柜橱式的盒子里,父母静卧其中,相亲相爱,天堂里不时有二老的笑声传来:入耳,聆听,思念。愿我最为至爱的父母双亲安息!</b></p> <p class="ql-block">父亲</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大哥</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小妹</p> <p class="ql-block">母亲与哥/嫂,姐/姐夫还有我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母分别与四个儿子/四个媳妇/两个女儿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