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父辈的足迹——金寨故乡行,(2022年清明)

走四方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王远芬是一名从大别山深处走出的老红军战士和共和国一代开国将军,他的故乡在安徽省金寨县,那是一个山青水秀、有着苍苍斑竹的美丽的地方,也是培育了59位开国将军的红色摇篮、革命老区。近10年我回去过三次,代父看望养育了他的那片故乡热土,也探寻着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孩子走向红军、走向革命、功勋卓著的辉煌历程。</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国庆那次故乡之行,是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和父亲诞辰100周年前夕,与大姐、三姐两位姐姐一起,代表姐弟六人寻根问祖,在那片红色的故土,向爸爸致以崇高的革命敬意。</p><p class="ql-block"> 县政府有关部门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最先参观的就是金寨县革命历史博物馆(旧馆)。</p> <h3>  馆长亲自为我们担任讲解,对作为红色老区的金寨县革命史娓娓道来。</h3> <p>  走进将军纪念馆,可谓将星璀璨。金寨县为共和国培育了第一代开国将军共59位,上将1名,中将8名,少将50名,是全国紧随红安排名第二的著名将军县。</p> <p>  一眼望见将帅榜上爸爸的镀金照片,心情非常激动。敬爱的爸爸,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赴汤蹈火,出生入死,建立功勋,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忘记,共和国也永远不会忘记!</p> <h3>  金寨革命英雄纪念碑,适逢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h3> <h3>  父亲童年时爬过的老柿子树依然峥嵘向上,故乡的水也依然清澈甘甜。</h3> <h3>  “鸡鸣三省”,脚踏鄂豫皖三地的安徽名山“天堂寨”,当年这里都曾留下过红军的战斗足迹。</h3> <p>  转眼十年过去了,2016年五一节,我与夫君张先生按计划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走长征路”,分段实施,第一站当然要从爸爸的故乡金寨走起!我们特意戴上了红军帽,并携带上红四方面军军旗。</p><p> 出发喽!</p> <p>  来到斑竹园镇政府前,那棵历经沧桑的红檀古木参天挺拔,最先映入眼帘,当年立夏节赤卫队暴动、红11军32师成立它都是最好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会师广场。</p><p class="ql-block"> 1929年5月立夏节起义队伍会师于此。爸爸王远芬的名字镌刻之上。</p> <p class="ql-block">  朱家祠堂前的历史红色标语对联更加醒目了,至今读来还是那样令人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斑竹满园制来数杆长枪维持共产</p><p class="ql-block"> 红花满地训练三军大队保护民权</p> <p class="ql-block">  朱氏祠,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斑竹园镇街道。现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p> <p class="ql-block">  朱氏祠红十一军三十二师成立旧址,爸爸最早参加红军就是这支队伍。</p><p class="ql-block"> 1929年5月立夏节起义队伍会师斑竹园朱氏祠,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部也设于此。朱氏祠建于清雍正年间,坐北朝南,原为朱氏宗祠,有三进大殿加两边厢房,共二十九间,青砖小瓦结构。建国后收为公房,先后为乡政府、人民公社、区委驻地。</p> <h3>  金寨故乡满目清翠,苍苍斑竹到处可见,山村景色古朴而美丽。</h3> <h3>  带来的糖果赠给正在路边劳作的故乡年轻母女俩。</h3> <h3>  十年后的金寨县发生了很大变化, 红军广场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nbsp;</h3><h3> 金寨县红军广场位于金寨县梅山镇,包括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等,形成了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园、广场为一体,具有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与绿色山水紧密相连,具有山区特色的红色景区。</h3> <p>  向敬爱的爸爸和故乡无数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礼!</p> <p>  在整修一新的红军纪念堂里,见到了敬爱的父亲光辉形象(上排右三),共和国和故乡人民是不会忘记您的。</p> <h3>  再次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在老馆的基础上,现代化的新馆更具规模和气派了。</h3> <p>  馆内展览以详实的史料、文物、图片,展示金寨县革命历史风云变幻。在艰苦而漫长的革命斗争中,金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解放后,经县以上人民政府追认的烈士共10400人。五六十年代授予少将军衔的有59位,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大将军县。</p> <p>  我的父亲王远芬将军等革命前辈,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功立业,他们每个人的戎马生涯都是一部生动的传奇,都是一部活生生的革命传统教材。</p> <p>  爸爸参加了1929年春在金寨境内爆发的立夏节起义,那次起义声势浩大,震撼四方,在大别山中心区打响了向国民党反动派进攻的第一枪,为开辟皖西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p> <h3>  徐向前元帅1979年10月题写的“立夏节起义的烈士们永垂不朽!”</h3> <p>  2016年上半年,我曾有幸两次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培训,与金寨县相距不远、同属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河南新县,也有许多与红四方面军紧密相关的红色遗址和纪念园区。</p> <p>  在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内,再次瞻仰父亲的光辉形象和英勇事迹,令人感动和自豪!</p> <h3>  向共和国开国将帅致以崇高的革命敬礼!</h3> <h3>  在革命烈士陵园里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鲜花,重温入党誓词。</h3> <h3>  在湖北红安的长胜街参观学习,当年整合后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h3> <p>  当年这里革命暴动,战火硝烟,如今的人民生活美满,过着平静祥和的日子。</p> <h3>  金寨县城一瞥</h3> <h3>  著名的金寨梅山水库</h3> <p>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p><p> 告别故乡金寨,我们顺路前往麻城龟山,欣赏了无比壮观的杜鹃花海。作为鄂豫皖革命老区,当年这里曾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那红色热烈的、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恰似为大别山革命先烈献上的深情怀念。</p> <p>  杜鹃花也叫映山红,此情此景,令人情不自禁唱起那首《闪闪的红星》插曲——</p><p><br></p><p>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p><p>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p><p>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p><p>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p> <p>  “映山红哟映山红,</p><p> 英雄儿女哟血染成。</p><p>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p><p> 血染红旗哟旗更红。</p><p> 高举红旗哟朝前迈,</p><p> 革命鲜花哟代代红……”</p> <p class="ql-block">  向敬爱的爸爸、妈妈和无数为中国人民打江山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礼!</p> <p>  谢谢您的观看!</p>